有些寶寶雖然小,但是知道哪些東西是他的,當別的小朋友來了以后,就會把東西拿起來,不和小朋友一起玩,這種現(xiàn)象就是大人口中所提的物權意識。那么,一歲多寶寶有物權意識嗎?
物權,是對物的權利,嚴格意義上是指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簡單地講,就是權利人支配一定物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權利。更通俗一點,就是對自己的東西享有一定的占有和保護權。
一歲多一般不會有物權意識。寶寶的物權意識一般都出現(xiàn)在兩歲到三歲之間,舉個例子:寶寶:“哥哥,這個是我的汽車,你不可以玩兒。” 寶寶:“哥哥,這是我的椅子,你不可以坐。” 寶寶:“媽媽是我的,哥哥不能碰。” 這里寶寶開始反復的重申著對“他的東西”的所有權,而寶寶的這個表現(xiàn)其實就是他的物權意識。
關于寶寶物權意識敏感期,可能很多家長深受其擾,面對寶寶的物權意識敏感期,很多家長想知道,物權意識敏感期到寶寶幾歲呢?
2-3歲的孩子的自我意識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發(fā)展,“我”的意識逐漸清晰,他們開始將自己和他人區(qū)分開,并逐漸將這種區(qū)分延伸到物品、玩具上,像模像樣地將自己的所屬物品“保護”起來,在他們眼中“什么都是我的”,這讓他們看起來“自私、霸道”。
到3歲左右寶寶開始有了社交意識,這時候,家長也會發(fā)現(xiàn)同伴對Ta的影響逐漸變大。這時候的孩子可能有了自己的好朋友,變得不那么黏媽媽,跟小朋友在一起就能玩得很盡興。但要知道,面對完全不認識的陌生孩子必須有自保意識,不隨意分享并不是缺點,而面對自己的小伙伴,“一起玩吧!”這就是分享的第一步。
在孩子的成長中,父母都希望我們的孩子是樂于分享的,能有一個美好的童年和一個健康的人際關系。現(xiàn)在的社會是分享的社會,物品共享、資源共享、信息共享,可以說分享甚至推動了社會的發(fā)展。如果寶寶沒有物權意識呢?
很多孩子的問題不是沒有物權意識,而是缺一些維護自己邊界的勇氣。改善的方式是注意平時你們在家和他互動的時候多給他一些尊重,多鼓勵他按自己的方式去游戲而不是用大人教給他的方式。
一般兩三歲的時候寶寶會出現(xiàn)物權意識,這是寶寶必須經(jīng)歷的一段時間,在這個時候,父母們應該去正確的教育寶寶,而不是一味的去責怪,如果一味的責怪寶寶就會對寶寶的心理造成影響,對寶寶的健康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現(xiàn)代的父母都特別注重寶寶的發(fā)育情況,以及寶寶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任何問題,大家都知道,寶寶在每個年齡階段所出現(xiàn)的意識都是不同的,那么,我們要了解,怎么培養(yǎng)寶寶的物權意識呢?
在外面和別的孩子互動的時候,你可以先詢問他,是不是很想把自己的玩具拿回來?然后鼓勵他去嘗試,你陪在他身邊,但是不替他直接和對方孩子溝通,鼓勵他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
父母應該采取正確方法引導。如果父母們逼著寶寶去分享,會讓寶寶非常的難過,還容易讓寶寶有誤導,寶寶就會認為對自己的物品保護是不對的,時間長了,寶寶就會形成不會拒絕的態(tài)度,對寶寶的性格有著很大的影響。
相關知識點
1歲寶寶的教育 | 2歲寶寶的教育 | 3歲寶寶的教育 | 4歲寶寶的教育 | 5歲兒童教育 | 6歲寶寶教育 | 怎樣教育孩子 | 兒童性格培養(yǎng) | 蒙臺梭利教育理念 | 學齡前兒童認字 | 兒童學習電腦 | 兒童學唐詩 | 學齡前智力發(fā)育
相關詞條695
寶寶身高體重標準表 | 嬰兒喂養(yǎng) | 母乳喂養(yǎng)多久最好 | 嬰兒吐奶嚴重怎么辦 | 寶寶肚子脹氣怎么辦 | 嬰兒大便顏色 | 寶寶拉肚子有泡沫 | 嬰兒打嗝 | 嬰兒吃奶量 嬰兒嘔吐 | 寶寶拉肚子怎么辦 | 寶寶長牙發(fā)燒怎么辦 | 寶寶臉上長濕疹怎么辦 | 嬰兒撫觸 | 嬰兒發(fā)燒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初期癥狀 | 輔食100款 | 寶寶發(fā)燒38度怎么辦 | 幼兒急疹 | 嬰兒輔食食譜 | 睡眠不好如何調理 | 嬰兒睡眠 | 寶寶晚上睡覺哭鬧 | 嬰兒奶癬 | 寶寶感冒咳嗽流鼻涕怎么辦 | 小孩發(fā)燒39度怎么辦 | 嬰兒正常體溫是多少 | 小兒支氣管炎 | 母乳喂養(yǎng)的好處 | 母乳喂養(yǎng)注意事項 | 厭奶期 | 嬰兒米粉 | 嬰兒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 寶寶過敏性皮炎 | 斷奶方法 | 小兒肺炎 嬰兒鵝口瘡 | 諾如病毒 | 小兒推拿 | 疫苗接種時間表 | 乙肝疫苗 | 五聯(lián)疫苗 | 流感疫苗 | 麻疹疫苗 | 流腦疫苗 | 嬰兒枕頭 | 嬰兒理發(f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