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高燒不退怎么辦
收藏從小到大,或多或少都有些發燒的癥狀發生,有的父母會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到處求醫問診;有的父母,則只求孩子迅速退燒,吃的、塞的通通來,事實上,過與不及對孩子的健康都是一種負荷。更讓家長措手不及的是,寶寶高熱吃藥后仍不見退燒,那么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高熱服用退熱藥后體溫退降的不滿意,可能與以下幾方面有關:
1、退熱藥劑量不足
2、體內水分不足,即入量不足
3、孩子對此種退熱劑不敏感
4、未達到家長的希望值。
退熱藥只能暫時退熱,不能遏制發熱。病毒細菌感染,高熱一般要維持幾天。服用退熱藥幾小時后體溫還會升高。感染控制了,體溫才不復升。
發燒的時候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退燒呢?試試這幾個降溫方法吧。
物理降溫的方法
1.少穿少捂
少穿衣服、少蓋被子,讓寶寶自然散熱。
2.退熱貼
一般適合學齡前兒童使用。寶寶發熱時,可以在其額頭或者大血管走行部位貼一張,可以通過水汽化吸熱的物理變化達到降低體溫的效果。
3.溫水浴
溫水浴適合于高熱患兒的降溫。方法是用略高于寶寶體溫的熱水泡澡,多擦拭寶寶的全身皮膚。在頸部、腋窩、肘部、腹股溝、腘窩等血管豐富的部位擦拭時間可稍長一些,以助散熱。
4.溫濕敷
這種方法也是通過使血管擴張、皮膚裸露、表皮水分蒸發,來增加體表皮膚散熱的機會,從而達到降溫退燒的目的。具體方法就是就是用溫水毛巾擦拭全身,將毛巾浸泡在溫水中片刻,水溫控制在32℃ ~34℃之間,然后將毛巾撈出,擰至半干,擦拭寶寶全身,特別是褶皺多的地方,比如頸部、腋窩下
5.泡腳
控制水溫不要燙到孩子,泡15-20分鐘以上,讓寶寶出汗降溫。
由于發燒是一種癥狀,不是一種疾病,因此找出產生發燒的原因,才是首要的目的,如果確定孩子是感冒,且高燒至40.1℃則建議緊急就醫。其它需緊急就醫的情況還包括:
1、小于兩個月以下的嬰兒。
2、寶寶哭得很慘,且無法安慰的哭,不斷嗚咽。
3、移動或父母接觸時會哭。
4、幼兒不易叫醒且脖子僵硬。
5、出現皮膚紫斑。
6、排除鼻口影響呼吸之障礙物后仍感覺呼吸困難。
7、幼兒流口水且無法吞咽任何東西。
8、痙攣發生,而且感覺很疲倦。
除此之外,如果寶寶發燒超過40℃(尤其是三歲以下幼兒),而且是2~4個月大的寶寶,不是由于三合一疫苗引起發燒;
小便有燒灼感;燒退超過24小時,又反復燒起來;且發燒超過72 小時,則建議在24小時內立刻就醫,以確保孩子的安全。
當孩子發燒較高時,使用以下物理退燒方法可讓孩子舒服一些:
1、減少衣被:發燒時切記不要給孩子穿過多的衣服、蓋太厚的被子。這種傳統捂汗”的方法不利于散熱退燒,反而會因過熱導致高熱驚厥。對于許多小嬰兒來說,只要減少衣被就能使體溫降低。
2、多喝水:有助于發汗散熱,此外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機體丟失的水份。
3、冷敷法:這個方法簡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額,毛巾變熱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用。對年長兒可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更好。
4、全身溫水拭浴或泡澡:將孩子衣物解開,用溫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可使皮膚血管擴張,增加散熱;另外水份由體表蒸發時,也會散失一部分熱量。
5、溫酒精拭浴:酒精擦浴將70%酒精兌自來水1/1,稀釋后的水溫約為37℃—40℃,放在小碗中。擦浴時將門窗關好,用紗布或柔軟小毛巾蘸碗中的酒精,擦患兒手心、腳心、腋窩和上臂內側和大腿根部,再擦拭四肢及背部。不能直接用酒精擦拭,此法不適于1歲以內的嬰兒。
很多媽媽認為,寶寶發燒時一定要忌口,像雞蛋這樣的典型“發物”,能不碰就不碰……這是真的嗎?
首先看看,究竟何為“發物”!
實際上,“發物”并非醫學概念,而是民間對某類食物的總稱——假如這種食物會導致人體本有的某些病癥會加重,那么這種食物就屬于“發物”。
一、寶寶發燒時能吃雞蛋嗎?
這要看寶寶是否對雞蛋過敏或不耐受!
如果寶寶對雞蛋不過敏,也沒有不耐受的情況,那么不管是平時吃,還是發燒時吃,都能很好地消化吸收,給身體供給營養。
如果寶寶對雞蛋過敏或者不耐受,那么不管是平時吃,還是發燒時吃,都可能會導致(或加重)身體不適,出現嘔吐、腹瀉、皮疹等不良反應,甚至延長病程。
可以看到,“發物”這個概念的成立是有條件的——只有當人體對該食物過敏或不耐受時,才能稱之為“發物”。
除了雞蛋外,人們口中常見的“發物”還有:魚、蝦、蟹、羊肉、牛肉、牛奶、芒果等。同樣道理,這些食物寶寶發燒時究竟能不能吃,關鍵看平時能不能吃。
二、寶寶發燒時,該如何安排飲食?
除了避開過敏源外,寶寶發燒時,身體缺水的情況會比較嚴重,可以適當給寶寶提供一些含水量比較高的食物,如溫開水、米粥、蔬肉湯等。
劃重點:不要誤解“飲食清淡”的真正含義
都知道寶寶發燒期間,應該保持飲食清淡。但有些媽媽會在“飲食清淡”和“喝粥吃素、不吃肉”之間劃等號,實際上“飲食清淡”并不是這么回事。
人體在生病期間,同樣需要蛋白質、脂肪、糖類等營養的供給,這樣才能確保機體獲得足夠的營養支持,從而更快打敗病原體。
但如果寶寶發燒時,僅僅是喝粥吃素、不吃肉,那么寶寶獲得的營養支持、能量支持就會減少,寶寶的精神狀態、病情恢復,難免也會受到影響。
真正的“飲食清淡”應該是:少油、少鹽、少糖、少辛辣刺激,合理搭配營養,保持飲食多樣化。
比如:
給寶寶吃肉時,可以選擇脂肪較少的瘦畜肉,或魚肉;
烹飪時,盡量選擇蒸、煮,避免煎、炸;
添加調味料時,盡量少放鹽、糖、味精等。
綜上可見,寶寶發燒時的飲食原則應該是:避開過敏以及不耐受的食物(不耐受的食物,在寶寶身體健康時,可按營養科醫生的建議來視情況少量進食,但是生病期間不建議吃),同時吃得營養、豐富、清淡。為了讓寶寶更好地對抗發燒,各位媽媽都要記好以上幾個知識點啦!
相關知識點
寶寶發燒的癥狀 | 孩子發燒怎么辦 | 扁桃體發炎引起發燒 | 發燒吃什么藥 | 小孩反復發燒怎么辦 | 小孩發燒39度怎么辦 | 孩子發燒不退怎么辦 | 發燒怎么退燒 | 寶寶發燒物理降溫 | 發燒吃什么食物 | 發燒時不宜喝什么飲料 | 37度算發燒嗎 | 經常發燒是怎么回事 | 小孩半夜發燒怎么辦 | 發燒抽搐 | 2歲寶寶發燒怎么辦 | 3歲寶寶發燒怎么辦 | 發燒吃什么好 | 小孩發燒38度怎么辦 | 兵兵退熱貼怎么樣 | 八個月寶寶發燒
相關詞條711
兒童身高體重標準表2017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防治知識 | 諾如病毒| 小孩反復發燒怎么辦 | 小兒咳嗽 | 小兒肺炎 | 小孩拉肚子怎么辦 | 孩子咳嗽老不好怎么辦 | 咳嗽有痰吃什么好的快 | 小孩發燒怎么退燒 | 小孩發燒39度怎么辦 | 發燒吃什么食物 | 輪狀病毒 | 小兒嘔吐 | 佝僂病 | 寶寶上幼兒園 | 幼兒園安全教育常識 | 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的區別 | 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 皰疹性咽頰炎 | 風寒感冒 | 風熱感冒 | 小孩感冒流鼻涕怎么辦 | 咳嗽偏方 | 孩子不愛吃飯怎么辦 | 一歲半寶寶不愛吃飯 | 一歲半寶寶身高體重 | 2歲寶寶身高體重 | 3歲寶寶身高體重 | 寶寶食譜 | 一歲寶寶食譜 | 兩歲寶寶食譜 | 三歲寶寶食譜 | 兒童鼻子出血怎么回事 | 親子游戲 | 小兒推拿 | 濕疹癥狀 | 肋骨外翻 | 睡覺磨牙是什么原因 | 磨牙是什么原因 | 狂犬疫苗 | 水痘疫苗 | 乙腦疫苗 | 流腦疫苗 | 脊灰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