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很常見,但有的寶寶很容易出現反復發燒的情況,這可急壞了爸爸媽媽們。那么,如果寶寶出現了反復發燒的情況,應該怎么辦呢?
民間有句俗語:“孩子發燒一次長高一次”。也就是說,寶寶發燒也不一定是壞事。但是,每個爸爸媽媽看到寶寶發燒難受的樣子都是很心疼的,他們更希望寶寶不發燒,也能長的高。
當寶寶體溫超過39℃屬于高度發熱,現在一般用布洛芬類退燒藥和撲熱息痛類退燒藥,這兩類藥物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安全的。但必須明確一點是,爸媽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尤其是注意用藥的劑量,并且要將寶寶及時送院治療。
掃碼進入PCbaby媽媽輔食學園,專家教你科學輔食添加
寶寶反復發燒,爸爸媽媽們既心疼又焦慮,擔心“寶寶發燒會燒壞腦子”。事實上,只有腦膜炎、腦炎等疾病導致腦質受到破壞時,才有可能造成感官機能或智能受損,并不是發燒導致寶寶變聾或變笨。那么,寶寶反復發燒怎么辦呢?
爸媽可以讓孩子在日常飲食中均衡攝取富含蛋白質、糖分、脂肪和礦物質等營養素的食物,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例如米湯。另外,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挑食、偏食會容易造成營養不均衡,導致身體抗病力減弱,容易受病毒入侵。
當寶寶被細菌或病毒感染時,可能會引起反復發燒的情況。此時,父母們應及時帶寶寶就醫。千萬不要盲目給寶寶退燒,以免耽誤治療時機,影響醫生診斷。當然,可以采用物理降溫的方法幫助寶寶緩解身體不適。一般寶寶發燒注意及時降溫,如果持續發燒不退及時就醫是沒什么問題的。
一般孩子反復的發熱都是因為感染引起的,感染的病原體可以有細菌,病毒,支原體等等,以前兩種最為多見。那么,寶寶發燒的癥狀有哪些呢?
寶寶舌苔較厚,發白粘膩,口腔有異味。呼出的氣體較熱,扁桃體或發紅。不僅手腳心發熱,肚子和后背也較熱。
如果嬰兒出現發燒的話,可能首先會表現為面部發紅,身體發燙的癥狀,如果最近孩子出現精神狀態不是特別好。沒有發燒的話。首先還要看有沒有腹脹大便異常的癥狀。所以從你描述的情況來看,孩子應該是沒有出現發燒,只是表現為精神狀態不是特別好。還是要結合寶寶的一些其他的癥狀,比如大便是不是有一場有沒有腹脹,咳嗽等進行分析。
通常寶寶出牙的時候,一般是容易發燒的。但是,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不知道怎么判斷寶寶有沒有發燒,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吧。
用手摸:用手摸估計是老一輩的最為常用的探熱手段,也算是最為基礎的判斷手法。父母可以經常摸摸寶寶的小手和頸部后面,這樣既可知道寶寶體溫是否正常,也可以了解寶寶的衣服是否合適,衣服過多過少都會影響寶寶的健康。
你好,寶寶腋下體溫37度以上,就要考慮是發燒情況的,需要注意到醫院檢查一下血常規,看一下是細菌還是病毒引起的,然后再注意對癥治療的。要注意給寶寶多喝水的,并且的話可以洗個溫水澡來進行物理降溫的,在飲食上要注意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寶寶發燒,最著急的就是家長,但越是著急越是容易出錯,以下6大誤區千萬不要犯!
誤區一:不同的退燒藥混著吃
不建議交替或混合使用不同種類的退燒藥
混合或交替使用退燒藥,可能會增加寶寶吃錯藥、用藥過量以及藥物不良反應的風險。對于兒童常用藥布洛芬和對乙酰氨基酚,根據《中國0至5歲兒童病因不明急性發熱診斷和處理若干問題循證指南》,并不推薦對乙酰氨基酚與布洛芬聯合或交替用于兒童退熱。
誤區二:不按說明書喂,隨意增加或減少藥量
按說明書或醫囑的用藥是最安全的
寶寶新陳代謝比成人快,藥物吸收代謝也快,加上神經系統、消化系統、肝腎功能等尚未發育成熟,隨意增加藥量,不會效果更好,反而容易出現藥物蓄積,導致藥物中毒等不良反應。而隨意減少藥量,則有可能因為藥量不足而無法發揮正常的藥效,以至于耽誤病情。
誤區三:迷信輸液比吃藥見效快
口服藥物比輸液要安全
雖然輸液時藥物直接進入血液,起效是比口服要快,但凡事都有雙面性,出現不良反應的嚴重性和風險也更高,所以,口服藥物比輸液要安全。而且,輸液不但費用比較高,還增加了寶寶打針的痛苦。因此,建議能口服就不要打針,能肌肉注射就不要輸液。
誤區四:捂汗
捂汗可能會誘發寶寶抽搐
流傳的“捂出一身汗,燒就退了”的說法,其實是沒有醫學根據的。首先,出汗是發燒恢復中的一個過程,即使不捂,也是會出汗的。其次,捂汗不利于散熱降溫,反而可能因為熱量無法散掉,而積聚體內,引起體溫進一步升高,甚至會由于體溫過高,而誘發寶寶抽搐。
誤區五:酒精擦身
酒精擦身可能會導致寶寶酒精中毒
酒精的揮發性特別強,降溫效果不好,持續時間很短。更重要的是寶寶皮膚嬌嫩,酒精會刺激其皮膚,在發燒狀態下,寶寶通過皮膚吸收的酒精也會增加,很有可能會導致酒精中毒,因此更不可取。
誤區六:發燒不能洗澡、不能吹空調
發燒可以洗澡、吹空調
寶寶發燒時,家庭護理的總原則是讓寶寶感覺舒服。只要沒有冷風直吹,寶寶發燒后可以吹空調,適當減少衣物,有助于寶寶散熱降溫,感覺更舒適。只要寶寶愿意接受,可以適當進行溫水擦浴或洗澡,若寶寶感覺不舒服,哭鬧抗拒,那就停止。
都說寶寶的成長,也是媽媽的歷練和打怪升級的過程。而發燒則是最常見的“大怪”,為了讓很多新手媽媽在遇到這只“大怪”時,不再手足無措。下面總結了打發燒“大怪”路上,媽媽們最關心的一些問題。
Q1:發燒會“燒壞腦子”嗎?
單純的發燒一般不會燒壞大腦。
發燒本身不是一種疾病,它只是疾病的一種癥狀或體征,是身體對抗感染的積極行為。平時看到的發燒損傷大腦,元兇并不是發燒,而是引起發燒的真正原因。比如,乙腦病毒、腦膜炎球菌、肺炎鏈球菌等感染等引起的發燒,有可能會導致腦膜炎、腦炎等問題。因此,當寶寶高燒39℃以上,或精神狀態不佳,或出現抽搐,則需要及時診治。
Q2:發燒會導致肺炎嗎?
一般發燒不會引起肺炎。
但是,肺炎有可能會引起發燒。肺炎一般是由于病毒、細菌、支原體等感染引起的,所以有可能會引起發燒,因此,家長要多留意觀察寶寶發燒時,有沒有伴有肺炎的癥狀,如咳嗽、呼吸急促或困難等。若不能確定,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
Q3:寶寶發燒溫度越高生病越嚴重嗎?
發燒時體溫的高低與病情并不成正比。
寶寶發燒,家長基本上都會特別關注寶寶的體溫,認為體溫高代表發燒嚴重,體溫低則不嚴重。其實,發燒時體溫的高低與病情并不成正比。一些病毒性疾病可能引起高燒,而一些嚴重的細菌性感染,反而可能導致異常的體溫下降。因此,相比體溫,家長更應該關注的是寶寶的精神狀態。比如,如果寶寶發燒至39℃,但精神狀態好,胃口好,沒有抽搐等情況,那么可以不必太著急;相反,寶寶出現了驚厥、嘔吐、腹瀉、精神不佳等癥狀,即使發燒沒有達到38.5℃,也要引起家長重視,及時就診。
Q4:寶寶發燒需要叫醒吃藥嗎?
當發燒寶寶睡得舒服,則不需要叫醒吃藥。
先明確一點,退燒藥的使用,目的不是降溫,也不是為了治療疾病本身,而是為了讓寶寶更舒服。
是否要叫醒寶寶吃藥,主要還是看孩子的精神狀態。如果寶寶在安靜入睡,沒有不舒服的感覺,一般不需要叫醒寶寶吃藥;如果寶寶睡眠躁動不安,說明他非常不舒服,可以叫醒寶寶吃藥。
Q5:寶寶發燒什么時候看醫生?
首先,3個月以內的寶寶,出現發燒,就要及時看醫生。
這是因為小寶寶的發燒,雖然很大部分都是自限性的病毒感染引起,但是也有可能是嚴重疾病的表現,并且病情發展很快,所以一定要及時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其次,對于3個月以上的寶寶,出現高燒或以下情況則要及時看醫生。
發燒超過5天
使用退燒藥無效:使用退燒藥后2小時體溫未下降。
精神狀態不好:吃喝玩睡與平時不一樣。
尿量減少:一天尿不濕少于3片,8小時以上沒有尿。
發燒是寶寶成長路上的常見“難關”,時不時來一場“突襲”,甚至還可能“賴著不走”,反復發燒不退,讓媽媽措手不及。如果將寶寶身體比作是房屋,發燒就好比房屋著火了,雖然經過了各種方法滅了火,但是只要“火源”問題還沒解決,都有可能“復燃”。因此,想要給寶寶正確“滅火”,需要了解發燒不退的原因,從而對癥出招哦。
一、寶寶發燒不退的兩大原因
1、引起發燒的病因還沒解除:發燒本身并不是疾病,而只是一種癥狀,因此,寶寶發燒時,只有解除了引起發燒的病因,才不會反復發燒。比如,多數情況下,寶寶發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感染屬于自限性疾病,通常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才能痊愈,在這個過程中,雖然媽媽給寶寶吃了退燒藥,但是藥效過后,如果病因還沒有解除,寶寶就會反復發燒。
2、退熱方法不對:很多新手媽媽應對寶寶發燒,由于經驗不足,很可能陷入“降溫誤區”,比如用捂汗的錯誤方法給寶寶退燒;或者擔心藥物副作用,就不給寶寶吃退燒藥;又或者沒有給寶寶補充足夠的水分等等,這些原因都會導致寶寶體溫總是降不下來。
二、擊退寶寶發燒不退三步走
1、物理降溫:給寶寶科學“滅火”,首先就得用對物理降溫方法。正確的方法包括:
(1)適當減少衣物
(2)定期通風,保持空氣流通
(3)溫水擦身或洗澡,若寶寶感到不適,則停止
2、多喝水:要注意給寶寶多補水,比如白開水、奶、米湯、口服補液鹽等,保證寶寶體內水分充足,促進寶寶多出汗、多排尿以增加散熱。
3、合理使用退燒藥:通常會將“38.5℃”作為是否要吃退燒藥的臨界點。但觀察寶寶精神狀態更為重要。如果寶寶體溫低于38.5℃,但沒什么精神和胃口,也可以適當使用退燒藥;如果寶寶發燒超過38.5℃,但精神好,吃得香睡得香玩得樂,則退燒藥也并非必需。目前,美國兒科學會推薦的兒童退燒藥有布洛芬和對乙酰氨基酚。對乙酰氨基酚適用于3個月以上的寶寶,而布洛芬則適用于6個月以上的寶寶。
三、需要就醫的情況
1、不滿3個月的寶寶突然發燒;
2、3個月以上的寶寶持續24小時體溫超過40℃,或者持續72h體溫超過38.5℃;
3、寶寶發燒超過5天;
4、寶寶體溫超過39℃,吃了退燒藥2h后未能退熱;
5、寶寶發燒伴隨脫水癥狀,甚至出現劇烈嘔吐、腹瀉等。
雖然寶寶發燒不退很磨人,但只要媽媽能掌握以上正確的“滅火”方法,相信擊退這個“頑固敵人”并非難事!
相關知識點
孩子發燒怎么辦 | 扁桃體發炎引起發燒 | 發燒吃什么藥 | 小孩反復發燒怎么辦 | 小孩發燒39度怎么辦 | 孩子發燒不退怎么辦 | 發燒怎么退燒 | 寶寶發燒物理降溫 | 發燒吃什么食物 | 發燒時不宜喝什么飲料 | 37度算發燒嗎 | 經常發燒是怎么回事 | 小孩半夜發燒怎么辦 | 發燒抽搐 | 2歲寶寶發燒怎么辦 | 3歲寶寶發燒怎么辦 | 發燒吃什么好 | 小孩高燒不退怎么辦 | 小孩發燒38度怎么辦 | 兵兵退熱貼怎么樣 | 八個月寶寶發燒
相關文章
相關網友問答
相關詞條711
兒童身高體重標準表2017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防治知識 | 諾如病毒| 小孩反復發燒怎么辦 | 小兒咳嗽 | 小兒肺炎 | 小孩拉肚子怎么辦 | 孩子咳嗽老不好怎么辦 | 咳嗽有痰吃什么好的快 | 小孩發燒怎么退燒 | 小孩發燒39度怎么辦 | 發燒吃什么食物 | 輪狀病毒 | 小兒嘔吐 | 佝僂病 | 寶寶上幼兒園 | 幼兒園安全教育常識 | 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的區別 | 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 皰疹性咽頰炎 | 風寒感冒 | 風熱感冒 | 小孩感冒流鼻涕怎么辦 | 咳嗽偏方 | 孩子不愛吃飯怎么辦 | 一歲半寶寶不愛吃飯 | 一歲半寶寶身高體重 | 2歲寶寶身高體重 | 3歲寶寶身高體重 | 寶寶食譜 | 一歲寶寶食譜 | 兩歲寶寶食譜 | 三歲寶寶食譜 | 兒童鼻子出血怎么回事 | 親子游戲 | 小兒推拿 | 濕疹癥狀 | 肋骨外翻 | 睡覺磨牙是什么原因 | 磨牙是什么原因 | 狂犬疫苗 | 水痘疫苗 | 乙腦疫苗 | 流腦疫苗 | 脊灰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