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產品含碘量較高,例如魚肉、魚腦、海帶等,大家在膳食中合理安排富含碘的食物,有助于身體補充碘。含碘高的食物有哪?
1.魚肉
在魚肉中碘的含量是比較高的,除此之外魚肉中還含有豐富的多種維生素,比如像維生素A、維生素d和b族維生素等,而且像酶類、礦物質、不飽和脂肪酸及優質蛋白等營養成分也是魚肉中不可缺少的。
2.魚腦
魚腦也是補充碘的有效途徑。專家指出,在魚腦中不僅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而且還含有磷脂類物質,這些營養物質能起到補碘的作用,尤其是孕婦食用不僅補碘,同時還有助于嬰兒大腦的發育。但是在魚腦中同樣還含有大量的膽固醇,因此大家在食用時應當適量,避免膽固醇過高。同時魚腦中的毒素也是比較多的,不可過量食用,以免損害人體健康。
除了魚腦之外,魚眼中也含有大量的碘,適量食用可以幫助人體補充充足的碘,并且預防由缺碘而引發的各種疾病。
3.魚鰾
通過現代的醫學研究中發現,魚鰾中的大分子膠原蛋白非常的豐富,適量食用能改善人體組織細胞營養狀況,并且能夠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對皮膚老化有延緩的功效。
在魚鰾中碘含量還是比較豐富的,適量的食用可幫助人體補充碘。不過,要注意一般海水魚的魚鰾壁較厚,因此多半是制成干品后食用,在食用之前先要將其用油或水泡發。
4.魚鱗
經過研究發現,魚鱗中含有豐富的碘,含有大量豐富的膽堿、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及鈣、硫等礦物質之外,所以對于甲狀腺功能異常的人群,可以通過吃魚鱗來補充碘的不足。
碘是我們人體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缺乏碘會引起各種的疾病,健康成人體內的碘總量為30mg(20~50mg),其中70%~80%存在于甲狀腺,國家規定在食鹽中添加碘的標準為20-30mg/kg。
碘有著怎樣的作用?碘可以促進生物氧化;對蛋白質的合成和分解起到調節的作用;碘還可以促進糖和脂肪代謝;對水鹽代謝起到調節的作用;碘的存在還可以促進維生素的吸收利用;能夠增強酶的活力,對人體的生長發育有著促進的作用。
所以人體缺碘危害大,但是,人體攝入過多的碘也是有害的,日常飲食碘過量同樣會引起“甲亢”。所以對于有缺碘情況的人,不可盲目的補碘,必須聽取醫生的建議。在平時生活當中,可以多食用含碘的食物,以下是關于含碘高的水果:
含碘極高:櫻桃
含碘偏高:橘子、香蕉(含鉀較高) 、蕃茄、鳳梨、桃子、蘋果醬、腌制/腌漬水果。
含碘中等:蘋果、檸檬、西瓜、芭樂
缺碘癥的癥狀表現與缺碘的程度、持續時間以及患病的年齡有關。如果是胎兒期缺碘,就會導致胎兒發育不良,對胎兒腦和神經發育受影響,嚴重的話會引發克汀病、亞克汀病,出生后表現為身材矮小、粘液水腫,智力下降,單純性耳聾,斜視,步態共濟失調等;如果是新生兒缺碘,就會導致新生兒出現甲狀腺功能低下;如果是兒童和青春期缺碘,則會引發地方性甲狀腺腫、地方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以及單純性聾啞。如果要是成人期缺碘會出現食欲減退,無力、易疲勞,體能下降等癥狀,如果婦女嚴重缺碘,會造成女性有月經異常、不孕、流產、早產、死亡和胎兒先天畸形等。
而要是長期的缺碘則可出現亞臨床型甲狀腺功能減低癥,最主要的癥狀表現為輕度智能遲緩,或輕度聽力障礙,還會伴有體格生長落后。
對于我們來講,每天最低攝入碘的量是75μg,而比較適宜的供應量是它的2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國際控制碘缺乏病理事會(ICCIDD)共同推薦不同人群每天碘的供給量不同:1歲以內50μg,2~6歲90μg,7~12歲120μg,12歲以上及150μg,孕婦和乳母200μg。而在我國規定食鹽中碘的加入量出廠時必須要高于每公斤40mg,到居民廚房不低于每公斤20mg,按這一標準,我們每天食用5~10克碘鹽,這樣從鹽中大約攝入碘100~200μg。
碘是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補碘的,從健康角度講,以下的人群不宜補碘:
1、在高碘地區或高碘性甲狀腺腫流行區的人群不宜補碘,我國高碘地區群眾的日攝碘量在800~1000μg以上,所以就不需再補碘,食用過量的碘可造成高碘甲狀腺腫。
2、像有某些甲狀腺疾病患者,如甲狀腺機能亢進癥當然就不適宜補碘。
3、長期生活在重度缺碘地區的人群,雖然是需要補碘的,但是不宜過高過快的補碘,否則患碘性甲亢或其他相關甲狀腺疾病的危險性增高,應當根據醫生的指導來補碘。
相關詞條581
熱量 | 蛋白質 | 蛋白粉 | 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 | 含碘高的食物有哪些 | 鈣片什么時候吃最好 | 鈣片什么牌子好 | 含鎂的食物 | 吃什么補鐵 | 瓜子的熱量 | 熱量低的食物 | 懷孕初期飲食 | 孕婦早餐 | 孕婦不能吃哪些食物 | 胎盤能吃嗎 | 孕婦吃什么水果好 | 孕酮低吃什么好 | 孕婦吃什么對寶寶智力好 | 孕婦感冒吃什么好的快 | 孕婦能吃羊肉嗎 | 孕婦能吃柿子嗎 | 孕婦能吃芒果嗎 | 孕婦能吃西瓜嗎 | 孕婦能吃榴蓮嗎 | B超單辨男女 | 生男孩的特征 | 懷男孩和女孩的區別 | 胎兒性別預測 | 懷孕多久能測出來 | 人流后多久來月經 | 人流后注意事項 | 人流后多久可以同房 | 孕酮低 | 宮外孕 | 孕婦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