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汗多怎么辦
收藏中醫所說的汗證就是指排除疾病、衣著、飲食失調、外感風寒、暑濕等外來因素后,孩子在安靜的狀態下,全身或者身體某些部位汗出很多,或者大汗淋漓不止的一種癥候。其中,小兒比較常見的是自汗和盜汗,在臨床上,很可能都會同時出現。
根據醫生經驗,2~6歲的孩子出現汗證大部分是一種“虛”的表現,因此常說孩子愛出“虛汗”。孩子氣虛會影響到血,進而影響到五臟。久而久之,孩子的體質就會變得虛弱。這時候如果排除了身體病變,以下幾種情況可以通過中醫來進行調理。
表虛不固型:寶寶體質虛弱的話,常常就會是這種體質類型引起的汗證。主要表現為寶寶經常出汗,并伴有盜汗,一般在頭部和肩部特別容易出現多汗,玩耍以后出汗比別的寶寶要多。這種孩子平常很容易患感冒,臉色顯得蒼白,手腳也比較冰冷。這種汗證的治療方法要以益氣固表為主,可以選用玉屏風散加減治療。
營衛失調型:這種類型的汗證主要是由于患上各種急、慢性的疾病后,寶寶的“營氣”和“衛氣”失調造成的。這種情況的寶寶經常全身無故出汗,怕冷怕風、有時候還會伴有低燒。父母可能還會看到寶寶經常精神疲倦,胃口不好。這種情況,醫生會調和“營衛”,讓寶寶服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減治療。
氣陰二虛型:不少媽媽會發現孩子在早晨醒來時,背后都是汗,床上也濕了一大片,這就是盜汗。如果孩子常常盜汗,可能就是氣陰虛了,這也是許多媽媽最常碰到的情況。一般出現氣陰虛的孩子體型比較消瘦、出汗多、精神不好、面色潮紅、口干、大便干,手腳心熱,有時候體溫還有點低熱。如果寶寶盜汗以手足心、胸腹部等部位教多,或者醒后哭鬧、低熱等,可能是偏陰虛,可用酸棗仁湯合生脈散加減;如果寶寶伴有拉肚子,可能偏氣虛,可以用益氣湯合生脈散加減。
脾胃積熱型:寶寶常常都會出汗,尤其是四肢最為明顯,或者僅僅有四肢、額頭出汗,還伴有腹脹,那寶寶可能就是脾胃積熱型汗證。醫生會開異功散加減方,給寶寶健脾泄熱。
不過,專家提醒,僅僅依靠這些表現來判斷寶寶的出汗原因還是不夠的,最好能給中醫醫生把脈、問診,辨證施治。
相關詞條
寶寶汗多是否正常呢 | 寶寶汗多是什么原因 | 寶寶汗多如何護理 | 寶寶多汗的食療調理法
相關詞條695
寶寶身高體重標準表 | 嬰兒喂養 | 母乳喂養多久最好 | 嬰兒吐奶嚴重怎么辦 | 寶寶肚子脹氣怎么辦 | 嬰兒大便顏色 | 寶寶拉肚子有泡沫 | 嬰兒打嗝 | 嬰兒吃奶量 嬰兒嘔吐 | 寶寶拉肚子怎么辦 | 寶寶長牙發燒怎么辦 | 寶寶臉上長濕疹怎么辦 | 嬰兒撫觸 | 嬰兒發燒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初期癥狀 | 輔食100款 | 寶寶發燒38度怎么辦 | 幼兒急疹 | 嬰兒輔食食譜 | 睡眠不好如何調理 | 嬰兒睡眠 | 寶寶晚上睡覺哭鬧 | 嬰兒奶癬 | 寶寶感冒咳嗽流鼻涕怎么辦 | 小孩發燒39度怎么辦 | 嬰兒正常體溫是多少 | 小兒支氣管炎 | 母乳喂養的好處 | 母乳喂養注意事項 | 厭奶期 | 嬰兒米粉 | 嬰兒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 寶寶過敏性皮炎 | 斷奶方法 | 小兒肺炎 嬰兒鵝口瘡 | 諾如病毒 | 小兒推拿 | 疫苗接種時間表 | 乙肝疫苗 | 五聯疫苗 | 流感疫苗 | 麻疹疫苗 | 流腦疫苗 | 嬰兒枕頭 | 嬰兒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