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專家表示,小滿節氣是收獲的前奏,夏收、夏種、夏管,三夏大忙的序幕從此時拉開,是農民一年中又一個繁忙的季節。
小滿的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古有“大落大滿,小落小滿”的諺語。“落”是下雨的意思,雨水越充沛,將來越是大豐收。
沿著長江江南早稻已進入分蘗后期或拔節始期,應及時烤田控制無效分蘗,保穗增粒促高產。中稻此時要爭取早栽,以利增加養分的積累繼而提高有效穗數。此時也正是苗期棉花的快速生長期,要及時定苗、移苗、補苗,以利早發健長。另外,沿江棉區,此時雨水較多,加之土壤黏重、通透性差,應勤中耕松土,以促根壯苗。
北方的收獲已經見了雛形,差只差最后修成正果的關鍵。正所謂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的關鍵時期,往往決定著額頭的微笑陽光不陽光,臉頰的汗水到底能值多少錢。
小滿時節的南國,則是另一番天地。南方的農人們在抓緊晴天進行夏熟作物收打晾曬的同時,精心呵護著稻田里那些生機勃勃的期盼。干旱無雨令人心焦,暴雨連綿同樣讓人心煩。
天文專家提醒說,此節氣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溫度適宜,對小麥灌漿有利。但在小滿時節,人們不能只是簡單地等待著收獲,還要時刻注意“熱干風”的襲擊,否則一年的收成將會受到威脅。
中醫認為,進入夏季,天氣炎熱,人體消耗增大,急需補充營養物質和津液。所以小滿養生應該注重防熱祛暑,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原則一:清心祛暑、清熱解毒。
中醫認為,夏為暑熱,夏季歸于五臟屬心,適宜清補。而心喜涼,宜食酸,比如可常吃些小麥制品,之外可適當多食些豬肉、李子、桃子、橄欖、菠蘿、芹菜等。中醫注重天人合一,陰陽互補,因此人們在夏天以多吃些以性寒涼味酸食物為宜,盡量不吃辛辣溫燥之物。不過應注意生食冷飲不宜過度,以免傷及人體內的正氣而誘發疾病。
原則二:健脾養胃,補氣益陰。
進入夏季,天氣炎熱,人體消耗增大,一方面急需補充營養物質和津液,另一方面因暑、濕氣候的影響易導致脾胃正氣不足,胃腸功能紊亂。所以在飲食上應以健脾養胃為原則,以湯、羹、汁等湯水較多、清淡而又能促進食欲、易消化的膳食為主,這樣才能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同時,少吃或不吃油膩厚味、油煎的食物,并且每餐進食量不宜過大,應以少量多餐為原則。如某些人已有疰夏、傷暑、暑濕、中暑等上文中所提到的癥狀出現,那么根據中醫養生學的觀點,注意針對性,辨證用膳,或補脾肺氣虛,或氣、陰雙補。
原則三:清熱利濕、生津止渴。
因人體在夏天津液消耗較多,所以夏天應注意清熱生津止渴,并且因這一時期暑濕并重,所以應在日常多注意清熱利濕、清暑化濕。中醫認為,長夏在五臟中歸于脾,也宜清補。按中醫養生學的觀點,過濕對脾不利,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但應注意,因味苦的食物具有能瀉能燥能堅的功能,所以不宜多食。夏天酷熱高溫,人們喜冷飲,飲水多,導致濕氣易侵入人體。外濕入內,使水濕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運化功能產生障礙,就會積水為患,引起食食欲不振等。因此,夏天要常吃利水滲濕的食物,這樣能夠健脾和胃,脾健則其升降運化功能得以恢復,有利于行水利濕。
總之,暑熱、暑濕是夏季人體常易發生的生理反應,上述三個原則是根據人體在夏季易發生的生理現象或不良癥狀特點而確定的。朋友們在實際運用中還應根據當地當時的氣象條件(如春夏之交由溫轉熱,夏秋之交由熱轉涼,各地區的小氣候等)結合各自體質不同特點及在夏季容易出現的反應,做到靈活變化。
小滿節氣吃什么好?到了小滿節氣,氣溫升高,天氣熱而且很潮濕,傳統中醫認為,濕為陰邪,是不利于人身體健康的。所以在小滿節氣我們可以食用一些既能去濕又能加強脾胃功能的食物,那么吃什么有益于祛濕健脾胃呢?
1、冬瓜:有清熱利水、消腫解毒、生津除煩等功效,適用于暑熱煩渴、水腫、小便不利、消渴引飲以及水氣浮腫喘滿等病癥。
2、洋蔥:具有和胃下氣、化濕祛痰、解毒殺蟲等功效,適用于胸悶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癥。
3、馬齒莧:具有清熱祛濕、散血消腫等功效,適用于急性腸炎、痢疾、尿血、小便熱淋、黃疸、牙齦炎等病癥。
4、鯽魚:有健脾利濕的功效,適用于脾虛食少、虛弱乏力、消渴引飲、浮腫、小便不利等病癥。
5、鮑魚:具有養血柔肝、滋陰清熱、益精明目、利濕行痹的功效,適用于陰虛內熱、血枯經閉、乳汁不足、陰虛陽亢、夜盲內障,以及濕熱內蘊所致的五淋、黃疸等病癥。
6、玉米:具有調中開胃、降濁利尿等功效,適用于尿路結石或慢性腎炎水腫、高血壓、食欲不振等癥。
7、高梁:有健脾益腎、滲濕止痢的功效,適用于小兒消化不良、濕熱吐瀉、下痢等癥。
8、苡仁: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等功效,適用于小便短赤、水腫腳氣、風濕痹痛、脾虛泄瀉、扁平疣等病癥。
9、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濕等功效,適用于暑濕吐瀉,脾虛嘔吐、食少便溏、泄瀉水腫、赤白帶下等病癥。
10、水芹:有清熱利水的功效,適用于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帶下等病證。
相關知識點
立春 | 雨水 | 驚蟄 | 春分 | 清明 | 谷雨 | 芒種 | 夏至 | 小暑 | 立秋 | 寒露 | 立夏養生 | 大暑 | 處暑 | 白露 | 秋分 | 小寒 | 霜降 | 立冬 | 小雪 | 大雪 | 大寒 | 冬至
相關文章
相關詞條709
丙烯顏料怎么洗 | 指甲油怎么洗 | 雪地靴如何清洗 拔牙后注意事項 | 干燥劑有毒嗎 | 羽絨服怎么洗 馬桶堵了怎么辦 | 夫妻生活 | 白醋泡腳 | 蜂蜜減肥 蜜蜂蟄了怎么辦 | 隱形眼鏡 | 牙齒矯正 | 仰臥起坐 火車能帶白酒嗎 | 食物中毒 | 春季養生 | 喝檸檬水 刮痧好處和壞處 | 腳底長水泡 | 藏紅花泡腳 | 春游 出國旅游的手續 | 坐飛機流程 | 加濕器危害 | 壯陽 燙發后幾天洗頭 | 膏藥怎么洗 | 泡腳的好處 | 洗牙 脖子上小肉疙瘩 | 桑葚怎么洗 | 草莓怎么洗 | 白發 曬傷后怎么處理 | 藍莓怎么洗 | 余額寶轉出 | 戒煙 三伏天 | 拔火罐 | 空調病 | 中暑急救 | 女性更年期 黑眼圈 | 蒸臉器 | 乳頭癢 | 手指脫皮 | 眼睛紅血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