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的好處
撥火罐的好處很多,拔罐法又名“火罐氣”“吸筒療法”,古稱“角法”。這是一種以杯罐作工具,借熱力排去其中的空氣產生負壓,使吸著于皮膚,造成郁血現象的一種療法。
1、通過拔火罐,可以將身體里的濕氣、寒氣,通過皮膚組織滲透出來,從而排除邪氣,讓人精神百倍。
2、因為身體的經絡、穴位和五臟六腑都是相連相通,所以通過外接的吸力,會刺激身體表面的穴位,進而通過筋骨經絡,使得人體內部器官得到相應的調理,讓人氣血暢通,強身健體。
3、對于人體局部的組織損傷、腰間盤突出等癥狀,拔火罐也有一定的功效,長期定期進行拔火罐,可以減輕疼痛,緩解癥狀。
4、減壓的作用:在機體自我調整中產生行氣活血、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祛風除濕等功效, 起到一種良性刺激,促其恢復正常功能的作用。
5、溫熱作用:拔罐法對局部皮膚有溫熱刺激作用,以大火罐、水罐、藥罐最明顯。
6、調節身體的陰陽平衡:由于拔罐后自家溶血現象,隨即產生一種類組織胺的物質,隨體液周流全身,刺激各個器官,增強其功能活力,這有助于機體功能的恢復。
拔火罐的方法
火罐: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排去空氣。即借燃燒時火焰的熱力,排去罐內空氣,使之形成負壓而吸著于皮膚上,稱火罐法。又可分為四種:
1、投火法:用小紙條點燃后,投入罐內,不等紙條燃完,迅即將罐罩在應拔部位上,即可吸于體表。
2、內火法:以鑷子夾住點燃的酒精棉球,在罐內繞一圈,迅即將罐罩在應拔部位上,即可有吸住。
3、貼棉法:用1厘米見方的棉花一塊,不要過厚,略浸酒精,貼于罐內壁中段,然后點著,罩于選定的部位上,即可吸住。
4、架火法:用一不易燃燒及傳熱的塊狀物,直徑2~3厘米,放在被拔部位上,上置小塊酒精棉球,點燃后將罐扣上,可產生較強吸力,使罐吸住。
以拔罐形式分類,可分為如下幾種方法:
1、單罐:用于病變范圍較小或明顯壓痛點。可按病變或壓痛范圍大小,選取適當口徑的火罐。如胃病在中脘處拔罐;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炎在肩內陵處拔罐;岡上肌腱炎在肩髃處拔罐等。
2、多罐:用于病變范圍較廣泛的疾病。可在病變部位吸拔數個乃至排列吸拔十數個罐,稱為“排罐法”。如某一肌束勞損時可按肌束位置成行排列拔罐。治療某些內臟器官瘀血時,可按臟器解剖部位在相應體表縱橫排列拔罐。
3、閃罐:吸拔后即起去,反復多次。即將罐拔上迅即起下,再拔上,再起下,如此反復吸拔多次,至皮膚潮紅為上。多用于局部皮膚麻木或機能減退的虛證。
4、留罐:吸拔后留置一定時間。即拔罐后,留置5~15分鐘。罐大吸拔力強的應適當減少留罐時間,夏季及肌膚瘠薄處,留罐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損傷皮膚。
5、推罐:又稱走罐,吸拔后在皮膚表面來回推拉。一般用于面積較大,肌肉豐厚處,如腰背、臀髖、腿股等部位。須選用口徑較大的罐,罐口要平滑,玻璃罐最好,先在罐口人涂一些滑潤油脂,將罐吸上后,以手握住罐底,稍傾斜,即后半邊著力,向按,前半邊不用力略向上提,慢慢向前推動,如此上下左右來回推拉移動數十次,至皮膚潮紅或郁血為止。
拔火罐注意事項
拔火罐并非如此簡單,拔火罐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罐的消毒:一般采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罐口,罐體,即可起到消毒作用。消毒后
的罐可以用干棉球擦干,或者自然風干后使用。
2、點火的方法:一般選用閃火法,一手拿點火棒,一手拿罐,把點火棒的酒精棉球(酒精量不能過多,防止點燃后酒精滴下)點燃,迅速伸入罐內,大約1-3秒后拿出,另一手將火罐輕放在需要拔罐的部位。點火時不能在罐口燃燒,以免造成罐口過燙。
3、拔罐時,一般應選擇豐滿、有彈性的部位。對于皮膚過敏、皮膚破損、肌肉瘦削、毛發過多的部位應慎用,孕婦應慎用。
4、選擇適當的體位,一般采用臥位,一經拔上,不宜移動體位,以免火罐脫落。
5、根據不同部位,選用大小合適的罐具。先在應拔部位比試,罐口與部位吻合,方可應用。
6、在使用多罐時,罐具排列的距離,一般不宜太近,否則因皮膚被罐具牽拉,會產生疼痛,同時因罐互相牽扯,也不易拔牢。
7、在走罐時,不宜在皮膚瘦薄骨突出處推拉,以免損傷皮膚,或使火罐漏氣脫落。
8、起罐時,手法宜輕緩,右手持罐,左手拇指或食指抵住罐邊肌肉,按壓一下,使氣漏入,吸力消失,火罐就會自然脫落,不可使勁硬拉或旋動,以免損傷皮膚。
9、起罐后,一般局部會出現紅暈或紫紺色,這是正常現象,一般會在1星期內自行消退。如局部瘀血嚴重者,不宜原處再次拔罐。如留罐過長,皮膚起水泡。小的不必處理,會自行吸收,但需防止擦破;大的刺破后,用干棉球擦拭,也可以涂上些紫藥水,防止感染。
10、室內需要溫暖,空氣清新,拔罐時不宜吹風扇、空調以免著涼。
拔火罐拔出水泡怎么辦
有時候拔火罐沒把握好時間,會造成留罐時間過長引起局部皮膚出水泡。那么,拔火罐拔出水泡時我們應該怎么辦?
起水泡時,一定不要將水泡表皮揭掉,可以將局部消毒后,使用無菌剪刀在水泡的最下緣將水泡剪開,這個開口可以大一些,再出現滲出的時候就可以流淌出來,局部還是需要涂抹燙傷膏的濕潤燒傷膏(美寶)就是個很不錯的藥物。還有另一種方法,拔罐拔出水泡不用過度擔心,這種情況臨床也比較多見,可以用消毒針將其挑破,然后涂擦碘酒即可,傷口處不要著水,避免感染。
根據泡的個數和大小,取小麥或生大米(都要用干的,小麥最好),用牙齒嚼成糊狀,覆蓋在泡上,用醫用脫脂棉和醫用膠布固定,過幾個小時就把泡里的水吸出來了,沒有不適感,幾天后硬皮就會脫落,不留疤痕。有水泡證明濕氣重。但是不能在起泡的地方再拔,可以多換幾個地方。同時注意不要感染。濕氣重,同時會有身體發重,總犯困的表現,飲食必須忌生冷食物。
拔火罐顏色分析
拔火罐是利用真空的負壓,作用于人體,起到溫通經絡、扶正祛邪、行氣活血、祛濕逐寒、散瘀消腫止痛的作用。拔罐后會在皮膚上形成各種不同的性狀顏色,拔罐后皮膚顏色對應的健康分析是怎樣的?
1、拔罐后皮膚顏色鮮紅而艷、局部發熱:陽癥、熱癥、實癥、熱毒熾盛、體質陰虛、火旺;罐印鮮紅而艷,一般提示陰虛或氣陰兩虛,陰虛火旺也會出現。
2、拔罐后皮膚顏色紫紅、暗紅:陰癥、寒癥、血郁。
3、拔罐后皮膚顏色紫黑色:供血不足、有積寒。緊黑而黯的一般表示體有血淤,如痛經或心臟供血不足,患部受寒較重也會出現此印跡。如印跡數天不退的,通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較長的時間來調理,如走罐時出現大面積黑紫印時,提示風寒所犯面積大,應對癥驅寒為主。
4、拔罐后皮膚顏色紅而暗:血脂粘稠、血脂高、供血不足;
5、拔罐后皮膚顏色紫色并伴有黑斑:氣血不暢通;罐印發紫伴有斑塊的,一般提示有局部寒凝血瘀。
6、拔罐后皮膚顏色為紫點并有深淺不一的塊狀:風濕;罐印呈散發性的紫點,深淺不一,一般提示為氣滯血瘀之癥。淡紫并伴有斑塊的,一般提示以虛癥為主,兼有血瘀。在平安健康網中醫頻道的采訪中還發現,如斑點在穴位處明顯的,表明此相關內臟虛弱,比如在腎俞穴處呈現,則提示腎虛。
7、拔罐后皮膚顏色呈鮮紅散發點:通常在大面積走罐后出現,不高出皮膚,如系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則提示此穴所相關的臟腑異常或存在病情,需要調節內臟功能。
8、拔罐后皮膚顏色潮紅、淡紅 :虛癥;
9、拔罐后皮膚顏色瘀斑或血泡灰白、色淡:虛寒、濕邪。 10、拔罐時罐中有水珠:寒濕重。
11、拔罐后皮膚微癢:風邪、濕癥。
12、拔罐后皮膚有水泡、水腫、潮濕現象:寒癥、濕氣盛;行罐或坐罐,容易起水泡......
拔火罐能減肥嗎
能。拔火罐有一定的減肥功效,但是不能作為減肥的主要方法,想減肥,最有效的方法還是控制飲食加強運動,拔火罐可以作為減肥的一種輔助手段。
拔罐減肥是通過刺激腧穴、調整經絡達到加強脾腎的功能,扶正祛邪來達到減肥這一目的的。拔罐能夠辯證施治、調節整體,疏通經絡,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取得整體減肥的效果。
拔罐是將罐內空氣抽出,造成罐內負壓,罐緣得以緊附皮膚表面,牽拉神經、肌肉、血管以及皮下腺體,可引起一系列神經和內分泌系統反應,調節血管舒縮功能和血管壁的通透性,從而改善全身血液循環!
用這種方法來減肥的原理是:通過拔罐時強大的吸拔力使汗毛孔充分張開,汗腺和皮脂腺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強,皮膚表層衰老細胞脫落,從而使體內毒素、廢物加速排出!
通過對局部部位的吸拔,能疏通經絡,平衡氣血,調整內分泌,加速血液循環及淋巴液循環,促進腸胃蠕動,從而改善消化功能,使機體新陳代謝加快,產熱及脂肪消耗增加,既可減去體表脂肪又可減去體內深層多余脂肪,從而達到安全、保健、不傷害生理的快速減肥目的。
相關文章
相關詞條709
丙烯顏料怎么洗 | 指甲油怎么洗 | 雪地靴如何清洗 拔牙后注意事項 | 干燥劑有毒嗎 | 羽絨服怎么洗 馬桶堵了怎么辦 | 夫妻生活 | 白醋泡腳 | 蜂蜜減肥 蜜蜂蟄了怎么辦 | 隱形眼鏡 | 牙齒矯正 | 仰臥起坐 火車能帶白酒嗎 | 食物中毒 | 春季養生 | 喝檸檬水 刮痧好處和壞處 | 腳底長水泡 | 藏紅花泡腳 | 春游 出國旅游的手續 | 坐飛機流程 | 加濕器危害 | 壯陽 燙發后幾天洗頭 | 膏藥怎么洗 | 泡腳的好處 | 洗牙 脖子上小肉疙瘩 | 桑葚怎么洗 | 草莓怎么洗 | 白發 曬傷后怎么處理 | 藍莓怎么洗 | 余額寶轉出 | 戒煙 三伏天 | 拔火罐 | 空調病 | 中暑急救 | 女性更年期 黑眼圈 | 蒸臉器 | 乳頭癢 | 手指脫皮 | 眼睛紅血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