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發育遲緩怎么辦
收藏語言遲緩的癥狀
輕微暫時的語言遲緩會在一部分孩子上體現出來,一些孩子學習語言的速度比其他人快,一些則不然。如果你的孩子在18個月后還沒有學會說話或者到了一周歲都不會說50個字,你就應該咨詢醫生了。因為所有被確診為語言遲緩的孩子都需要接受聽力測試。
正確判斷語言遲緩
判斷一個孩子是否存在語言發展遲緩還必須結合其生理年齡,一般正常兒童1歲左右開始說話,喊“爸爸、媽媽”,但語言發育遲緩的兒童可能要到二三歲才開始開口說話,有的甚至到了四五歲還一句話都不會說。對于學齡前的孩子,即使存在上述一些語言癥狀,父母也不要盲目地認定他存在語言發展遲緩,最好送他到專門機構進行檢查。
通常,語言發展遲緩是伴隨其他問題出現的,如顱腦損傷、智力落后、聽覺障礙或聾、情緒困擾及呼吸器官、發聲器官的運動機能障礙等,因此,在檢查時,應盡量確定造成兒童語言發展遲緩的原因,原因不同,語言干預的措施也不同。
如果孩子確實存在語言發展遲緩,父母應在專家的指導下盡可能地消除或減少造成語言發展遲緩的原因。雖然針對不同原因語言干預的措施有所不同,但有些原則卻是相同的。
1、孩子學習語言的基本方法就是模仿
因此,成人要多和小兒說話,訓練小兒模仿成人的語言發音,要鼓勵小兒敢說話,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要求。
2、多給予刺激促使孩子講話
比如,開始要孩子喊媽媽,如孩子不喊媽媽,媽媽應微笑點點頭,如再不喊媽媽仍用微笑點頭以示意,最后,孩子突然喊媽媽了,就應熱情地擁抱或親吻孩子。這樣,就會使孩子體驗到喊媽媽得到的疼愛,調動起說話的興趣和積極性。
3、讓孩子多接觸社會和大自然
多接觸社會和大自然會使孩子的生活豐富起來,眼界開闊了,見識廣了,自然就有說話的要求了。如果再配合語言訓練,孩子的語言能力就會相應地得到很好發展。
不管是哪類原因造成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父母都應該牢記:你們是孩子學習說話的最好的老師。因為你們有充分的時間可以與兒童相處,給予可模仿的語言對象,而且你們也是孩子最親的人,只有你們才能給予孩子充分戰勝困難的信心,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堅信孩子通過努力是有可能追趕上同齡正常兒童的。
當寶寶咿呀咿呀開口叫“媽媽”“爸爸”的時候,每位家長心里的激動都是無法言語的……但有的寶寶會相對比較晚開口說話,為此很多父母都比較擔心,到底正不正常呢?寶寶的語言發育又是怎么一個過程呢?
一、寶寶開口說話晚不晚,不是與別的寶寶對比得來的
有的家長會很擔心自己寶寶說話比別的孩子晚,一般來說,寶寶會在2歲前開口說話。研究證實,大部分開口說話晚的寶寶,一般在3-4歲時語言能力會逐漸達到正常水平。
而且寶寶開口晚不晚,并不是跟別的寶寶對比得來的,需要參照寶寶的語言發展過程,必要時要咨詢醫生,經過檢查才能判斷寶寶的語言發育是否落后了。
二、寶寶語言發育的3個重要時期
想要知道寶寶語言發育是否跟得上,首先要知道每個階段寶寶的語言發育特點。寶寶的語言發展將會經歷3個重要時期,包括語言準備期、語言發展期和語言成熟期。
0-1歲:語言準備期
這個階段的寶寶主要是在為開口說話做準備,一直在不斷學習和理解語言符號,同時發音器官也在不斷發育成熟。新生兒已經會啼哭,3-4月齡時,可以咿呀發音,6月齡時聽到自己的名字,會有反應!12月齡時,可以說一些很簡單的字和詞,比如“不”“嗚”“爸爸”“媽媽”“喝nainai”,但還只是無意識的發音。此時也慢慢開始有形態語言了,比如:拍手歡迎、揮手再見等。
1-2歲:語言發展期
這個階段的寶寶的語言能力突飛猛進,開始主動模仿發音,嘗試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循序漸進地從“單詞句”到“雙詞句”,逐漸掌握短句子。比如“媽媽抱”、“吃飯飯”,其實是在表達“媽媽抱抱我”“我肚子餓了,要吃飯”的需要。18月齡時,可以用15-20個字,能認出和說出家庭成員的稱謂。
2歲以后:語言成熟期
2歲后的寶寶語言已經基本成熟,會經常追著家長問問題,這其實是寶寶開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表現。2歲時可以指出簡單的人、物名和圖片,3歲時能認出更多的物品名稱,4歲能講簡單的故事情節。
三、發展寶寶語言能力,引導有3個技巧
想要幫助寶寶進一步發展語言能力,家長要注意使用這3個技巧。
1、平時要多和寶寶說話
平時要盡量多地和寶寶溝通交流。比如,寶寶早上醒來的時候,可以跟寶寶說,“早上好”,也可以到寶寶到窗邊說“太陽公公出來啦”;喂奶時,可以跟寶寶說“吃飽飽,快快長大”;平時可以給寶寶唱兒歌;帶寶寶外出時,也可以給寶寶介紹一下沿途看到的風景。
這樣經常和寶寶說話,可以幫助TA接觸和理解更多新的詞匯,有助于接下來寶寶的開口說話。要注意的是,跟寶寶說話時,要富有感情,以幫助寶寶理解;并且最好多面對面跟寶寶說話,讓他能看到你的口型,這樣有利于寶寶更早學會發音和說話。
2、1歲前多和寶寶說兒語
“吃飯飯”、“拉臭臭”、“擦香香”……之類的疊詞兒語,其實是非常適合1歲半以前的寶寶的,最好是配合上夸張的語調和表情,會更生動,寶寶也會更感興趣和喜歡。
家長在說物體時,最好把詞語跟實物配合起來。比如,如果你在幫寶寶找襪子,要說“寶寶的襪子在哪里呢?”而不是“它在哪里?”。這樣能幫助寶寶快速把“襪子”這個詞跟實物對應起來。
3、及時回應寶寶的說話
寶寶剛開始說話時,雖然是無意識的發音,家長千萬不能忽視或者裝作沒聽見,要積極及時地作出反饋,如果寶寶發音不是特別準確,家長不要刻意糾正孩子的發音,也不要重復寶寶的錯誤發音,跟寶寶交流時保持正確發音即可。
相關知識點
發育遲緩是什么意思 | 發育遲緩的表現 | 發育遲緩的原因 | 生長發育遲緩怎么辦 | 發育遲緩的影響 | 如何預防發育遲緩 | 體格發育指標 | 兒童發育遲緩 | 智力發育遲緩 | 腦發育遲緩
相關詞條695
寶寶身高體重標準表 | 嬰兒喂養 | 母乳喂養多久最好 | 嬰兒吐奶嚴重怎么辦 | 寶寶肚子脹氣怎么辦 | 嬰兒大便顏色 | 寶寶拉肚子有泡沫 | 嬰兒打嗝 | 嬰兒吃奶量 嬰兒嘔吐 | 寶寶拉肚子怎么辦 | 寶寶長牙發燒怎么辦 | 寶寶臉上長濕疹怎么辦 | 嬰兒撫觸 | 嬰兒發燒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初期癥狀 | 輔食100款 | 寶寶發燒38度怎么辦 | 幼兒急疹 | 嬰兒輔食食譜 | 睡眠不好如何調理 | 嬰兒睡眠 | 寶寶晚上睡覺哭鬧 | 嬰兒奶癬 | 寶寶感冒咳嗽流鼻涕怎么辦 | 小孩發燒39度怎么辦 | 嬰兒正常體溫是多少 | 小兒支氣管炎 | 母乳喂養的好處 | 母乳喂養注意事項 | 厭奶期 | 嬰兒米粉 | 嬰兒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 寶寶過敏性皮炎 | 斷奶方法 | 小兒肺炎 嬰兒鵝口瘡 | 諾如病毒 | 小兒推拿 | 疫苗接種時間表 | 乙肝疫苗 | 五聯疫苗 | 流感疫苗 | 麻疹疫苗 | 流腦疫苗 | 嬰兒枕頭 | 嬰兒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