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7 16:08:57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一些生過寶寶的女性就知道,生完寶寶后42天要到醫院去做產后復查,看看身體的恢復程度。這個時候醫生可能會對一些女性提出做盆底肌肉修復的建議。盆底肌修復對于順產生產的女性是可以做建議的,那么剖腹產之后是不是也需要做盆底肌肉修復呢?一起來看一看相關的問題。 剖腹產需要做盆底肌肉修復嗎剖腹產是否需要做盆底肌修復取決于在剖腹產前是否有過陰道試產,如果有過陰道試產的話,是需要做盆底肌修復的,如果沒有做過陰道試產,是直接行剖腹產終止妊娠,則一般是不需要做盆底肌修復的。建議在剖腹產后一個月,可以選擇做動作幅度較小的瑜伽,后續再慢慢增加動作幅度。或者堅持做縮肛運動,也是可以修復盆底肌的。在飲食方面,要少食多餐,不要一頓吃太飽,避免暴飲暴食。 盆底肌,通俗地講就是女性骨盆底部的肌肉群。女性的盆底由肌肉、韌帶、神經和結締組織組成,其中結締組織最容易受到損傷,女性妊娠、分娩的過程會對盆底肌造成不可避免的損傷。 盆底的韌帶及筋膜等結締組織構成的盆底板,就像一張“吊床”,把尿道、陰道、膀胱、子宮以及直腸等臟器緊緊吊住,具有控制排尿、排便,支持盆腔臟器,維持陰道緊縮度和提高性生活滿意度等多種功能。 盆底肌松弛虛弱了,控尿就變得困難。特別是大笑、咳嗽、打噴嚏的時候,尿液不自主的流出,有時還伴有尿頻尿急。有些產后媽媽說,自從生完孩子都不敢出門。出門前都要查好附近的廁所,就怕沒忍住漏在褲子上,心好累。子宮喜歡“鉆空子”虛弱的盆底肌給了盆腔器官下垂的機會,比如子宮脫垂、陰道壁膨出。盆底肌越松弛,盆腔器官脫垂的風險就越大。每種脫垂都不是愉快的體驗,會不舒服,會尷尬,會疼。嚴重的,甚至需要手術來解決。 在懷胎10月的過程中,胎兒的重量和對內臟的擠壓,都會造成盆底肌的過度疲勞,而生產的時候,雖然剖宮產寶寶沒有對盆底肌造成進一步的撕拉損傷,但是媽媽的身體在寶寶成熟分娩時,宮頸口也會自動進行不同程度的松弛張開來配合生產。 剖腹產疤痕多久才能恢復剖腹產后的刀疤一般在產后40天左右才可以恢復好。所以有很多人都不是做30天的月子,而是做42天的,這樣身體會恢復得相對的比較好。但是,具體還是要依據孩子媽媽的身體狀況來決定的。 疤痕是人體創傷修復過程中的必然產物,從廣義上來講,沒有疤痕就沒有創傷的愈合。疤痕組織的主要成分是纖維蛋白。疤痕組織膠原的產生和沉積增加了傷口的強度,從一般意義上來說是有益的。如果疤痕組織形成不充分,受損組織得不到正常的張力,由此可以引發許多并發癥,如腹壁切口愈合的疤痕薄弱,在腹內壓的作用下可使疤痕處重新裂開或腹內容物逐漸向外膨出而形成腹壁疝。相反,如果疤痕過度形成,就可造成嚴重的外形或功能上的重要問題。 疤痕的危害取決于它的本質和特性,以及對深部組織的繼發的固定作用。因而疤痕相對于損傷前組織來說,總是一個不完善的替換。從機械角度來看,其抗強性減弱,從營養角度來看,造成了氧和營養物質交流的障礙,從功能角度看,引起受損組織的畸形和功能障礙從美觀角度看,造成了外形的破壞。 |
賬戶未綁定手機號
綁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