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產側切傷口如何護理恢復快
收藏有不少媽媽順產時需要側切,在產后的最初幾天,傷口往往會疼得很難受,那么,應該怎么做好側切傷口的護理呢?
會陰側切一般在1-3個月完全康復
一般來說,側切的傷口可以在1周左右愈合,1-3個月左右完全康復。術后3-4天左右,傷口基本就不痛了,大概7-10天左右拆線。
但是,由于陰道口與尿道口、肛門毗鄰,如果不精心護理的話,容易被尿道和肛門處的細菌感染,進而影響會陰切口的愈合,甚至還會導致各種婦科疾病,嚴重影響產后的生活質量。因此,產后要重視對傷口的護理,采取有效的措施來確保切口早期愈合。
在醫院期間,側切傷口的護理要點
1、采取正確的臥位
比如,產婦的側切傷口在左側,則應該采取右側臥位或仰臥位,以減少惡露污染傷口,有利于傷口恢復。
2、配合護士做會陰沖洗
產后要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會陰沖洗,一般采用0.025%碘伏溶液沖洗或擦拭外陰, 確保切口周圍無殘留血跡,有血腫時可用50%硫酸鎂溶液冷敷。
3、保持外陰清潔和干燥
注意及時更換衛生巾,防止潮濕導致細菌滋生。另外,每次如廁后,擦拭時應從前向后擦,以免污染傷口,最好采用清水從前往后沖洗外陰。
回家后,側切傷口的護理要點
1、增強產后營養
分娩消耗的能量很大,產后攝入能量不足會使機體免疫功能受到影響,從而影響會陰側切的感染發生率。因此,產后要注意加強營養,多給予高蛋白飲食。
2、保持大便暢通
術后排便采取坐式更為舒適。一般情況下,媽媽是不會因為排便造成傷口撕裂的,所以,不需要憋著不排便。另外,應多攝入高纖維食物,多補充水分,養成規律排便習慣,以防便秘。
3、防止傷口拆線后裂開
拆線后幾天,避免進行用力下蹲的動作;產后1個月內,避免提舉重物,不要過多運動;產后6周內,避免性生活。
4、適當做縮肛運動
可嘗試提肛動作,對促進盆底組織、會陰組織及產道恢復有幫助。
縮肛運動做法:
縮緊陰道周圍及肛門口肌肉,就好像憋大便小便時的動作;保持盆底肌收縮5-8秒,再慢慢放松。重復動作,每次8-10分鐘,每天1-3次,過程中正常呼吸。
發生這些情況,及時就醫
1、傷口血腫
縫合后1-2個小時,傷口出現進行性加重的嚴重疼痛,甚至有肛門墜脹感。
2、傷口感染
產后2-3天,傷口出現了紅腫、發熱、疼痛等癥狀,伴有硬結,擠壓時有膿性分泌物。
3、傷口撕裂
拆線之后因動作太大,或其他原因導致傷口裂開。
如發生以上情況,應及時去醫院做檢查,以防止傷口變得更嚴重。
會陰側切雖然是個小手術,但護理不當,也可能會影響身體健康,新手媽媽不可忽視哦。
相關詞條756
產程 | 分娩 | 第一產程 | 第二產程 | 第三產程 | 產程延長 | 生孩子的真實過程 | 剖腹產 | 剖腹產后多久可以用收腹帶 | 難產 | 剖腹產過程 | 分娩征兆 | 產前陣痛 | 破水 | 高位破水 | 見紅 | 羊水破了什么感覺 | 胎兒入盆 | 宮縮 | 假性宮縮 | 見紅后多久生 | 分娩待產包 | 待產包清單 | 生孩子要準備什么 | 臨產前吃什么 | 產前篩查 | 預產期怎么算 | 預產期到了還沒生怎么辦 | 預產期 | 早產 | 分娩前的征兆 | 拉瑪澤呼吸法 | 無痛分娩 | 羊水栓塞 | 產后出血 | 子宮破裂 | 胎膜早破 | 產道損傷 | 臍帶脫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