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自我體檢詳細對照指標及要點
收藏寶寶自我體檢詳細對照指標及要點
肢體運動發(fā)育指標
抓住寶寶的肢體發(fā)育的三個重要契機:
契機一:0-2歲。兒童肢體—動作智能發(fā)展的基礎期,主要在于建立各領域及各系統(tǒng)的基本能力,并發(fā)展基礎情緒與生活作息功能。重點的發(fā)展項目包括有:知覺方面的前外側觸覺系統(tǒng)以及動作方面的抗重力大肌肉群。
契機二:2-4歲。兒童肢體—動作智能發(fā)展的轉折期,主要在于各領域及各系統(tǒng)基礎功能的成熟,并開始發(fā)展較復雜性的功能以及基礎獨立自主能力。重點的發(fā)展項目包括有:知覺方面的后內(nèi)側觸覺系統(tǒng)以及動作方面的粗動作功能發(fā)展。
契機三:4-7歲。兒童肢體—動作智能發(fā)展的整合期,重點在于各功能領域間的整合,藉以發(fā)展出高技巧性與高復雜性的整合性高階功能,并同時發(fā)展相當程度的社交功能。重點的發(fā)展項目包括有:知覺方面的前庭系統(tǒng)、動作方面的精細動作功能發(fā)展,整合方面的感覺統(tǒng)合功能以及認知方面的基礎運思功能。
語言能力發(fā)育指標
寶寶語言能力發(fā)展的四個階段:
階段一為0-1歲:是咿呀學語和語言辭匯的儲備階段。到孩子8個月時這種發(fā)聲練習達到高峰,并會改變音量和音詞以模仿真正的語言,比如:BABA'MAMA…
階段二為1-2歲:這時期的語言特色是說單字句,能用手勢、表情輔助語言來表達需要。會學小羊“咩咩”叫,還喜歡問:這叫什么?那是什么?”
階段三為2-3歲:由能說短句逐漸變?yōu)闀褂脧碗s句,喜歡提問。如何幫助寶寶:這時應該給孩子一個交流的語言環(huán)境,鼓勵孩子用長句表達自己。當他想要餅干時,你可以放慢語速問他:你要吃餅干嗎?”寶寶也會模仿爸爸媽媽,逐漸使用完整的句子。
階段四為3-6歲:說話流利,會用非常豐富的詞類,并能從成人的言談中發(fā)現(xiàn)語法關系,修正自己錯誤的暫時性的語法,逐漸形成真正的語言。
視覺發(fā)育指標
寶寶視覺發(fā)育四大時期鍛煉方法:
0-6個月——“黑白期”:新生寶寶只能看到光和影,吃奶的時候剛好可以看到媽媽的臉,再遠則不見。
6-12個月——“色彩期”:這是寶寶辨別物體物象細微差別能力(簡稱視“敏度”)的發(fā)展關鍵期,此時他們需要的是顏色對比鮮明的圖像和玩具。
1-3歲——“立體期”:孩子能直立行走了,開始對遠近、前后、左右等立體空間有了更多認識,這時家長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3D玩具。
3-6歲——“空間期”:通過視覺,孩子能判斷出物體大小、上下、內(nèi)外、前后、遠近等空間概念。這個時候,家長應利用游戲發(fā)展孩子的空間視覺能力。
聽覺發(fā)育指標
三大時期,寶寶聽覺訓練方法:
0-1歲:巧用“媽媽調(diào)”。由于剛出生的寶寶對某些聲音具有本能的聽覺偏好,因此,當成人對嬰兒說話時,可以用一種相當特別的方式——媽媽調(diào)。
1-3歲:1歲之前,寶寶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在地面活動,等學會走路以后,他的視野有了極大的開闊,活動范圍也大大增加了。他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更趨強烈,什么都要摸一摸、嘗一嘗,耳朵也正有待于接受更豐富的刺激。
3-6歲:3歲的寶寶語言理解及聽覺記憶都有了一定的基礎,語言表達也逐漸從簡單變得更長、更復雜、更生動,這為他們即將進入幼兒園,學習更多的人際交往技能、復雜的游戲等做好了準備。
觸覺發(fā)育指標
寶寶觸覺五大培養(yǎng)方法:
1、撫觸:父母可以找專業(yè)人士指導,按照一定的步驟給寶寶按摩,做撫觸操。
2、物體刺激:使用各種不同柔軟度的刷子,或不同質(zhì)料的布,輕輕地摩擦寶寶的四肢、背部,強化及增加觸覺刺激的效果。
3、地板:鋪上不同材質(zhì)的地板,比如塑膠、布料、木地板、蓬松棉等等,為寶寶提供一個爬行的小環(huán)境。
4、觸摸大自然:帶寶寶走進大自然,讓他摸摸泥土、石塊、樹干、樹葉、小草、小動物的皮毛等等各種純天然的東西,給寶寶準備一些玩沙戲水揉泥巴的小玩具,增加寶寶玩的樂趣。
5、涂鴉:給寶寶一些安全的顏料,讓寶寶用自己的小手、小腳丫蘸顏料涂涂畫畫也是非常受寶寶歡迎同時又效果顯著的促進觸覺發(fā)育的好游戲。
嗅覺與味覺發(fā)育指標
寶寶味覺、嗅覺的訓練方法:
嗅覺:聞花的氣味,聞生活用品,聞一聞酸味和臭味。
相關詞條
網(wǎng)友問答
寶寶學要體檢嗎,寶寶四個月了,才十一斤多點,我想帶她查查,查什么啊
在孩子出生后要做好必要的定期體檢;一般孩子健康,沒有異常表現(xiàn),就沒有必要增加體檢的次數(shù),4個月的孩子還是太小,體檢過程種有可能會受到驚嚇,最好慎重考慮。 體檢項目: 頭圍:四個月大的男寶寶頭圍約在38-44cm左右,女寶寶約在38-43cm左右,只要在生長曲線3%-97%的范圍內(nèi)都屬正常值。 身高:四個月的寶寶比剛出生時高約10cm左右,但這不是絕對的,只要生長曲線不要掉太多即算正常,例如原本是97%,掉到10%就要注意了。 體重:四個月的寶寶體重約為出生時的2倍,之后每個月約多0.5kg,6個月-1歲再多約2kg,故到了一歲約為出生時的3倍了。 追視:這時寶寶的眼球會跟著顏色鮮明的定點跑,如果醫(yī)生拿著紅色的紙片左右移,寶寶的眼球也會隨之左右移,這個動作要在寶寶四個月大之前就完成,如果四個月的寶寶還不會,父母就得留意了。而這時寶寶可以看到約2公尺-3公尺遠的距離。 聽力:這時寶寶會跟著聲音的來源轉頭,只要在耳朵邊發(fā)出聲音,他就會尋找聲音的來源。而醫(yī)生還會繼續(xù)追蹤耳道有無發(fā)炎的現(xiàn)象。 6 脖子:醫(yī)生會摸摸寶寶的脖子,看有無斜頸、淋巴結腫大等異常情況。
我家寶寶前幾天體檢發(fā)現(xiàn)有點貧血,可以喝哪種液態(tài)奶?
想要解決貧血問題,一定要試試明星李艾代言的Ofmom媽咪愛嬰幼兒液態(tài)奶粉,里面富含的鈣、鐵、鋅等物質(zhì),有利于寶寶骨骼和牙齒的發(fā)育,幫助預防寶寶偏食和缺鐵性貧血的發(fā)生。
第一次給寶寶挑奶粉,不太懂誒,什么樣的奶粉比較好呢?我寶寶4個月,推薦美素佳兒的人倒挺多的,有沒有人詳細介紹一下?
就看營養(yǎng)天不天然,好不好吸收啊。我家小寶吃的美素佳兒奶粉,我對比過好幾家,美素佳兒的奶源最好,來自他們家的荷蘭自家牧場,從鮮奶到罐裝一次完成,天然營養(yǎng)成分保留更完整,寶寶喝了好消化好吸收,所以不容易上火便秘,還能減少寶寶哭鬧呢。我家寶寶一直都很乖,很好帶。
醫(yī)生,怎么減少寶寶吐奶次數(shù)?新生兒吐奶時,我們要注意哪些護理要點?
如果有些寶寶吐奶頻繁,比如生理性吐奶的孩子,我們要做的是,對于母乳喂養(yǎng)的孩子,吐奶的比較少一點。如果是配方奶喂養(yǎng)的孩子,在奶嘴選購的方面,選擇不同的奶嘴,有時候奶嘴過大,寶寶一次性吸入的奶過多,就更容易出現(xiàn)嘔吐的癥狀。對于配方奶喂養(yǎng)的孩子,很多家長擔心寶寶吃不好或者吃不飽,給他沖滿一瓶之后就給他喝完,很多寶寶吃過飽會出現(xiàn)吐奶的癥狀。為了讓寶寶減少嘔吐,盡量不要強迫孩子喝奶;另外,不管是怎樣喂奶,盡量要抱著喂,把寶寶的上半身抬高一點。在喂奶的過程中,喂奶到了一半或者喂完之后,我們要把寶寶抱起來,幫助寶寶拍嗝,這樣能減少吐奶的次數(shù)。有的孩子經(jīng)常嘔奶,我們拍完嗝后,就把寶寶放下來的過程中,盡量把寶寶放高一點,把它的上半身墊一個棉被,大概在30°-40°,這樣就可以減少寶寶吐奶的機會。
今天2歲寶寶打預防針體檢各項指標不符合,他們要我給孩子推薦有機食品,對嗎?
如果想要入手有機食品,還是要考慮下價格,比較貴,所以我推薦美贊臣荷蘭鉑金版奶粉,含有優(yōu)量水平 DHA,可以幫助寶寶大腦發(fā)育提供DHA,寶寶更聰明智商更高,而且荷蘭進口安全奶源,比如容易購買,孩子可以放心的喝!
上周帶寶貝去體檢,醫(yī)生說我家寶寶一切正常,要我自己在家中也可以測試寶貝的生長發(fā)育指標
你好,體重是反映生長發(fā)育的重要標志,是判斷小兒營養(yǎng)狀況、計算藥量、補充液體的重要依據(jù)。新生兒出生時平均體重為3000克。正常范圍為2500~4000克。一般說,小兒體重的增長是隨年齡的長大而增加,年齡越小,體重增加越快。但是有一個特殊的地方。新生兒出生后2~3天,由于胎糞的排出、胎脂的吸收及喪失水分較多,加上初生孩子吸吮能力弱、吃奶少,可以出現(xiàn)暫時性的體重下降,甚至比出生時的體重還低,臨床上稱“生理性體重下降”。其實正常的兒童生長發(fā)育指標只是一個參考的標準,并不是一定要按照那個標準來衡量的,只要寶寶的各項發(fā)育都健康,沒有不適或者特殊的情況家長們就不用擔心,注意做好健康檢查就可以了。
相關詞條695
寶寶身高體重標準表 | 嬰兒喂養(yǎng) | 母乳喂養(yǎng)多久最好 | 嬰兒吐奶嚴重怎么辦 | 寶寶肚子脹氣怎么辦 | 嬰兒大便顏色 | 寶寶拉肚子有泡沫 | 嬰兒打嗝 | 嬰兒吃奶量 嬰兒嘔吐 | 寶寶拉肚子怎么辦 | 寶寶長牙發(fā)燒怎么辦 | 寶寶臉上長濕疹怎么辦 | 嬰兒撫觸 | 嬰兒發(fā)燒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初期癥狀 | 輔食100款 | 寶寶發(fā)燒38度怎么辦 | 幼兒急疹 | 嬰兒輔食食譜 | 睡眠不好如何調(diào)理 | 嬰兒睡眠 | 寶寶晚上睡覺哭鬧 | 嬰兒奶癬 | 寶寶感冒咳嗽流鼻涕怎么辦 | 小孩發(fā)燒39度怎么辦 | 嬰兒正常體溫是多少 | 小兒支氣管炎 | 母乳喂養(yǎng)的好處 | 母乳喂養(yǎng)注意事項 | 厭奶期 | 嬰兒米粉 | 嬰兒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 寶寶過敏性皮炎 | 斷奶方法 | 小兒肺炎 嬰兒鵝口瘡 | 諾如病毒 | 小兒推拿 | 疫苗接種時間表 | 乙肝疫苗 | 五聯(lián)疫苗 | 流感疫苗 | 麻疹疫苗 | 流腦疫苗 | 嬰兒枕頭 | 嬰兒理發(f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