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1 19:05:15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孕婦臨產前心里都是帶有一些不安、恐懼與期待。但是很多孕婦畢竟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大部分產婦只知道前三個月是危險時期,可是并不清楚其實臨產前也是危險時期。所以在這期間也更要多注意自己身體以及寶寶在肚中的反應。要經常去醫院做一些檢查。那么分娩前孕婦要做哪些檢查? 分娩前孕婦要做哪些檢查1、彩超或者B超:觀察胎兒是否被臍帶繞頸或者臍腦動脈的血流等情況,然后還要看看胎位。 2、血常規:檢查孕婦血液的各項指標是否正常,通過檢查可以了解到孕婦是否貧血或失血。 3、心電圖;監測孕婦的心臟狀況,查看是否出現負擔過重等情況。 4、必做陰道檢查:查看此處是否患有疾病,是否存在影響和阻礙生產的情況發生。 5、尿檢:可以查出孕婦是否有腎炎、高燒、妊高癥等病癥,如果發現有糖尿病,醫生便會對孕婦進行相關指導。 6、測宮高與腹圍:預測胎兒的體重,了解胎兒的生長情況,是否有發育遲緩或者巨大兒情況的出現。 7、梅毒檢查:梅毒一般都是潛伏性的,及早發現,可以避免病毒通過胎盤傳染給胎兒。 8、肝炎檢查:病毒可以在生產時感染嬰兒,及早發現,可以采取相應措施,避免病毒傳染給胎兒。 以上便是小編推薦給孕婦的各項檢查項目,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做哪些檢查。臨產前的檢查都是很有必要的,孕婦一定不要忽視。 臨產前需要做哪些檢查 1、尿液化驗:主要檢查尿液中蛋白、糖及酮體,鏡檢紅細胞和白細胞等。正常情況下,上述指標均為陰性。 2、測血壓:測血壓是每次產前檢查必須的。可以測出孕婦是否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以便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 3、測體重:為了解孕婦體重增加的情況,每次產前檢查都應測量體重。因為體重增長速度的快慢可間接反映胎兒在子宮內生長發育的情況,也可以了解孕婦是否有隱性水腫。 4、測子宮底高度及腹圍:子宮底的增高及腹圍的增加反映了胎兒生長發育的情況。如果宮底明顯小于懷孕月份,說明胎兒宮內發育不良;大于懷孕月份,則可能是雙胎或羊水過多,都應作進一步檢查及處理。 5、聽胎心:醫生借助醫療儀器監聽胎兒心音,以了解胎兒在母親子宮內的情況,特別是有無缺氧情況。 6、查胎位:懷孕中期時,由于羊水較多、胎兒較小,胎兒在子宮內的活動范圍大,因此姿勢和胎位經常會發生改變。到懷孕晚期,胎兒在子宮內通常都是頭朝下。如果產前檢查發現胎兒頭朝上或者橫在母親子宮里,就要設法糾正,減少難產機會。 臨產前注意事項有哪些一般情況下,你會在懷孕12~13周去醫院進行第一次系統的產前檢查。但如果你有既往流產史、胚胎停育或有畸形胎兒史,或出現諸如陰道流血、腹痛、嚴重的惡心或嘔吐等癥狀,服用了藥物或懷疑自己接觸過可能傷害胎兒的不良因素,或者因為高齡或有家族遺傳病史等情況需要進行保健咨詢,都應該盡早去醫院進行檢查,并接受醫生的產前保健指導。 孕婦在臨產前一定要多注意自身的情況與腹中胎兒的情況,但是也不可太過擔心,這樣對自身和胎兒也是沒有好處的。平時多注意孕婦的飲食、不要著涼、避免用藥,適當做一些孕婦瑜伽來緩解身心。如果您有異常反應一定要第一時間去醫院檢查,。 |
賬戶未綁定手機號
綁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