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3 16:09:42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艾灸是一種物理和藥理相結合的中醫自然療法,艾灸是燃燒用艾草制成的艾絨來治病養生的一種方法。艾灸可以治療脾胃虛寒、宮寒關節冷痛等。同時也可以起到調理氣血、溫經散寒、暖宮止痛的作用。對于女性朋友來說,艾灸的作用可以緩解宮寒等等問題,但是艾灸會讓月經提前嗎? 艾灸會讓月經提前嗎艾灸是以艾為主要施灸材料,點燃后在體表的穴位或者病變部位上進行熏烤,借灸火的溫熱以及藥物的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活血化瘀,驅寒止痛,達到治療疾病和預防保健一種外治方法。艾葉氣味芳香,易于燃燒,燃燒時熱力溫和,能穿透皮膚,直達深部。《醫學入門》說:“凡病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灸療的范圍很廣,有些疾病用針刺或者中藥治療效果不佳時,可以使用灸法或針灸并用,從而取得較好療效。 艾灸一般都月經沒有多大影響的。月經只要提前或者延遲在一周以內的都屬于正常的,不用過于擔心,月經期注意腹部保暖,不要吃辛辣冷凍等刺激性食物就行。 艾灸的時間一般是每個穴位10分鐘左右,每次選擇3到4個穴位。艾灸最好選擇上午,伴隨著自然界陽氣的升發。并且艾灸的時候如果主要是灸身體上部穴位的時候,時間更不應該太長,這樣容易上火,因為艾灸本來就是火,是溫熱的向體內滲透的,結束的時候最好艾灸一下足底的涌泉穴,以引火歸元,以免發生口舌干燥,咽痛。艾灸胸腹部的時候一定要仰臥,不能坐著,以免影響腦的供血發生頭暈。 灸能益陽,也能傷陰,所以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艾灸,陰虛陽亢以及邪熱內盛的病人就不適合做艾灸。另外,艾灸中需要注意的包括: 1、施灸時要注意力集中,注意施灸距離,避免燙傷,于皮膚感覺遲鈍者或小兒,要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兩側,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溫度,做到既不燙傷皮膚,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2、艾灸時要循序漸進,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劑量或灸的時間短一些,壯數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劑量,不要一開始就大劑量進行; 3、艾灸結束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風; 4、過于饑餓、疲勞、精神過度緊張、醉酒后不宜艾灸; 5、孕婦或婦女正值經期,月經量較大時,不適宜艾灸腹部。 青春期月經不調艾灸哪個部位月經的正常來潮是代表成熟女性身體健康的一個重要標志,許多的女性朋友們在發生了月經不調以后,只是單單的去從子宮發育的不全、子宮肌瘤等婦科疾病去考慮,往往卻忽視了子宮以外的一些原因,其實很多的不良習慣也會造成月經不調,那么月經不調的原因主要有哪一些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1、約有25%的女性朋友是因為器具的病變還有藥物引起的,如果長期服用糖尿病患者的藥物還有治療精神疾病的一些藥物,就會使我們的內分泌功能紊亂,從而導致你的月經不調,另外一個原因可能就是很多女性朋友對宮內節育器身體有點排斥,從而引發了炎癥,也會造成月經不調。 2、情緒上的異常波動也會引起月經不調,這個概率約占20%左右,很多的女性朋友因為長期的精神壓抑,或者是生悶氣,精神上受到了嚴重的刺激和心理創傷,從而引發月經不調。 3、最后,月經不調還會因為寒冷刺激、過度的勞累、抽煙喝酒等不良因素所造成。 中醫認為,月經的正常來潮與我們的肝脾腎以及沖任二脈關系非常的大,只有通過調和氣血、疏肝理氣、活血化瘀等方法調理月經的正常來量,才能使月經正常。中醫講究穴位按摩,任何身體上的不舒服癥狀,都可以通過穴位按摩來進行治療和調理,那么月經不調按摩哪管用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幾個小方法。 首先,在我們的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三寸左右的位置,也就是小腿內側骨凹陷的地方有個穴位被稱作為三陰交,如果經常的痛經或者出現了月經不調,可以在月經開始前七天左右,每天花上一分鐘的時間來刺激這個穴位,會得到有效的改善。 其次,位于下腹部,肚臍以下三寸左右是我們的關元穴,每天抽出30分鐘左右的時間來按這個穴位,或者是用艾灸去灸這個穴位,可以驅寒散瘀,活血行氣,并且對腰部寒冷體質虛弱的女性患者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 最后,每天用大拇指或者中指去按壓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按壓的時間大約是五分鐘到十分鐘左右,會感覺到有針刺一樣的酸脹或者發熱,可以達到調節我們的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活血理氣,從而改善月經不調。 |
賬戶未綁定手機號
綁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