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性流產怎么辦
收藏指連續自然流產三次及三次以上者。根據習慣性流產發生的時間,可以把流產分為早期習慣性流產和晚期流產。早期習慣性流產一般發生在妊娠12周以前,多和遺傳因素、母體內分泌失調及免疫學因素等有關。晚期習慣性流產多發生在妊娠12周以后,和子宮畸形、宮頸發育不良、血型不合及準媽媽患其他疾病等因素有關。
習慣性流產的診斷與檢查:
1、包括病史詢問(內、外、產科史、代謝病史、感染中,宮內有無異物存放,有無藥物中毒,接受放射線治療等),體檢及盆腔檢查時應注意子宮大小、位置,附件情況,基礎體溫測定,宮內膜檢查,子宮輸卵管造影,必要時作宮腔鏡和腹腔鏡檢查。實驗室檢查包括血常規、血沉、血型及精液常規等。
2 、對疑有遺傳性疾病者,夫婦雙方均應做染色體核型檢查,或進一步做夫婦的家系遺傳學調查和系譜繪制。
3 、激素測定,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等的定量檢測。
4 、尿、宮頸粘液培養了解有無微生物感染。
5 、對于流產后妊娠物的病理解剖及細胞遺傳學的研究。
6 、經以上全面檢查,逐一排除常見原因而病因仍不明者,應疑為免疫性習慣性流產,需做免疫學檢查。
習慣性流產發生以后,夫妻雙方都應去正規醫院或計生服務站接受檢查,找出導致流產”的原因,對癥治療。
1、子宮畸形者應進行手術矯治。
2、宮腔粘連者,可服用活血化淤的中藥達到松解粘連的目的。
3、黃體功能不全者,可予黃體酮補充。若有受孕可能,自基礎體溫升高的第3~4天起,予以黃體酮10~20mg/d,在確診已妊娠后,持續治療至妊娠第9~10周。
4、屬染色體異常者,如再次妊娠,必須進行產前檢查,通過羊水細胞染色體核型分析,了解胎兒是否先天畸形,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時終止妊娠。
5、女方陰道與宮頸排出物、男方精液細菌培養陽性者,根據藥敏試驗予以相應治療,直至痊愈。治療期間采用避孕套避孕。
6、子宮肌瘤較小者,可服用藥物治療;如果肌瘤較大又是單發,可采取手術剜除法治療。
7、對子宮頸口松弛者,可根據以往流產發生的時間,在孕12-20周期間行宮頸口縫扎術,術前如有陰道炎癥須治愈后再行手術,術后用黃體酮、中藥和鎮靜劑安胎,定期隨訪。如有流產或早產征兆,及時拆線,以免造成宮頸嚴重損傷。若保胎成功,需在預產期前2~3周入院待產。待出現臨產征兆或剖宮產時再拆除縫線即可。
相關文章
相關詞條707
懷孕初期癥狀 | 懷孕多久能測出來 | 懷孕多久會有反應 | 懷孕初期應注意什么 | 早孕反應 | 胎兒性別預測 | B超單辨男女 | 懷男孩女孩區別 | 2016年產假規定 | 陪產假 | 驗孕棒 | 驗孕棒多久測出來 | 孕酮低 | 懷孕初期肚子疼 | 孕婦飲食禁忌 | 孕婦吃什么水果好 | 懷孕期間可以同房嗎 | 孕早期注意事項 | 孕中期注意事項 | 孕晚期注意事項 | 孕晚期睡姿 | 孕晚期肚子發硬 | 宮外孕 | 唐氏篩查 | 四維彩超 | 羊水穿刺 | 無創DNA | 羊水指數 | 胎盤成熟度 | 胎心 | 胎動 | 胎心監護 | 胎兒發育標準 | 人流最佳時間 | 人流后多久可以同房 | 無痛人流 | 妊娠紋 | 藥物流產 | 宮外孕早期癥狀 | 孕婦咳嗽怎么辦 | 孕婦發燒 | 生育保險 | 產假期間工資 | 孕早期飲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