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尿對寶寶到底好不好
收藏把尿是常見的一種傳統育兒方式,在老一輩中非常盛行。不少長輩把“寶寶識把,從不尿褲子”當成一種成功的育兒成果向人炫耀。
然而,近年來也出現了不少反對把尿的聲音,甚至有說把屎把尿會造成肛裂、直腸脫垂的嚴重后果。這就有點危言聳聽了。兒童直腸脫垂的原因有慢性便秘、腹瀉疾病以及解剖問題等,和把屎把尿并沒有關系。
雖然把尿不至于造成嚴重的身體傷害,但把尿也確實存在一些弊端。今天,我們就簡單客觀地來剖析一下把尿的利弊,看看把尿究竟是優秀的傳統還是錯誤的陋習。
利:
①擺脫紙尿褲束縛
如果沒有及時換紙尿褲,會讓寶寶的小屁屁長期處在悶熱潮濕的環境中,嬌嫩的肌膚容易受到刺激。不過,對于這一點,父母可以通過選擇干爽透氣的紙尿褲,以及勤換紙尿褲來解決。
②省下買紙尿褲的錢
既然不需要紙尿褲了,即可節省一筆開支。
弊:
可能損傷髖關節
當寶寶反抗掙扎時,家長會不自覺地加大禁錮寶寶的力氣,把尿姿勢也隨之不受控制。長時間如此,可能會損傷寶寶的髖關節。
影響對便意的控制力
不把尿的孩子,是依據膀胱充盈,感受到便意,才排便,所以對便意的控制力比較好。而習慣了把尿的孩子,不是感受膀胱充盈才排便,而是聽大人的指令排便,久而久之就形成條件反射,越發不會自己學習控制,反而容易出現憋不住尿、尿頻的問題。
影響寶寶的專注力或睡眠
寶寶代謝旺盛,每天尿量多,頻繁把尿會打斷寶寶的專注玩耍或睡眠,不利于寶寶的專注力培養。
影響隱私意識的建立
為了方便把尿,很多家長會給寶寶穿開襠褲,甚至不管在家還是在外公眾場所,隨時隨地地把尿,不但不衛生,而且會暴露隱私部位,影響寶寶隱私意識的建立。
雖然把尿可以讓寶寶擺脫紙尿褲的束縛,省錢又讓PP不憋悶,但是把尿存在不少弊端。能否把尿,也不可一概而論,如果只是在寶寶發出排便信號后,順勢把一下,幫助寶寶排便,那么這時候家長把尿也只是充當一個“人肉坐便器”,沒有什么不良影響,但如果將把尿作為寶寶日常排便的方式來訓練,那是不推薦的。
通常寶寶到了18月齡左右,開始能夠意識到自己正在排尿或者排便;到了2歲左右,能對膀胱和腸道有一定的控制力。與其費時間費精力給寶寶把屎把尿,不如到1歲半至2歲的時候,對寶寶進行科學的如廁訓練!
相關詞條695
寶寶身高體重標準表 | 嬰兒喂養 | 母乳喂養多久最好 | 嬰兒吐奶嚴重怎么辦 | 寶寶肚子脹氣怎么辦 | 嬰兒大便顏色 | 寶寶拉肚子有泡沫 | 嬰兒打嗝 | 嬰兒吃奶量 嬰兒嘔吐 | 寶寶拉肚子怎么辦 | 寶寶長牙發燒怎么辦 | 寶寶臉上長濕疹怎么辦 | 嬰兒撫觸 | 嬰兒發燒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初期癥狀 | 輔食100款 | 寶寶發燒38度怎么辦 | 幼兒急疹 | 嬰兒輔食食譜 | 睡眠不好如何調理 | 嬰兒睡眠 | 寶寶晚上睡覺哭鬧 | 嬰兒奶癬 | 寶寶感冒咳嗽流鼻涕怎么辦 | 小孩發燒39度怎么辦 | 嬰兒正常體溫是多少 | 小兒支氣管炎 | 母乳喂養的好處 | 母乳喂養注意事項 | 厭奶期 | 嬰兒米粉 | 嬰兒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 寶寶過敏性皮炎 | 斷奶方法 | 小兒肺炎 嬰兒鵝口瘡 | 諾如病毒 | 小兒推拿 | 疫苗接種時間表 | 乙肝疫苗 | 五聯疫苗 | 流感疫苗 | 麻疹疫苗 | 流腦疫苗 | 嬰兒枕頭 | 嬰兒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