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8 23:29:03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月經是有一個周期的,這一點很多人都知道,而且也有很多人都知道安全期、排卵期,可是卻很少人知道黃體期。其實女性們不知道黃體期也是正常的事,所以接下來小編給大家說說黃體期,那么,黃體期后幾天來月經呢? 黃體期后幾天來月經黃體期一般是指月經周期的第15到第28天內,一般歷時14天,此時卵巢內卵泡發育成熟,并排卵逐漸形成黃體,稱為黃體期。例如一個女性她的月經周期是28天,那么前14天就是卵泡期,后14天就是她的黃體期。黃體期時候,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協同作用下,子宮內膜進一步增生、血管滋長、腺體開始分泌含糖原的粘液。這一期末,子宮內膜的增長達到極點,為受精卵的種植和繼續發育準備了條件。 分泌期(黃體期):這期相當于月經周期的第15--28天。主要特點是腺體呈現分泌現象。黃體期 這段時期,是指排卵后到月經來潮的前一天,卵巢受黃體刺激素的影響,分泌黃體素,維持增厚的子宮內膜,以利受精卵著床,若無受精卵著床,子宮內膜便會崩解,月經周經隨著月經來潮結束。 黃體期(后綠燈期),女性處于從一個相對平衡向暴躁易怒、緊張煩躁轉變的狀態。排卵后,雌激素量隨之下降,由于黃體仍保持較高的水平繼續分泌孕激素,使子宮內膜保持富足的血液和養料,并進一步增厚。此時子宮內膜這塊“土壤”依然豐饒適“孕”,使可能發生的妊娠在剛剛“播種”的早期不致于“風雨飄搖”。前幾天,女性的身體和心理狀況處于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不會感到情緒特別高漲,也不會特別沮喪。但隨著這個周期就要結束了,孕激素的逐漸增多并開始產生作用,女性的身體的狀態就會開始變得越來越不穩定了,后幾天是女性處于情緒的最低潮期,易出現脾氣暴躁、易怒、緊張、情緒波動。 黃體期之后多久來月經黃體期是指排卵后到月經來潮的前一天。黃體期一般歷時14天,如果月經周期為28天,那么黃體期就是月經周期的第15~28天。女性排卵后,在黃體生成素作用下,卵巢細胞進一步分裂,細胞質會有黃色色素顆粒和脂滴,肉眼看上去呈黃色,所以我們把這個新的內分泌腺體稱為黃體。黃體的發育及結果如何,取決于卵泡排出的卵子是否受精,如沒有受精,則維持14天左右后退化,這時表現為女性月經來潮。如卵子已受精,黃體則可維持到妊娠3個月末才退化。 一般來說,女性黃體期是指月經周期第15-29天,排卵后的卵泡形成黃體,分泌大量的孕酮和雌激素,孕酮于第22-23天升至峰值,此時測定孕酮水平、評估黃體功能最可靠,子宮內膜繼續增厚,到月經來之前為15-19mm。黃體期此時期是情緒的低潮期,易出現脾氣暴躁、易怒、緊張、情緒波動等。身體也會有某些變化,乳房脹痛, 頭痛 、腰膝酸軟、盜汗等。建議保持平穩心態,飲食清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
賬戶未綁定手機號
綁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