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月子病的人最怕一樣東西——風。
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絕不吹到一絲風,這樣做最直接的后果是:產褥感染,嚴重高燒。
產褥感染在古代很可怕,很多女人躲過了生孩子的鬼門關,卻栽在這病上。
什么是產褥感染?
產后42天這段時間被稱為產褥期,是產后媽媽身體恢復的重要時期,也是身體虛弱極易發生感染的敏感時期。如果這個階段盲目捂熱、不注意衛生,生殖系統很容易就會被病原微生物感染,甚至可蔓延到全身感染,嚴重時可導致產婦死亡。
出現這些癥狀,需警惕產褥感染
1. 發燒
生完孩子后,身體溫度偏高,這是正常的表現,但如果持續低燒后突然出現超過38℃的高燒,則需要警惕產褥感染。
2. 傷口疼痛加重
如果出院回家后,剖腹產媽媽發現刀口處疼痛加重,順產媽媽發現會陰處腫脹疼痛,需要警惕產褥感染。
3. 惡露異常
正常來說,產后惡露顏色是由深變淺最后到無。如果產后惡露顏色出現加深,或者氣味難聞,也有可能出現產褥感染,應先去醫院檢查,別急著拿水沖洗,以免影響醫生判斷。
做好預防更重要
產褥感染后果嚴重,媽媽們一定要做好預防,不可掉以輕心。
1.保持衛生很關鍵
該洗頭的時候洗頭、該洗澡的時候洗澡、該開空調的時候開空調,千萬不要盲目捂熱,反而給病原微生物制造恣意生長的天堂,導致出現產褥感染。
另外,產褥期不宜進行性生活,洗澡不宜盆浴。
2.孕期并發癥及時治療
媽媽們千萬不要因為懷孕就對藥物萬般忌諱,寧愿硬扛也不愿意用藥。比如孕期陰道炎、泌尿感染等疾病,在懷孕階段就要及時治療,避免成為產后感染的誘因。
3. 堅持鍛煉
“疾病”是個欺軟怕硬的東西,產后堅持適當的活動,如凱格爾運動(鍛煉盆底肌)、產褥期保健操、慢走等,可增加抵抗力,疾病自然難以找上門。
4. 均衡營養
媽媽們在月子期間,常常會攝入比較多的肉類食物,喝很多的湯水,卻很少吃蔬菜水果。這是錯誤的做法。媽媽們飲食要營養均衡,身體才好,抵抗力才更強。
此外,產后媽媽若發現身體有不適癥狀,別撐著,要及時找醫生,把疾病的苗頭掐滅在萌芽階段!
產褥感染是指分娩時及產褥期生殖道受病原體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應化。發病率為1%~7.2%,是產婦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根據感染發生的部位將產褥感染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急性子宮內膜炎、子宮肌炎
為產褥感染最常見的類型,由病原體經胎盤剝離面侵犯至蛻膜所致者為子宮內膜炎,侵及子宮肌層者為子宮肌炎,兩者常互相伴隨。臨床表現為產后3~4天開始出現低熱、下腹疼痛及壓痛、惡露增多且有異味,如早期不能控制,病情加重出現寒戰、高熱、頭痛、心率加快、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增高,有時因下腹部壓痛不明顯及惡露不一定多而容易誤診。當炎癥波及子宮肌壁時,惡露反而減少,異味亦明顯減輕,容易誤認為病情好轉。感染逐漸發展可于肌壁間形成多發性小膿腫,B超顯示子宮增大復舊不良、肌層回聲不均并可見小液性暗區,邊界不清。如繼續發展,可導致敗血癥甚至死亡。
2、急性外陰、陰道、宮頸炎
常由于分娩時會陰損傷或手術產、孕前有外陰陰道炎者而誘發,表現為局部灼熱、墜痛、腫脹,炎性分泌物刺激尿道可出現尿痛、尿頻、尿急。會陰切口或裂傷處縫線嵌入腫脹組織內,針孔流膿。陰道與宮頸感染者其黏膜充血水腫、潰瘍、化膿,日久可致陰道粘連甚至閉鎖。如陰道前壁黏膜受壓嚴重過久伴有感染,可使組織大片壞死脫落,形成膀胱陰道瘺或尿道陰道瘺。病變局限者,一般體溫不超過38℃,病情發展可向上或宮旁組織,導致盆腔結締組織炎。
3、剖宮產腹部切口、子宮切口感染
剖宮產術后腹部切口的感染多發生于術后3~5天,局部紅腫、觸痛、組織侵入有明顯硬結,并有渾濁液體滲出,伴有脂肪液化者其滲出液可呈黃色浮油狀,嚴重患者組織壞死、切口部分或全層裂開,伴有體溫明顯升高,超過38℃。
應積極處理,切勿耽擱時機,否則病情加劇隨時可致患者中毒性休克、多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治療原則是抗感染,輔以整體護理、局部病灶處理、手術或中藥等治療。
1.藥物治療
(1)血栓性靜脈炎的治療以往發生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婦女,妊娠過程中靜脈血栓的發生率為4%~15%。因此,對既往有血栓栓塞史,特別是有易栓傾向的婦女(蛋白C、蛋白S、抗凝血酶Ⅲ缺陷),整個孕期應給予肝素預防治療,并監測APTT。產后在抗感染同時,加用肝素,維持4~7日。亦可加用活血化瘀中藥以及溶栓類藥物。如化膿性血栓不斷擴散,可結扎卵巢靜脈、髂內靜脈,或切開病灶靜脈直接取出栓子,嚴密觀察血栓的發展變化,防止肺栓塞的發生,妊娠期及產褥期合并靜脈血栓,經過正確診斷并積極治療,通常預后較好。
(2) 抗感染治療首選廣譜高效抗生素,如青霉素、氨芐青霉素、頭孢類或喹喏酮類抗生素等,必要時進行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應用相應的有效抗生素。近年來由青霉素派生合成的廣譜抗生素羥氨芐青霉素與β-內酰胺酶抑制劑的復合制劑,其效率顯著高于普通的青霉素。同時應注意需氧菌與厭氧菌以及耐藥菌株的問題,可采用甲硝唑、替硝唑抗厭氧菌治療。對于青霉素過敏者,可采用克林霉素,克林霉素對厭氧菌亦有較好的抗菌作用。病情危重者可短期加用腎上腺皮質激素,以提高機體的應急能力。
2.一般治療半臥位以利膿液流于陶氏腔,使之局限化。進食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多飲水,補充維生素、糾正貧血、水電解質紊亂。發熱者以物理退熱方法為主,高熱者酌情給予50~100mg雙氯滅痛栓塞肛門退熱,一般不使用安替比林退熱,以免體溫不升。重癥患者應少量多次輸新鮮血或血漿、白蛋白,以提高機體免疫力。
1、保證充足睡眠。嚴重感染如腹膜炎時,要臥床休息,以半臥位為好,有利于炎癥局限及惡露排出。
2、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并保證足夠的液體攝人。
3、嚴密觀察體溫、惡露及疼痛等,做好觀察記錄。
4、鼓勵和幫助產婦做好會陰部護理,及時更換會陰墊,促進舒適。
5、正確執行醫囑,有效使用抗生索,并做好特殊操作配合如后窟窿穿刺、膿腫引流、清宮等。
6、做好癥狀護理,如高熱、疼痛等。
7、妊娠期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保持外陰清潔。
9、正確處理產程,嚴格操作規程,堅持無菌操作,減少肛門檢查次數,掌握肛門檢查適應證。產時如有產褥感染誘因如產程延長、產道操作等應正確處理。
10、做好心理護理,讓病人傾訴不安、恐懼及母子分離的痛苦。
相關知識點
乳頭內陷 | 產后脫發 | 產后痔瘡 | 產后頭痛 | 產褥中暑 | 產后皮膚松弛 | 帶下病 | 產后皮膚瘙癢 | 產后蕁麻疹 | 產后耳鳴 | 產后乳房下垂 | 產后胸部恢復 | 哺乳期乳腺炎的預防 | 產后乳房綜合征 | 脫發 | 乳頭整形 | 產褥感染的臨床表現 | 產褥期感染的三大癥狀
相關文章
相關網友問答
相關詞條714
產后結扎 | 產后上環 | 月子餐 | 坐月子注意事項 | 剖腹產后注意事項 | 產婦食譜大全 | 產婦吃什么下奶 | 哺乳期不能吃的東西 | 坐月子可以吃什么水果 | 產后多久會來月經 | 產后避孕 | 緊急避孕藥 | 剖腹產后多久可以同房 | 生完孩子多久可以同房 | 產后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