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叛逆的心理原因
收藏1、自我意識增長
嬰兒期的孩子沒有獨立的自我意識,不能區分自己和外界,對他來說,自己和母親和世界是一體的。到兩歲左右,孩子會明確意識到“我”的存在,開始思考:我是誰,我要干什么,他會學習將自己和世界區分開,思考:哪些是我的,哪些不是我的。
孩子的學習和思考過程和成人不同,成人多通過思維去學習,孩子則通過實際的行動去學習,這種學習的過程,在成人看來就是“叛逆”的表現。
案例:隔壁的哥哥剛買了新的小汽車,妹妹也想玩,但哥哥一邊大聲說“這是我的”,一邊躲著妹妹,不跟妹妹玩,無論媽媽怎么勸都不肯放手。
分析:這是典型的“自我意識”成長現象,和自私沒有任何關系,每個孩子都必須經過這個階段。這個階段直接關系著孩子的安全感、自信和獨立。
2、探索“我”的力量
孩子產生自我意識后,必然會對“我”的能力感到好奇。因此孩子會通過各種方式去探索自己能做什么,自己會對世界產生什么影響,對別人產生什么影響。由于破壞比建設更容易,而孩子能力不夠,因此孩子通常是通過破壞性行為來判斷自己的能力,而不是通過建設性行為。同時,由于孩子語言能力尚不發達,還不懂得通過語言來社交,因此這一時期的孩子在與人交往中會有一定程度的攻擊性行為,并且會非常樂于觀察他的攻擊所帶來的效果,以此判斷他在人際關系中的地位和對他人的影響。
案例:孩子最近喜歡變著花樣扔東西,從高處往下扔玩具,扔塑料瓶鐵瓶等各種材質的東西,或者是把玩具扔到沙發下面、椅子下面等各種地方,弄的越糟糕反而越高興。父母來阻止,反而更加興奮,加倍扔東西。
分析:孩子通過扔東西來判斷他的力量和準頭,判斷哪些東西會扔壞,扔東西的結果,改變了家里整潔的環境,同時引起了父母的關注和阻止,這些都使孩子認識到,他的行為對世界產生了影響,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影響越大,孩子就越有成就感。
3、矛盾的親子關系
孩子在自我意識成長的過程中,必將經過一個矛盾的階段:一方面,他渴望獨立,擺脫父母的控制,另一方面,在生活上情感上又對父母有著依賴。這種矛盾的狀況會造成:孩子比之前更粘父母,害怕父母離開,同時又會不斷挑戰父母的權威,和父母唱反調。這是因為孩子的“自我”尚未真正建立,在獨立和依賴之前來回游蕩。在孩子未來的成長過程中,這一現象還會不斷反復,孩子未來究竟能不能實現真正的獨立,父母的態度是這場拉鋸戰的關鍵因素。
案例:原本吃飯習慣很好的孩子,最近突然不吃飯了,媽媽越是讓她吃,她就越不吃,還跳下飯桌玩去了。最后軟硬兼施,孩子坐在媽媽懷里,終于吃完了。
分析:原本規定好并且互相遵守的吃飯習慣,孩子故意打破,從中獲得了挑戰父母的快樂,最后媽媽妥協,同意孩子坐在懷里吃飯,一方面使得孩子感到勝利,另一方面又滿足孩子對母親的依戀。孩子的情緒得到了暫時的滿足,但“自我”的獨立卻未得到滿足。
4、探索世界運行的規則
當孩子開始區分世界和自己是不同的,孩子就會對世界是什么感到好奇。這種好奇已經超過了嬰兒時期“認知世界”的階段,而進入了“為什么”階段。這一時期的孩子化身“問題孩子”,每天會問出無數個“為什么”,這是孩子在學習各個事物背后的規律。
這一時期的孩子還會通過行動去探索世界如何運轉。他通過不斷的挑戰規則,來學習哪些規則是不能變的,哪些規則是可以變的。這一階段對孩子認識社會、培養孩子安全感是至關重要的。
案例:孩子每天有半個小時的動畫片時間,最近,看完規定的動畫片之后,孩子總會提出相同的要求:我還要看小鹿斑比。平時總會為了這個問題爭執一番,終于在一個周末的晚上,媽媽同意孩子多看一集小鹿斑比,但孩子聽了,也不看小鹿斑比,卻平靜的玩別的了。
分析:孩子并不是真的要看小鹿斑比,她只是想了解“半小時動畫時間”這個規則能不能打破。媽媽同意之后,她認識到這個規則媽媽有權修改。目的已經達到,當然也不需要再看小鹿斑比。
5、不懂得辨別與處理情緒
隨著孩子逐漸成長,接觸外界越多,各種“意外”情況越多,孩子的情緒也越來越多樣。但情緒是一種抽象的概念,善于具象思維的孩子難以理解抽象的東西。他們會對這些心理變化感到迷茫、害怕、抗拒,而由于年齡所限,只會通過哭鬧這種單一渠道來宣泄。在成人看來,孩子的表現就像歇斯底里的無理取鬧。在這一階段,父母應當無條件接受孩子的各種情緒,幫助和引導孩子認識各種不同的情緒,并教給孩子如何處理情緒。
案例:孩子提出“我要去游樂園玩”,但今天下雨,所以媽媽不能帶孩子去玩,于是孩子大哭大鬧,半小時都不能停歇,拼命要求去游樂園玩。
分析:2歲左右的孩子剛剛產生自我意識,但還不能正確評估自己的能力,以為“我”就是一切,“我”是萬能的,所以一旦遭到挫折或者拒絕,就會產生失敗感。孩子憤怒并不是因為不能出去玩,而是因為感到失敗。但孩子本身不懂得分辨,更不懂得用言語表達,只能通過哭鬧的行為來宣泄。這一階段對未來孩子的情緒管理有著關鍵影響,并且會直接影響孩子和父母的親近程度。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711
兒童身高體重標準表2017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防治知識 | 諾如病毒| 小孩反復發燒怎么辦 | 小兒咳嗽 | 小兒肺炎 | 小孩拉肚子怎么辦 | 孩子咳嗽老不好怎么辦 | 咳嗽有痰吃什么好的快 | 小孩發燒怎么退燒 | 小孩發燒39度怎么辦 | 發燒吃什么食物 | 輪狀病毒 | 小兒嘔吐 | 佝僂病 | 寶寶上幼兒園 | 幼兒園安全教育常識 | 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的區別 | 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 皰疹性咽頰炎 | 風寒感冒 | 風熱感冒 | 小孩感冒流鼻涕怎么辦 | 咳嗽偏方 | 孩子不愛吃飯怎么辦 | 一歲半寶寶不愛吃飯 | 一歲半寶寶身高體重 | 2歲寶寶身高體重 | 3歲寶寶身高體重 | 寶寶食譜 | 一歲寶寶食譜 | 兩歲寶寶食譜 | 三歲寶寶食譜 | 兒童鼻子出血怎么回事 | 親子游戲 | 小兒推拿 | 濕疹癥狀 | 肋骨外翻 | 睡覺磨牙是什么原因 | 磨牙是什么原因 | 狂犬疫苗 | 水痘疫苗 | 乙腦疫苗 | 流腦疫苗 | 脊灰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