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傷、扎傷、瘀傷如何處理
收藏劃傷——主要步驟:止血
頭部劃傷:要去醫院
建議:由于血和頭發往往粘連在一起,傷口的清潔和處理比較復雜,所以最好讓醫生來進行專業處理。父母可以用干凈的抹布或紙巾,用力壓住傷口,減少新的出血,同時盡快將孩子送到醫院,等待醫生對傷口進行處理。
其它部位的劃傷:自行處理
對于頭部以外的其它部位的劃傷,父母基本上可以在家自行處理。如果可能的話,建議使用深色的毛巾,這樣可以減少鮮紅的血色給父母和孩子帶來的緊張感。用毛巾包幾塊冰,壓在傷口處冷敷,可以達到止血、鎮痛的效果。
止血后,用冷水和肥皂將傷口清洗干凈。切勿用熱水,因為熱水會加速血液流動,刺激出血。不要使用外用酒精或過氧化氫刺激傷口,這些消毒劑會殺死傷口愈合所必要的新細胞。另外,不要使用抗生素藥膏,這類藥物會影響傷口愈合速度。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在洗凈的傷口上貼上創可貼,以減少傷口與細菌和臟東西的接觸。
避免一個常犯的錯誤——反復拿開毛巾查看傷口的情況
冷毛巾必須穩固而輕柔地壓在傷口上至少5分鐘,切勿經常將毛巾拿開查看傷口。5分鐘后,如果傷口仍有出血,可以將按壓時間延長5分鐘。95%的情況下,用這種方法都可以止血。
需要送醫院的情況
若用以上方法10分鐘后仍流血不止,或者發現傷口脈動性出血—每隔片刻傷口都會有新的血液流出,就意味著傷口可能傷及動脈血管,應該立刻將孩子送至醫院接受傷口縫合手術。
扎傷——主要步驟:沖洗傷口
沖洗傷口
扎傷由于創口很小,非常容易被忽視,卻最容易受感染。尖物刺入身體的時候會帶入細菌和污垢,然后這些小東西就會潛伏在體內伺機作亂。為避免感染,應盡快用流動水清洗傷口。切勿使用已經開封的瓶裝水,特別是被陽光直射過的飲用水,因為水中含有大量細菌。
避免感染
處理扎傷,不需要繃帶或者抗菌素藥膏,由于傷口面積小而且深入肌膚,這兩種東西都不管用。受傷后頭一兩天,應每天早、晚檢查傷口變化,觀察有無感染:
渾濁狀水泡——膿皰病的癥狀,這是非常常見的皮膚感染,局部使用外用抗生素即可治愈;
出現紅斑,患處發熱、疼痛,并可能伴有低燒—蜂窩組織炎的癥狀,須服用口服抗生素;
粟粒疹—呈腫塊狀,通常由葡萄狀球菌引起。不必過分驚慌,因為兒童葡萄狀球菌感染通常非常容易治愈。
淤傷——主要步驟:冷敷
最讓父母害怕的淤傷就是孩子腦袋上撞出的大包,我們總是禁不住擔心,這樣會不會造成大腦損傷呢?其實,事實往往沒有那么嚴重。專家指出,因為頭部震蕩造成失去意識長達5分鐘或5分鐘以上的患者中,只有5%的人在CT掃描中被發現有異常。而在這5%中,只有10%屬于嚴重傷害,其余絕大多數基本都可治愈。當然,淤傷也需要引起父母足夠重視,因為那是皮下組織出血的外觀表現。冷敷可以達到鎮痛消腫的效果。
具體方式:冷敷20分鐘,停20分鐘,反復進行2~3小時。將患處適當抬高也有利于消腫,因此如果傷在腿、腳處,可以用枕頭將腿、腳墊起來。
相關詞條
常見的意外損傷類型有哪些 | 意外損傷什么時候要看醫生 | 意外損傷如何正確使用創可貼 | 骨折、擦傷、扭傷如何處理 | 孩子氣管吸入異物該怎么辦
相關詞條711
兒童身高體重標準表2017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防治知識 | 諾如病毒| 小孩反復發燒怎么辦 | 小兒咳嗽 | 小兒肺炎 | 小孩拉肚子怎么辦 | 孩子咳嗽老不好怎么辦 | 咳嗽有痰吃什么好的快 | 小孩發燒怎么退燒 | 小孩發燒39度怎么辦 | 發燒吃什么食物 | 輪狀病毒 | 小兒嘔吐 | 佝僂病 | 寶寶上幼兒園 | 幼兒園安全教育常識 | 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的區別 | 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 皰疹性咽頰炎 | 風寒感冒 | 風熱感冒 | 小孩感冒流鼻涕怎么辦 | 咳嗽偏方 | 孩子不愛吃飯怎么辦 | 一歲半寶寶不愛吃飯 | 一歲半寶寶身高體重 | 2歲寶寶身高體重 | 3歲寶寶身高體重 | 寶寶食譜 | 一歲寶寶食譜 | 兩歲寶寶食譜 | 三歲寶寶食譜 | 兒童鼻子出血怎么回事 | 親子游戲 | 小兒推拿 | 濕疹癥狀 | 肋骨外翻 | 睡覺磨牙是什么原因 | 磨牙是什么原因 | 狂犬疫苗 | 水痘疫苗 | 乙腦疫苗 | 流腦疫苗 | 脊灰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