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塔糖的名字由來主要是因為它形似一座塔,因此直接被人叫做寶塔糖,在以前沒有什么零食的時候,寶塔糖也被不少孩子視為一種美味,但是寶塔糖其實是一種消滅蛔蟲的好東西,在以前很多寶寶都會吃這個東西,那么,吃寶塔糖時不能吃什么? 吃寶塔糖時不能吃什么?“據我們平時了解的情況,杭州一些小學會定期給學生驅蟲,所以小學生的感染率還是比較低的,但學齡前兒童的感染率要高得多。幼兒園孩子午睡時睡通鋪,蟲卵很容易通過被褥、褲子等傳染給別人。玩具你玩我玩,在地上丟來丟去,也很容易病從口入。”徐衛民說。 杭州師范大學臨床醫學院兒科專業的師生們在2006年4月至7月間,曾對杭州市區幼兒園兒童蛔蟲、鉤蟲、鞭蟲、蟯蟲腸道寄生蟲的感染情況做過專門調查:采集了市區5家幼兒園內的585名兒童(3-6歲,男310人,女275人。)的糞便樣本,又采集了蟯蟲化驗樣本(在孩子起床前,用透明膠帶紙粘貼肛門皺褶處多次,如果有蟯蟲的話,就會被粘在膠帶紙上),然后對這些樣本進行化驗。 結果發現,290名全托班(周一至周五24小時住在幼兒園里,周末回家)兒童中,感染腸道寄生蟲有50人,感染率17.2%。其中感染蛔蟲33人,感染蟯蟲13人,鉤蟲1人,鞭蟲3人。295名日托班(周一至周五白天在幼兒園,下午回家)兒童中,有31人肚子里有蟲,感染率10.5%。其中有蛔蟲的19人,蟯蟲10人,鉤蟲1人,鞭蟲1人。 從這個調查看出,蛔蟲和蟯蟲是幼兒園孩子最易感染的腸道寄生蟲,平均感染率在13.8%,相當于每7個孩子中,有一個感染有蛔蟲或蟯蟲。 什么時候可以打蟲?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主任邵潔說,過去那種全國兒童統一吃寶塔糖的做法是不科學的。是藥三分毒,如果檢查出來沒有寄生蟲,就沒必要打蟲。 “電話里問我要不要打蟲,我沒法答復你,你得帶小孩來醫院檢查一下。也有幼兒園和學校找到我們,希望給小孩統一打一下蟲,我們都很慎重的! 浙江省中醫院兒童生長發育專科的陳祺主任是全院最忙的醫生之一,他主要看小孩長不高,一周3次,幾乎每次都要從早上8點看到半夜12點,甚至凌晨三四點。他說這些“長不高”的小孩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感染有各種各樣的腸道寄生蟲,需要吃藥打蟲。 “個人感覺這兩年肚子里有蟲的小學生比前兩年多了起來,這可能與早幾年學校里統一組織打蟲,這兩年不太打了有關。這些有蟲的孩子普遍比較瘦,營養不良! 陳主任說,如果孩子突然特別喜歡吃花生、瓜子、薯片等很香的東西,食量大,但人很瘦,生長慢,有時還有不明原因的腹痛,就要考慮孩子是不是肚子里鬧蟲子了。至于孩子臉上有蟲斑(白斑),這是民間的說法,醫學界是不認可的。 |
賬戶未綁定手機號
綁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