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宮產后生下的寶寶,在護理上較順產的寶寶需要更加細致一些,因為特殊的分娩方式會導致剖腹產寶寶,在出生以后更容易出現一些并發癥,因此需要引起家長的重視。還有產婦剛剛生完寶寶,我們應如何照顧產婦?下面來看看剖宮產寶寶注意事項有哪些呢?怎么護理剖腹產新生兒,剖腹產需要幾人陪護? 怎么護理剖腹產新生兒?盡量堅持母乳喂養 首先,有條件的媽媽應該盡量堅持母乳喂養,母乳中富含大量乳鐵蛋白,這是寶寶核心免疫蛋白最主要的來源,能大大提升剖腹產寶寶的機體免疫力。此外,母乳也具有蛋白分子小、好消化吸收等特性,十分適合剖宮產寶寶還不夠成熟的消化系統。 剖腹產新生兒護理預防新生兒低血糖:選擇剖腹產的媽媽下奶會比較晚,新生兒出生的頭一天一般吃不上母乳,為了預防新生兒發生低血糖,要給新生兒適量喂一些糖水或奶粉。 剖腹產新生兒護理需要積極預防新生兒黃疸:臨床發現,剖腹產新生兒的黃疸(高膽紅素血癥)發病幾率比較高。有許多調查結果顯示,很多新生兒高膽病例除有媽媽為剖宮產因素外,未查出其他病因。雖然目前媽媽剖腹產造成新生兒高膽的機制尚不清楚,但專家建議,應對剖宮產娩出的新生兒積極做微量血清膽紅素監測,對微量血清膽紅素水平較高的新生兒應做及時處理 新生兒由于腸道發育還沒完全,而且臀部皮膚細嫩,因此經常會有便秘、腹瀉、尿布疹、紅臀等等的問題,因此如何正確處理新生兒的大小便顯得尤其重要。 新生兒大便:新生兒大便里面,隱藏了很多寶寶身體里的小秘密。爸媽可以通過觀察寶寶便便的性狀、排便次數等,去了解寶寶消化狀態和適時調整孩子飲食。爸媽對孩子每天的大便次數要心中有數,留意便便的顏色有沒有異常,有沒有特殊氣味等。 嬰兒尿布疹:尿布疹是發生在裹尿布部位的一種皮膚炎性病變,也稱為嬰兒紅臀,表現為臀部與尿布接觸區域的皮膚發紅、發腫,甚至出現潰爛、潰瘍及感染,稍有輕微的外力或摩擦便會引起損傷。繼續發展則出現滲出液,表皮脫落,淺表的潰瘍,不及時治療則發展為較深的潰瘍,甚至褥瘡。 臀部護理:寶寶肌膚嬌嫩,特別是臀部經常被尿布包裹著,容易引起尿布疹。保護及護理寶寶的臀部肌膚,成了新手爸媽的一項必修課。護理寶寶臀部,最重要是勤換尿布,讓寶寶臀部保持干爽。 臍帶護理:寶寶臍帶切斷后,臍帶殘端會逐漸干枯變細而成為黑色。通常在出生后3—7天內,臍帶殘端會逐步脫落。臍帶結扎剪斷部位容易感染,同時臍帶可直達寶寶的體內血管,因此在斷臍后,對臍帶殘端的護理非常重要。 剖腹產需要幾人陪護?一兩個人即可。1.剖腹產后第一天是最痛苦的,傷口的疼痛即便有鎮痛泵可能也會難以忍受。雖然打著宮縮針,但是和寶寶早點接觸還是要做的,而且還要試著去哺乳,產后6小時還要及時翻身。隨后就是盡快排氣吃東西,同時對于身體惡露以及切口恢復情況還要做好觀察。 2.剖腹產后的寶媽進食前要排氣,麻醉藥物可抑制腸蠕動,引起不同程度的腸脹氣,因而發生腹脹。因此,產后宜多做翻身動作,促進麻痹的腸肌蠕動功能及早恢復,使腸道內的氣體盡快排出,術后12小時,可泡一些番瀉葉水喝,以幫助減輕腹脹。 3.產后注意排尿,為了手術方便,通常在剖腹產術前要放置導尿管。術后24-48小時,麻醉藥物的影響消失,膀胱肌肉才又恢復排尿功能,這時可以拔掉導尿管,只要一有尿意,就要努力自行解尿,降低導尿管保留時間過長而引起尿路細菌感染的危險性。 |
賬戶未綁定手機號
綁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