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的孕媽選擇剖腹產生孩子了,剖腹產比順產好的一點是,孕媽們可以自己選擇寶寶出生的日期,和一天中什么“時間點”進行剖腹產。很多媽媽都不知道剖腹產刀口恢復標準是什么,剖腹產的媽媽不能逃避的一個問題就是刀口的護理,那么到底剖腹產刀口恢復標準是什么?剖腹產愈合良好的標準是什么意思? 剖腹產愈合良好的標準是什么意思?剖腹產傷口怎樣才算恢復得好呢,一般來講,腹部橫切口如果愈合得好,5~6天就可以拆線了。皮膚表面看起來和正常的皮膚是一樣的,沒有破潰,按壓無疼痛,但如果出現以下狀況,就有可能是感染了,需要及時跟醫生反映:切口紅腫不消;有液體從切口滲漏出來;發熱超過38℃;切口周圍疼痛加劇。 由于剖腹產傷口范圍比較大,表皮的傷口在手術后5—7日就可以愈合,但是,完全恢復的時間大約需要4—6周。一般傷口在一年半左右都會是紅色的瘢痕,摸起來有些硬,陰天下雨會癢,這是一個傷口愈合過程中的慢性炎癥,一年半后基本就變成一條白色的軟軟的瘢痕了。如果媽媽不屬于瘢痕體質,再加上術后恢復良好,基本上不大能看出來。 剖腹產后如何護理傷疤1.勤換藥 產婦要規律換藥,保護傷口不被水沾濕,要保證刀口和附近的皮膚是干凈的,以免發生感染。 2.不能撓癢 如果刀口的愈合狀態較好的話,醫生會建議用外用型硅凝膠對刀口進行治療。因為刀口在愈合期會十分癢,刺激著產婦,這時一定不要抓癢,而使用外用硅凝膠可以減輕傷疤的瘙癢,防止傷疤生長,促使它盡快愈合。 3.較晚揭痂 剖腹產的刀口千萬不能較早揭痂,這樣可能會撕裂皮膚里層的脫真皮組織,使傷口惡化造成瘙癢。 4.加強營養 如果產婦做出了進行剖腹產手術的決定,那么在手術之產前和手產之后要非常注意補充營養。手術對身體的損耗是非常大的,因此女性要注意營養均衡,可以多吃蔬菜來補充維生素,多吃雞蛋(但術后一周內不建議吃以防脹氣)、肉等補充蛋白質和脂肪,以改善血液循環。但要注意遠離辣椒和大蒜這樣辛辣的食品,這些食品不利于刀口的恢復。如果產婦患有營養不良或貧血這樣的慢性疾病,很容易留下傷疤,因此要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家人也要多多關心,進行食療,保持產婦心情愉悅。 剖腹產什么時候去?“剖腹產最佳時間是懷孕第39周,這時剖腹產對于母嬰安全都有利,有研究發現,這一期間出生的嬰兒相對在第37周或38周經剖腹產出生的嬰兒患各類疾病的風險更小。不過剖腹產并沒有最佳的分娩時間,分娩時間還是根據自身情況和醫生的建議來選擇。” 醫學專家普遍認為,懷孕超過37周,寶寶已發育成熟,孕婦可接受剖腹產。但是,每個孕婦的自身狀況是不同的,且腹中胎兒的發育情況也各有差異。37周只是一個約數,并沒有實際意義上的指導價值。 到底孕婦在何時才可以剖腹分娩,需要綜合考慮很多要素后才可決定。一般來說,在確定能否做剖腹產之前,孕婦都會接受包括B超、胎心監護在內的多種基礎檢查,以便醫生了解胎兒的生長情況。 注意:若在待產前出現宮縮、見紅、破羊水等緊急情況時,準媽媽要立即入院就診。此外,孕期檢查少不得,且懷孕36周后準媽媽需每周體檢,以及時了解胎兒的動態 |
賬戶未綁定手機號
綁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