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剖腹產是目前很常用,又比較成熟的一種是分娩方法,但是剖腹產也并不是百分百就安全的。有些產婦就在手術過程中,出現了子宮大出血的現象,因此如果選擇剖腹產真的要慎重了。那么剖腹產子宮大出血的原因是什么呢? 剖腹產子宮大出血原因1、子宮收縮乏力出血:專家指出,產婦的子宮收縮乏力是導致術中出血的一個首要原因,尤其是胎兒體積過重時、羊水過少、產程延長、雙胎時,更容易出現子宮收縮乏力的情況,同時增大子宮大出血的幾率。 2、胎盤因素引起出血:總結認為可能與這些因素有關:①前置胎盤,指的就是胎盤種植在子宮下段前壁部位,而剖腹產時恰好在此處切開子宮,就非常容易損傷胎盤而引起大出血。②胎盤剝離不全:胎兒、胎盤娩出后,胎盤不完全剝離會導致子宮收縮發力,從而出現大出血并且難以控制。尤其之前頻繁進行宮腔操作的女性會增大內膜受損程度,更容易發生前置胎盤、胎盤粘連,從而增大大出血的幾率。 3、子宮切口因素引起的出血:在手術中如果出現了子宮下段切口撕裂,就會引起大出血難以止住的情況。如有撕裂發生,應該迅速使用手術鉗夾住切緣,同時要辨清撕裂部位,恢復其原解剖結構,并且在血管出血處先進行單獨縫扎,接下來才可以再縫合裂口遠端,手術過程中還要注意避免損傷局部組織。 子宮破裂有什么征兆子宮破裂(uterine rupture)是指在妊娠晚期或分娩過程中子宮體部或子宮下段發生的破裂,是直接威脅產婦及胎兒生命的產科嚴重并發癥。子宮破裂的發生率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地區是不同的,在1:18500-1:3000之間,加強產檢查與提高產科質量可使子宮破裂的發病率明顯下降,故子宮破裂的發生率是衡量產科質量的標準之一,常威脅母兒生命。 先兆子宮破裂 常見于產程長、有梗阻性難產因素的產婦。在臨產過程中,當胎兒先露部下降受阻時,強有力的陣縮使子宮下段逐漸變薄而宮體更加增厚變短,兩者間形成明顯的環狀凹陷,此凹陷會逐漸上升達臍平或臍部以上,稱為病理縮復環。 此時,下段膨隆,壓痛明顯,子宮圓韌帶極度緊張,可明顯觸及并有壓痛。產婦自訴下腹十分疼痛難忍、煩躁不安、呼叫、脈搏呼吸加快。由于胎先露部位緊壓膀胱使之充血,出現排尿困難,血尿形成。由于子宮過頻收縮,胎兒供血受阻,胎心改變或聽不清。這種情況若不立即解除,子宮將很快在病理縮復環處及其下方發生破裂。 |
賬戶未綁定手機號
綁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