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對嬰幼兒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嬰幼兒牙齒生長,骨骼成長的重要元素。如果嬰幼兒缺鈣就會影響到其健康成長。就容易導致嬰幼兒的身體出現各種的不適,像半夜哭鬧,經常抽搐,易驚醒等,那嬰兒缺鈣為什么會哭鬧?
嬰兒缺鈣為什么會哭鬧
因為缺鈣的患兒神經肌肉的興奮性高,表現為易驚,是晚上睡眠不安的主要原因。寶寶在夜間發生哭鬧現象的原因很多,其中不少是非疾病性原因。如缺鈣、日間受到驚嚇、衣被不合適、饑餓等都是非常見的原因。
缺鈣的孩子夜間往往哭鬧。過去,人們由于缺乏醫學知識,認為孩子夜啼,在外面貼上一張“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個夜哭郎……”的字條,孩子就會好轉。這種方法顯然是不會有效的。
缺鈣的孩子除有夜啼外,還會有相應的表現,比如孩子會有多汗、枕禿、方顱、囟門閉合晚、肋骨串珠等等。為孩子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并讓孩子多曬太陽,孩子會好的。
嬰兒補鈣方法
第一, 適當曬太陽 這是最有效、方便和經濟的方法。經常讓寶寶在戶外活動。春秋天,你可直接讓寶寶在太陽下,夏天在樹蔭下,使寶寶的皮膚經常接觸紫外線。紫外線照射,可促進皮膚內貯存的7-脫氫膽固醇,經光化學作用轉化為維生素D3。太陽光照射,可使皮膚貯存維生素D3備用,不會使維生素D過量。曬太陽時不要隔著玻璃窗,陽光中的紫外線很少能穿透玻璃窗。而且,要盡量多露出皮膚,增加皮膚對VD的合成。夏天戶外活動較多,1歲以上寶貝暫可不服用VD,以免蓄積體內引起中毒。
第二, 口服 維生素D。維生素D的制劑很多,家長可以自行選用,嬰兒胃酸濃度低,最好選擇葡萄酸鈣、乳酸鈣等有機鈣;2-3歲后胃酸濃度逐漸增高,可選擇含鈣量較豐富的無機鈣,如碳酸鈣。
每天定量給孩子服用。一般從出生后半個月到1個月開始服用,一直服到2歲半或3歲。補鈣時一定要同時補充VD,促進鈣在腸道的吸收和利用,理想的補鈣方法是分別服用VD和鈣劑。避免把鈣劑放到牛奶、米湯或稀粥等食物中,食物中的植酸會影響鈣吸收,導致體內鈣吸收下降。鈣劑最好在兩餐之間服用,這樣可使鈣被體內更好利用,進餐時服用容易影響鈣的吸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