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媽媽,或許會常看到嬰兒出現抽搐的現象,或許會常看到嬰兒總是煩燥不安,哭啼等,或許會看到嬰兒夜晚睡覺易驚醒,而像這些情況都是由于嬰兒缺鈣而導致的,那嬰兒缺鈣抽搐怎么回事?
嬰兒缺鈣抽搐怎么回事
嬰兒缺鈣的癥狀表現:
1、不易入睡,更不易進入沉睡狀態。
2、入睡后多汗、啼哭、易驚醒。
3、白天常出現煩躁,坐立不安。
4、出牙遲或牙齒排列參差不齊。
5、學步遲。
6、陣發性腹痛,但又查不出寄生蟲,無消化不良、腸炎等病。
7、偏食或厭食。
8、指關節明顯較大,指節瘦小無力。
9、經常出現抽搐癥狀。
10、指甲灰白或有白痕。
影響鈣的吸收的主要因素包括:食物因素、機體因素、維生素D。
食物因素:妨礙鈣吸收的膳食因素有酒精、咖啡因、草酸、植酸等。蛋白質攝入對鈣代謝平衡的利弊尚有爭議,高蛋白膳食增加尿鈣排出,但同時又促進腸道鈣吸收。脂肪有助于膳食鈣的吸收。
機體因素:隨著年齡的增長,鈣的吸收率下降;男性鈣吸收率高于女性;機體缺鈣或需 要鈣時鈣吸收多;病理狀態(如糖尿病)鈣吸收率下降;神經緊張、憂慮、不愛運動,鈣吸收差。
維生素D:鈣主動吸收需要維生素D,維生素D缺乏或不足時,鈣主動吸收下降,間接造成鈣缺乏。人體鈣的代謝平衡也受到維生素D、甲狀旁腺素、降鈣素等激素影響。
為什么要補鈣
給孩子一直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主題!但是,一直以來仍然有人認為,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的日常飲食所攝入的鈣質完全可以滿足成長的需要,無須補鈣;也有人認為,給孩子補鈣存在安全問題,不能補等等。
其實,補鈣對于強壯身體,促進生長發育是顯而易見的。
我們先讓年齡50歲左右的人回憶一下,在他們上中學的時候,也就是70年代,身高180cm的男同學和身高170cm的女同學在學生中比例是非常小的。在當下的中學校園,這樣身高的男女同學卻十分普遍。如果你再稍有留心,你的孩子,你身邊同事、朋友的孩子等等,是不是有很多都意外地高過了親生父母。
根據衛生部發布的全國兒童體格調查結果顯示,6歲組男童身高從1975年的112.3厘米增加到2005年的118.7厘米;女童身高從111.5厘米增高到117.7厘米。30年,兒童的平均身高增加了6.3厘米。這樣一個結果,當然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但是,對于營養元素補充的認識和普及顯然是極為重要的,尤其是對鈣質的補充發揮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