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免疫(planedimmunization)是根據某些特定傳染病的疫情監測和人群免疫狀況分析,按照規定的免疫程序,有計劃、有組織地利用疫苗進行免疫接種,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預防、控制乃至最終消滅相應傳染病的目的。
有效的疫苗和疫苗的計劃接種,已成功地消滅曾經是人類頭號殺手的天花。我國自新中國成立后,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大規模的牛痘、鼠疫、霍亂等疫苗的接種運動。20世紀70年代中期,在全國范圍內開始實行計劃免疫,使得絕大多數疫苗針對的傳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1986年6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由衛生部、國家教育委員會、全國婦聯、廣播電影電視部、經濟貿易部、國家民委聯合發布通知,成立全國兒童計劃免疫工作協調小組和每年4月25五日開展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活動。至此,我國已建立了完善的免疫接種程序:在嬰兒出生24小時內,即進行乙肝疫苗接種,并在嬰兒1周歲之前,完成程序中的所有基礎免疫。
1988年第41屆世界衛生組織大會確定每年的12月15日是世界強化免疫日(World Strengthened immunity Day)。今年世界強化免疫日的主題是:"強化身體免疫,預防傳染性疾病"。
預防接種包括"計劃免疫"和"強化免疫"兩部分,它們共同構成計劃免疫體系,缺一不可。
一般人對于"計劃免疫"大都較為熟悉,即按照計劃接種疫苗。免疫就是通過接種疫苗這種對疾病有預防作用的生物制劑,從而達到預防和控制一些容易感染的疾病的目的。
而"強化免疫"是根據疾病流行的現實情況,預防控制的實際需要,人為增加的免疫措施,是對常規免疫的加強。它與計劃免疫(對新生兒有計劃地實施疫苗接種)共同構成計劃免疫體系。
世界強化免疫日主要是為消滅脊髓灰質炎而設立的。脊髓灰質炎(又稱小兒麻痹癥)是少數能被消滅的疾病之一,這主要是因為人是脊髓灰質炎病毒的唯一感染者、已經有有效的疫苗、免疫能終生持續存在等。
強化免疫是消滅脊髓灰質炎的重要措施,全國共開展了三次六輪消滅脊髓灰質炎強化免疫日活動,即每年12月5日和1月5日對全國所有4歲以下兒童各服1劑脊髓灰質炎疫苗。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參加了強化免疫日活動,為兒童喂服脊髓灰質炎疫苗并題了詞,充分體現了政府對實現已承諾目標的支持。
1.接種的途徑及劑量
不同的疫苗的接種途徑、接種對象年齡及接種劑量有所不同。如果接種途徑及劑量不當,不僅影響免疫效果,而且還會加重接種反應,甚至造成接種事故。因此在接種前應詳細閱讀疫苗使用說明書。
2.疫苗禁忌證
WHO規定具有以下情況者作為常規免疫的禁忌證:
(1)免疫缺陷、惡性疾病(腫瘤、白血病)及應用放射治療或抗代謝藥而使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者,不能使用活疫苗;
(2)接種對象正在患有發熱或明顯全身不適的急性疾病,應推遲接種;
(3)以往接種疫苗有嚴重的不良反應者,不應繼續接種;
(4)有神經系統疾病的患兒,如癲癇、嬰兒痙攣等,不應接種含有百日咳抗原的疫苗。
3.預防接種反應
生物制品對人體來說是一種異物,接種后可引起有益的免疫反應,但也可產生有害機體的不良反應或變態反應。主要有以下副反應:
(1)一般反應接種24小時內在接種局部出現紅、腫、熱、痛等炎性反應,有時可能同時伴有發熱、頭暈、惡心、腹瀉等全身反應。這些一般屬正常免疫反應,不需任何處理,1~2天內可消失。
(2)異常反應少數人在接種后出現并發癥,如暈厥、過敏性休克、變態反應性腦脊髓膜炎、過敏性皮炎、血管性水腫等。這些反應雖然發生率很低,但其后果很嚴重,如不及時搶救,可危及生命。
(3)偶合病與預防接種無關,只是因為在時間上的巧合而被誤認為由疫苗接種引起。
相關詞條710
新生兒喂養 | 新生兒吐奶 | 新生兒護理 | 新生兒黃疸 | 新生兒大便 | 母乳喂養 | 初乳 | 新生兒眼屎多 | 新生兒打嗝 | 新生兒睡覺不踏實 | 新生兒濕疹 | 新生兒臉上有小紅點 | 新生兒臍帶護理 | 新生兒肺炎 | 新生兒黃疸正常值 | 新生兒黃疸多久能退 | 母乳喂養的好處 | 母乳喂養注意事項 | 母乳保存時間 | 母乳喂養多久最好 | 新生兒飲食 | 嬰兒吃奶量 | 新生兒洗澡 | 新生兒大便帶血 | 新生兒大便次數 | 新生兒拉肚子怎么辦 | 母乳性腹瀉 | 新生兒發燒怎么辦 | 新生兒睡眠 | 新生兒打噴嚏 | 新生兒臉上有小紅點 | 新生兒體溫 | 新生兒感冒 | 新生兒驚厥 | 乙肝 | 乙肝疫苗 | 卡介苗 | 嬰兒護理 | 嬰兒濕疹 | 濕疹癥狀 | 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 獨生子女證 | 出生證明 | 唐氏綜合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