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釋,排便困難的原因,是生產時損傷會陰,所以產婦事后排便時,一旦用力就會拉扯到受傷的會陰,令媽媽感到很痛,而恐懼如廁。此外,坐月子期間產婦對于纖維素及水分的攝取較少,導致腸胃蠕動較慢,也容易造成排便困難,但無論如何一定要試著排便,才不會患痔瘡。若有便秘的狀況,醫生也會視情況給予軟便劑。具體的產后排便困難度原因如下:
產后排便困難與下列因素有關:
1、會陰切開術、器械助產者,切口疼痛。尤其是縫合會陰不當,縫穿直腸,未能及時發現和處理,導致術后肛門異常劇痛。
2、會陰撕裂,尤其是會陰Ⅲ度撕裂、肛門外括約肌損傷者。
3、合并痔瘡或直腸息肉等病變者。
4、既往有便秘史,尤其是孕期有便秘習慣者,通常可延續至產后。
5、產后臥床過久、活動較少者。
7、剖宮產術切口疼痛。
8、精神緊張、不習慣或對自己排便缺乏信心而暫時不能排便。
9、分娩過程中曾應用各種麻醉藥物,使腸蠕動受抑制而影響排便。
10、不良飲食習慣,分娩前后進食大量不易消化的食物,如雞蛋、甜食等,食物中缺乏維生素。
11、產程中消耗大量體液,產后出汗多,未能及時補充,導致水、電解質紊亂,尤其是低鉀者。
產后媽媽有出現排便困難,要采用合適安全的方式促進排便,不然會影響自己健康,也會影響寶寶健康。產后排便困難怎么辦?首先采用物理和藥物的方法減輕腹脹、促進腸蠕動,在陰道產后3天,或剖宮產后4天仍無法排便時則可采用下瀉藥物的方法。
1、熱敷:用熱毛巾或熱水袋熱敷下腹,并同時進行按摩,每天3次,每次15-30min。
2、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5mg,每天1-3次,促進腸管平滑肌功能的恢復。
3、果導片:1-3片,1日3次。
4、中藥的應用:番瀉葉10-20g,開水沖泡后飲用,每日3次,至排便后停止。口服麻仁丸、便乃通等效果良好。
5、肛門內放入開塞露或甘油栓。
6、腹脹嚴重者,可采用肛管排氣法,促進腸蠕動。
7、上述治療無效者,采用溫肥皂水或“123”液(硫酸鎂/甘油/水混合劑)150ml灌腸,現有特制的制劑“利索灌腸劑”,更加方便。
8、如糞便積聚干燥,肛管插入困難,宜先以手指人工掏出部分干結的糞塊后,再以上述方法灌腸。
處理重在預防,如事先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一般恢復排便較為容易。產后排便困難的預防要從孕期良好排便習慣開始,其次配合食物等方式進行預防。
1、孕期養成良好的習慣,堅持每日排便1次。
2、積極處理產程中的異常情況,避免產程延長。盡量不用器械助產,娩頭時注意保護會陰,會陰剪開時切口不要過大。有會陰撕裂者應立即修補。
3、產后4小時候鼓勵媽媽下床小便,下床可促進腸蠕動和功能的恢復,1天后增加活動量。剖宮產術后1天拔除尿管后鼓勵下床排尿,2天后開始適當增加下床活動量。
4、有條件者在產后開始數天內使用坐式便器,緩解切口的張力以減輕排便時的疼痛感。
5、產后媽媽選擇的食物應以易消化的半流質為主,足量補充新鮮蔬菜,可適量食用加溫后的香蕉、梨子等水果,服用蜂蜜,在恢復排便前不要過早進補。有條件者可將水果榨汁,適當加溫后飲用,既不破壞維生素,又容易為媽媽接受。剖宮產術者應于肛門排氣后增加飲食量,切忌過早過多進食甜食、雞蛋等不易消化的食物,飲用牛奶者以飲無糖牛奶為宜。
6、有痔瘡等合并癥者應盡早對癥處理,如外用“馬應龍痔瘡膏”等。對于有會陰切口或剖宮產切口者,可適當使用鎮痛劑,可緩解因疼痛所造成的排便恐懼和困難。
相關文章
相關專家解答
相關網友問答
相關詞條792
產后惡露 | 產后惡露多久干凈 | 惡露不盡怎么辦 | 產后同房 | 生完孩子多久可以同房 | 順產后多久可以同房 | 剖腹產后多久可以同房 | 剖腹產后注意事項 | 剖腹產后多久可以淋浴 | 剖腹產后多久可以洗頭 | 剖腹產后多久可以再生 | 剖腹產后惡露 | 剖腹產后多久可以用收腹帶 | 剖腹產疤痕修復 | 剖腹產后吃什么 | 剖腹產后恢復 | 產后檢查 | 產后42天檢查什么 | 產后恢復 | 產后如何恢復身材 | 產后如何瘦肚子 | 產后恢復體操 | 產后子宮恢復 | 產后瑜伽 | 產后減肥 | 產后瘦身 | 產后塑身 | 產后豐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