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后傷口護理
收藏剖腹產疤痕是新媽媽在進行剖腹產手術后傷口上留下的痕跡,一般呈白色或灰白色,光滑、質地堅硬。大約在手術刀口結疤二至三周后,疤痕開始增生,此時局部發紅、發紫、變硬,并突出皮膚表面。疤痕處有新生的神經末梢,但其是雜亂無章的。
剖腹產的傷口選擇
(1)直式
手術方法:在肚臍下方正中的地方,直向的劃下一個約15公分左右的傷口。
優點:手術中若有任何意外狀況,便于將傷口加大,手術的范圍會比較清楚,時間也較快。
缺點:傷口外觀較不好看,此外,由于疤痕拉扯承受比較大的壓力,所以直式傷口也比較容易長疤痕組織,或產生腹部疝氣。
(2)橫式
手術方法:在腹部下方恥骨的上緣,也就是陰毛上緣的位置,橫向劃一個約10~15公分的傷口,有如一個微笑的標志。
優點:傷口較為美觀,也比較不容易產生腹部疝氣及疤痕組織。
缺點:傷口的視野會縮小,比較不適用于其它復雜手術或比較肥胖的.
很多人都認為,比起順產的漫長折磨,剖腹產挨一刀就完事了,很輕松。但事情哪那么簡單,剖腹產媽媽經歷的磨難一點也不少,手術后要經歷和注意的事項會更多。特別以下這幾個問題經常會引起她們的困擾。
1、手術后的傷口該怎么護理?
和其他手術傷口護理基本一致,平時多注意這三點:
保持傷口干燥清潔,謹遵醫囑按時換藥,不要隨便摸傷口
不要舉重物,剖腹產兩周內可以適當走動,但不建議干太勞累的家務
注意動作,起身、翻身和行走時不要牽拉傷口
2、我的傷口究竟是不是感染了?
有些媽媽會非常緊張,懷疑傷口是否感染,建議檢查下傷口是否有以下這些情況,如果有就要及時告訴醫生。
切口的滲液出血變多
切口出現紅腫
切口周圍有疼痛的感覺
身體出現發燒的情況
3、剖腹產多久后可以喂母乳?
有些媽媽擔心剖腹產時使用的麻藥會影響乳汁,打算緩一段時間再哺乳。
其實沒必要,剖腹產手術中使用的麻藥,進入血液循環的藥物極少。而麻藥從血液到母乳,還隔著一道“血乳屏障”,基本不會對寶寶造成影響。所以剖腹產后不需要等待一段時間再喂母乳。
4、剖腹產后擔心扯到傷口,要用怎樣的姿勢哺乳?
每個媽媽和每個寶寶,感到舒服的哺乳姿勢都不大一樣。不過這兩種體位會更適合剖腹產的媽媽:
橄欖球式
媽媽坐好,就像胳膊下夾著一個橄欖球那樣,讓寶寶躺在媽媽的胳膊下。媽媽用手托住寶寶的頭,用枕頭托住他的身體。
側臥式
媽媽身體側臥,讓寶寶面對你的乳房,用一只手攬著寶寶的身體,另一只手將奶頭送到他的嘴里。
5、剖腹差后多久能懷二胎?
一般建議剖腹產后間隔18-24個月再懷孕,但并不是隔的時間越長越好,因為年齡也會影響生育風險。另外,要二胎前最好能提前聽取醫生的意見。
6、一胎剖,二胎還能順產嗎?
第一胎剖腹產,不代表以后都要剖。第二胎選擇順產比連續兩次剖腹對身體的好處大。但是,能否進行順產,還是要根據醫生的評估結果來定。
剖腹產,由于手術傷口范圍較大,表皮的傷口在手術后5~7日即可拆線或取除皮膚夾,但是,完全恢復的時間大約需要五六周的樣子。如果護理傷口護理的很好,那么可以縮短恢復周期。無論是會陰切開傷口或剖腹傷口的照顧原則大致相同,但因部位的不同,所以在促進傷口復原時就必須運用不同的技巧。
剖腹產的傷口要勤換藥,保持傷口和周圍清潔干爽。保護好手術后刀口的刀痂。休息時最好采取側臥微屈體位,以減少腹壁張力。可在醫生指導下,涂抹一些外用藥。隨時保持疤痕處清潔,及時擦去汗液,不要用熱水燙洗。拆線后,要避免劇烈運動、身體過度伸展或側屈。
護理tips:
1.鼓勵新媽媽在手術后多散散步。散步能幫助新媽媽盡快恢復胃腸系統功能。
2.每天一定要查看腹部切口,并給傷口消毒。
3.在手術后1周內,每天測量兩次體溫(如果新媽媽自我感覺身體不適,應增加測量體溫次數)。
4.術后兩周內,避免腹部切口沾濕,新媽媽可用濕毛巾擦浴,惡露未排干凈之前一定要禁止盆浴。
提醒:出院時,醫生會在新媽媽的傷口上貼一塊敷料包。這塊敷料包最多只能貼3天,到時候一定要撕掉。很多新媽媽怕傷口暴露在外面會引起摩擦,其實只要穿上生寶寶前的孕婦內褲,就能蓋住傷口了。另外,現在縫合傷口的多是羊腸線,萬一遇到線頭外露的情況,媽媽可別用剪刀去剪,也別試著去抽,等產后42天復查時,讓醫生來解決。
剖腹產后傷口怎么護理?切口滲血要及時更換敷料,切口紅腫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紅外線照射,如果傷口發癢可以用酒精擦拭傷口,預防傷口感染等措施。
術后切口疼痛怎么辦?
術后24小時內手術切口多會疼痛,必要時可肌肉注射杜冷丁50-100毫克,4-6小時重復1次;也可在手術結束時經硬膜外麻醉導管由麻醉師給予小量嗎啡以解除疼痛而不影響肌肉活動。
切口什么時候拆線?
目前縫合手術切口多用可吸收的縫合線,術后不用拆線。術后1日由醫生更換無菌敷料,如無異常,出院前再換一次敷料就可以了。
切口滲血怎么辦?
術后24小時內應嚴密觀察切口有無滲血。如有滲血應及時更換敷料(主要是蓋在切口上的紗布)并查明原因。
切口紅腫怎么辦?
術后切口如有紅腫,可在醫務人員指導下進行紅外線照射,同時每日更換敷料。
切口感染怎么辦?
剖宮產術后如體溫持續偏高,切口局部紅腫、發熱、疼痛,說明手術切口有感染,應遵從醫囑靜脈輸液進行抗感染治療或口服抗生素。
切口發癢怎么辦?
在醫院時切口發癢由醫生進行處理,回家后產婦或家屬可用無菌棉簽蘸75%酒精,以切口為中心向四周涂抹并更換無菌敷料。如對膠布過敏,可用脫敏膠布。
如何保持切口清潔?
手術切口除用無菌敷料覆蓋,須加醫用多頭腹帶包裹,大小便時如有污染應立即向醫生說明情況,更換敷料。
剖宮產術后能活動嗎?
術后取平臥位6小時,以后改為自由體位;第二天可坐起,以利惡露排出,鼓勵翻射,拔導尿管后可下地活動,以防腹腔臟器粘連。住院期間可用多頭腹帶包裹腹部保護手術切口,出院后可用彈性腹帶收腹,使過度膨大的腹部逐漸縮小。從產后2周起開始做產后運動操,但不要太勞累。
剖腹產因有傷口,同時產后腹內壓突然減輕,腹肌松弛、腸子蠕動緩慢,易有便秘傾向,飲食的安排與自然產應有差別,一般來說,傷口愈合過程中最需要的營養元素包括: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碳水化合物等。
1、鋅:缺鋅會使纖維細胞功能下降。鋅主要存在于木耳、海帶等食物中。
2、脂肪:脂類的缺乏會導致傷口愈合缺損。魚油中含有豐富的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對傷口愈合有一定益處。
3、葡萄糖:糖是人體主要的供能者,供給充足的能量是傷口愈合不可缺少的。在傷口愈合期可多吃含糖豐富的水果,既增加糖分,又能攝取足量的維生素。
4、蛋白質:飲食中增加蛋白質能促進傷口愈合,減少感染機會。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有各種瘦肉、牛奶、蛋類等。
5、維生素A:能夠促進傷口愈合。它主要存在于魚油、胡蘿卜、西紅柿等食物中。
6、維生素C:可以促使傷口愈合。存在于各種蔬菜、水果中,大棗、辣椒是維生素C的寶庫。
相關詞條795
產后惡露 | 產后惡露多久干凈 | 惡露不盡怎么辦 | 產后同房 | 生完孩子多久可以同房 | 順產后多久可以同房 | 剖腹產后多久可以同房 | 剖腹產后注意事項 | 剖腹產后多久可以淋浴 | 剖腹產后多久可以洗頭 | 剖腹產后多久可以再生 | 剖腹產后惡露 | 剖腹產后多久可以用收腹帶 | 剖腹產疤痕修復 | 剖腹產后吃什么 | 剖腹產后恢復 | 產后檢查 | 產后42天檢查什么 | 產后恢復 | 產后如何恢復身材 | 產后如何瘦肚子 | 產后恢復體操 | 產后子宮恢復 | 產后瑜伽 | 產后減肥 | 產后瘦身 | 產后塑身 | 產后豐胸 | 產后祛斑 | 坐月子注意事項 | 坐月子可以洗頭嗎 | 坐月子可以看電視嗎 | 坐月子能吹空調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