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治療病理性黃疸
收藏1、病因治療
應明確病理性黃疸的原因,有針對性地去除病因。
2、藥物治療
(1)酶誘導劑:苯巴比妥每日4-8mg/kg,副作用有嗜睡及吮奶緩慢。
(2)糖皮質激素:可用潑尼松每日1-2mg/kg或地塞米松每日0.3-0.5mg/kg,但應根據引起黃疸病因慎重使用。
3、光療
凡各種原因引起的間接膽紅素升高均可進行光療,一般血清總膽紅素達205.2-256.5μmol/L(12-15mg/dl)以上時使用。若已確診為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癥時,一旦出現黃疸即可使用光療。
使用光療時應注意:
(1)光療箱溫度應保持30℃左右,濕度60%。
(2)嬰兒應全身赤裸,用黑紙保護雙眼,并遮蓋睪丸,除喂奶及護理操作時暫停外,應持續照射。
(3)定期用藍光輻射計測其功能。最有效的光譜波長427-475nm的藍光。燈源與嬰兒距離50cm,總瓦數為160-320W。使用光療的副作用有發熱、腹瀉、皮疹、核黃素缺乏、血小板減少、青銅癥等,停光療后可自行恢復。
4、換血療法
相關詞條710
新生兒喂養 | 新生兒吐奶 | 新生兒護理 | 新生兒黃疸 | 新生兒大便 | 母乳喂養 | 初乳 | 新生兒眼屎多 | 新生兒打嗝 | 新生兒睡覺不踏實 | 新生兒濕疹 | 新生兒臉上有小紅點 | 新生兒臍帶護理 | 新生兒肺炎 | 新生兒黃疸正常值 | 新生兒黃疸多久能退 | 母乳喂養的好處 | 母乳喂養注意事項 | 母乳保存時間 | 母乳喂養多久最好 | 新生兒飲食 | 嬰兒吃奶量 | 新生兒洗澡 | 新生兒大便帶血 | 新生兒大便次數 | 新生兒拉肚子怎么辦 | 母乳性腹瀉 | 新生兒發燒怎么辦 | 新生兒睡眠 | 新生兒打噴嚏 | 新生兒臉上有小紅點 | 新生兒體溫 | 新生兒感冒 | 新生兒驚厥 | 乙肝 | 乙肝疫苗 | 卡介苗 | 嬰兒護理 | 嬰兒濕疹 | 濕疹癥狀 | 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 獨生子女證 | 出生證明 | 唐氏綜合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