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如廁前的四大誤區預防
收藏1、如廁訓練趕早不如趕巧
很多新手媽媽受老一輩的育兒觀念影響,認為讓寶寶進行如廁訓練越早開始越好。殊不知,寶寶擺脫尿布,學習自己上廁所,就像學習走路一樣,需要等待寶寶的生理、動作以及心智發育成熟后才能順利地進行。
有調查顯示:越早開始如廁訓練的寶寶,其訓練期也較長。絕大部分寶寶是在2歲4個月左右完成的白天訓練,到3歲左右完成夜間訓練,并且男孩所花費的訓練時間要超過女孩。
寶寶太小進行如廁訓練,或在此過程中遭到媽媽的責怪,很容易給他造成壓力和挫折感,甚至出現便秘、拒絕排便及上廁所退縮等反應。但太晚進行也不可取,如果寶寶2歲半了還在白天使用尿不濕,會讓他在幼兒園里產生自卑心理,也會令他在群體生活中成為笑柄。一般而言,寶寶2歲左右便具備了自己排便的能力,這時可開始訓練其坐盆或蹲廁排便。如果想讓如廁訓練更順利些,也可以在寶寶9個月大時讓其進行坐盆練習,這時寶寶不一定能排出便,但可以讓寶寶形成意識,為以后訓練做好準備。
2、頻繁把尿易致膀胱容量小
在心理學上,2-3歲是寶寶的“肛欲期”。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會希望通過肛門的釋放來達到自我滿足,但這種滿足必須經歷一個憋了之后再排出來的過程。如果寶寶便意并不濃厚,卻要求其排便,可能會影響寶寶“肛欲期”的需求滿足。
寶寶在嬰兒時期,如果家媽媽頻繁地給其把尿,或在稍長大后頻繁地叫寶寶上廁所,寶寶由于缺乏憋尿的經歷,其膀胱括約肌得不到鍛煉,會導致寶寶膀胱容量小、憋不住尿,這樣的寶寶晚上睡覺時如果出現膀胱不自主的收縮,或飲水較多,就會出現尿濕。
如廁訓練確實應該做到定時把尿或定時叫寶寶上廁所,但不能太勤,最關鍵的是找到寶寶排泄的規律。如是否間隔2-3小時需要排一次?是否喂奶后半小時排一次?而訓練寶寶排大便,則不僅要形成固定的時間,最好也要有固定的地點和固定的程序,鍛煉寶寶形成排大便的條件反射。
3、夜間叫醒排尿 會致依賴性強
給稍大的寶寶進行夜間的如廁訓練,最好能明確地告訴寶寶,讓他在想排尿時能起床上廁所。這么告訴寶寶三四次后,寶寶應該就能產生晚上尿急時自己上廁所的意識,然后依靠膀胱壁的擠脹而醒來。
如果做不到,媽媽也不要定時把寶寶叫起床上廁所。因為把寶寶叫起來的目的,是為了讓寶寶面對尿濕床單的后果,讓他體會到尿濕床單會造成很大的麻煩。而如果寶寶沒有出現尿濕的行為,而提前被叫醒,其醒來后并未面對尿濕的后果,那么下意識里就不會產生較強的警戒心。長此以往,還可能會造成寶寶依賴性過強,不能勇于面對尿濕的后果。寶寶只有尿濕了以后不舒服,才會努力去感知并控制便意,這個過程是媽媽沒法替代包辦的。
4、晚上訓練如廁 應讓寶寶少飲水
寶寶在進行如廁訓練時,不妨讓寶寶養成有利于如廁訓練的飲水習慣。讓寶寶在上午把1天中所需水量的三分之二喝完,下午再喝余下的,由于寶寶白天已經把1天所需的水分攝入足夠,到了晚上就可以不飲水了。對于母乳喂養喜歡喝夜奶的小寶寶可以適時停止。一般6個月大的寶寶可以開始少喂夜奶,8-9個月大的寶寶可以完全停止喂夜奶。
因此,晚上不讓寶寶飲水或少飲水,可以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調節人體激素的節律,讓晚上排出的尿少。等寶寶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后,飲水的時間便不必受到限制。
專家表示,寶寶2歲左右便可進行如廁訓練,培養寶寶良好的如廁習慣。
相關詞條
網友問答
上幼兒園前要打輪狀病毒疫苗嗎?如何預防輪狀病毒腺病毒引起的嬰幼兒腹瀉?
目前對輪狀病毒腺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瀉尚無特效的治療藥物,抗菌素無效。目前小孩可接種輪狀病毒疫苗,腺病毒疫苗暫無。6歲以下小孩如無特殊情況可接種。這兩種病毒性腹瀉不容易區分普通腹瀉,且有傳染性,可導致眼心肝肺腦等各器官嚴重的并發癥,甚至危及生命。 因目前暫無特效藥,可用AVE愛威A群輪狀病毒腺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盒,自己在家快速檢測,體外檢測糞便比較安全,孕婦、老人、小孩都可以檢測,家中有人急性腹瀉時可以及時檢測,尤其是家中有6歲以下兒童、老年人、抵抗力低的成人時。抗原檢測陽性,建議盡早就醫,防止并發癥和脫水。
提前給寶寶吃點媽咪愛益生菌吧,它里面含有的屎腸球菌R026和枯草桿菌R179能夠協同奪氧,增加有益菌,抑制有害菌,幫助調節腸道菌群平衡,對于改善寶寶腸道問題,增強抵抗力有不錯的改善作用,換季的時候也要注意給寶寶做好保暖措施,少吃涼性的水果。
宮頸癌的病因尚無定論,一般認為與患者早婚、多產、性生活紊亂、宮頸裂傷、包皮垢及感染等因素有關。目前,人類乳頭瘤病毒(HPV)已被認為是導致宮頸癌的主要危險因素,其中HPV-16與宮頸癌的發病關系最密切。其他的危險因素包括:性生活過早、初次性生活年齡≤16歲;患者本人及其性伴侶有多個性伙伴;有性病病史的患者或其性伴侶;早分娩、密產、多產,性伴侶有陰莖癌、前列腺癌等病史。另外,吸煙、口服避孕藥、單純皰疹病毒Ⅱ型等也與宮頸癌的發生有一定的關系。 在家預防和篩查,可以用上皮組織染色液。上皮組織染色液采用葉酸受體介導的宮頸特殊染色法(FRD),可較為準確、簡便、快速、經濟的實現宮頸癌前病變篩查,是宮頸病變的重要臨床評估標準。操作也很簡單,自己在家取白帶,理論是取宮頸上皮脫落物,放在染色液瓶中,30秒內觀察,如果顏色為黃綠色正常,如果為藍綠色,就需要進一步篩查。網上可搜索AVE愛威上皮組織染色液自主購買。
1.0期 原位癌; 2.Ⅰ期:癌灶局限在宮頸(包括累及宮體)ⅠA 肉眼未見癌灶,僅在顯微鏡下可見浸潤癌。間質浸潤深度最深為5mm,寬度<7mm;ⅠA1 間質浸潤深度≤3mm,寬度≤7mm;A2 間質浸潤深度最深為3~5mm,寬度≤7mm。ⅠB 臨床可見癌灶局限于宮頸,肉眼可見淺表的浸潤癌,臨床前病灶范圍超過Ⅰa期。ⅠB1 臨床癌灶最大直徑≤4cm。ⅠB2 臨床癌灶最大直徑>4cm。 3.Ⅱ期:癌灶已超出宮頸,但未達盆壁。癌累及陰道,但未達陰道下1/3。ⅡA 癌累及陰道為主,無明顯宮旁浸潤。ⅡB 癌累及宮旁為主,無明顯陰道浸潤。 4.Ⅲ期:癌灶超越宮頸,陰道浸潤已達下1/3,宮旁浸潤已達盆壁,有腎盂積水或腎無功能者(非癌所致的腎盂積水或腎無功能者除外)。ⅢA 癌累及陰道為主,已達下1/3ⅢB 癌累及宮旁為主,已達盆壁,或有腎盂積水或腎無功能者。 5.Ⅳ期 癌播散超出真骨盆或癌浸潤膀胱粘膜及直腸粘膜。ⅣA 癌浸潤膀胱粘膜及直腸粘膜ⅣB 癌浸潤超出真骨盆,有遠處轉移。 6.在家預防和篩查,可以用上皮組織染色液。上皮組織染色液采用葉酸受體介導的宮頸特殊染色法(FRD),可較為準確、簡便、快速、經濟的實現宮頸癌前病變篩查,是宮頸病變的重要臨床評估標準。操作也很簡單,自己在家取白帶,理論是取宮頸上皮脫落物,放在染色液瓶中,30秒內觀察,如果顏色為黃綠色正常,如果為藍綠色,就需要進一步篩查。網上可搜索AVE愛威上皮組織染色液自主購買。
相關詞條711
兒童身高體重標準表2017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防治知識 | 諾如病毒| 小孩反復發燒怎么辦 | 小兒咳嗽 | 小兒肺炎 | 小孩拉肚子怎么辦 | 孩子咳嗽老不好怎么辦 | 咳嗽有痰吃什么好的快 | 小孩發燒怎么退燒 | 小孩發燒39度怎么辦 | 發燒吃什么食物 | 輪狀病毒 | 小兒嘔吐 | 佝僂病 | 寶寶上幼兒園 | 幼兒園安全教育常識 | 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的區別 | 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 皰疹性咽頰炎 | 風寒感冒 | 風熱感冒 | 小孩感冒流鼻涕怎么辦 | 咳嗽偏方 | 孩子不愛吃飯怎么辦 | 一歲半寶寶不愛吃飯 | 一歲半寶寶身高體重 | 2歲寶寶身高體重 | 3歲寶寶身高體重 | 寶寶食譜 | 一歲寶寶食譜 | 兩歲寶寶食譜 | 三歲寶寶食譜 | 兒童鼻子出血怎么回事 | 親子游戲 | 小兒推拿 | 濕疹癥狀 | 肋骨外翻 | 睡覺磨牙是什么原因 | 磨牙是什么原因 | 狂犬疫苗 | 水痘疫苗 | 乙腦疫苗 | 流腦疫苗 | 脊灰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