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復蘇要怎么做
收藏在新生兒復蘇中對新生兒的肺進行正壓通氣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新生兒復蘇的首要目標是對新生兒的肺進行正壓通氣。人員合理搭配、團隊良好合作是新生兒復蘇成功的保障。
采用仰頭舉頦法暢通呼吸道,由于嬰兒口、鼻開口均較小,位置又很靠近,搶救者可用口貼緊嬰兒口與鼻的開口處,施行口對口。鼻呼吸。嬰兒韌帶、肌肉松弛,故頭不可過度后仰,以免氣管受壓,影響氣道通暢;可用一手托頦,以保持氣道平直。
(1)A:建立通暢的氣道。
①擺好復蘇的體位。置新生兒于輻射熱源保暖區,擦干身上的羊水、血跡,撤去濕巾。新生兒仰臥、肩部墊高2~3cm,呈輕微頸伸仰位,使呼吸道通暢。
②吸凈口腔、鼻腔的黏液。吸口腔黏液時,應注意吸引時間不超過10s,壓力要適度,吸管插入深度要適當。使用機械吸痰時,應控制吸引壓力即吸管閉合時負壓不超過100mmHg。
③必要時協助醫生氣管插管以保證氣道通暢。
氣管插管的指征:需長時間正壓給氧人工呼吸、用氣囊面罩復蘇器人工呼吸無效、需要氣管內吸痰及可疑膈疝者。
(2)B:誘發呼吸。
①對新生兒進行觸覺刺激,以助建立呼吸。若新生兒無自主呼吸,進行觸覺刺激(采用輕彈足底或摩擦背部)能刺激呼吸出現。
②必要時正壓人工呼吸,可用面罩氣囊或氣管插管正壓給氧。正壓給氧的兩項指征為:無呼吸或僅喘息、心率小于每分100次。正壓給氧的操作:檢查復蘇氣囊并接上氧氣,選擇大小合適的面罩接在氣囊上。將面罩置病兒面部形成密閉,即給100%濃度氧正壓15~30s的人工呼吸,頻率為每分鐘40~60 次,手指壓與放的時間1:1.5,首次呼吸所需壓力為30~40cmH2O,以后為20 cmH2O。
(3)C:維持循環。
①實施胸外按壓:
胸外按壓的指征:100%濃度氧正壓呼吸15~30s后,心率低于每分鐘60次或介于每分鐘60~80次且無上升趨勢。
胸外按壓有兩種方法:拇指法:用雙手拇指壓迫胸骨下1/3,雙手環繞病兒胸廓,其余手指支撐病兒背部。雙指法:用一手的中指和食指或中指與無名指的指尖壓迫胸骨,沒有硬墊時用另一手支撐病兒背部。壓迫深度應為1.3~1.8cm,速度應為120次/分,每按壓三次行人工呼吸一次。
②遵醫囑使用藥物。
相關詞條
什么是新生兒心肺復蘇 | 需進行復蘇的新生兒 | 什么時候進行新生兒復蘇 | 新生兒復蘇后監護 | 新生兒心肺復蘇注意事項
相關詞條710
新生兒喂養 | 新生兒吐奶 | 新生兒護理 | 新生兒黃疸 | 新生兒大便 | 母乳喂養 | 初乳 | 新生兒眼屎多 | 新生兒打嗝 | 新生兒睡覺不踏實 | 新生兒濕疹 | 新生兒臉上有小紅點 | 新生兒臍帶護理 | 新生兒肺炎 | 新生兒黃疸正常值 | 新生兒黃疸多久能退 | 母乳喂養的好處 | 母乳喂養注意事項 | 母乳保存時間 | 母乳喂養多久最好 | 新生兒飲食 | 嬰兒吃奶量 | 新生兒洗澡 | 新生兒大便帶血 | 新生兒大便次數 | 新生兒拉肚子怎么辦 | 母乳性腹瀉 | 新生兒發燒怎么辦 | 新生兒睡眠 | 新生兒打噴嚏 | 新生兒臉上有小紅點 | 新生兒體溫 | 新生兒感冒 | 新生兒驚厥 | 乙肝 | 乙肝疫苗 | 卡介苗 | 嬰兒護理 | 嬰兒濕疹 | 濕疹癥狀 | 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 獨生子女證 | 出生證明 | 唐氏綜合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