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購保健品是總是要注意哪一種是比較好的功效的,因為如果不注意就可能會導致購買不到適合的那一種保健品。對于我們會經常使用的補鈣產品,現在市面上的出現的多種多樣,但是大部分都是鈣片與液體鈣,那么,鈣片與液體鈣那種好呢?
鈣片和液體鈣哪種好
其實,都是一樣的,膠囊:液體鈣,碳酸鈣液體化,理論上是易吸收,易沉積。鈣片:固體鈣,碳酸鈣壓成形狀。沒有真正的實驗證據顯示液體鈣的吸收及沉積效果要好于固體鈣片,所以這兩種是一樣的,處于經濟的考慮,建議選擇鈣片。中醫建議:這種化學碳酸鈣(或牡蠣碳酸鈣)并不能直接增加骨骼鈣質含量,增加骨密度,反而絕大部分因不能沉積和吸收而需要通過尿液和糞便排出,從另一方面講增加了腎和肝臟的負擔,反而會導致進一步的鈣流失。所以中老年補鈣,盡量選用食物補鈣,如大骨湯,鹿骨湯等,補腎補鈣,增加骨密度有顯著效果。
購買液體鈣要注意由于液體鈣產品研發和生產的門檻高,多數廠商做不出真正的液體鈣產品,只是在宣傳上稱自己的產品為液體鈣。 國內的很多乳鈣產品就是用液體鈣的名義進行宣傳,實際上乳鈣產品并非真正液體鈣,乳鈣多數是碳酸鈣,容易沉積,不能與牛奶、食物一起吃,長期吃乳鈣會導致寶寶便秘、上火、血鈣超標,骨鈣卻不達標,究其原因就是吸收效果差,鈣沉積在腸道,或者血液內,不能參與骨骼的發育。 我們調查發現,歐美發達國家市場上沒有乳鈣產品,一些所謂的新西蘭進口乳鈣,實際上是假洋鬼子,是國內某些品牌商在新西蘭找的代工廠生產,再進口到國內市場進行銷售,在國外根本沒有銷售。
寶寶補鈣要注意什么
在國內醫生的極力倡導下,多數媽媽在寶寶剛出生就急于給寶寶補鈣、補充魚肝油等,媽媽們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這種做法并不可取,甚至會產生負面效果。剛出生0-6個月的嬰兒,腸胃功能尚不健全,吸收能力有限,對外界物質的抵抗能力也很有限,這個時候最適合的營養就是媽媽的母乳,母乳中含有足量的鈣,足以支持寶寶的成長所需。 國內的醫生甚至還提出了一些標準,認為出生15天開始補鈣,出生2個月開始補充魚肝油等等,并將這些錯誤的觀念傳輸給年輕的父母,衛生部2011年8月份出臺規定,嚴禁0-6個月以內的嬰兒營養品、奶粉、輔食開展任何形式的宣傳、促銷。這說明國家有關部門已經開始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事實上,歐美發達國家早就開始這么做了,歐美國家的嬰兒補鈣產品基本上沒有建議6個月以內的寶寶服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