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間,很多媽媽在產后都會喝月子生化湯,因為可以幫助產婦體內惡露的排出。生化湯可以說是民間坐月子產后調理必備處方,其應用是隨癥加減(加味),出自中醫婦科專著《傅青主女科》,是明末清初醫學家傅山(字青主)所開的藥方。
生化湯主要由當歸、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五味組成。顧名思義,取其“生”出新血,“化”去舊淤,而以“生化”為名。
當歸具有養血、補血壓計功效,川芎可活血行氣,而桃仁能破血去淤,三者合用,可產生加強子宮收縮,促進氣血恢復,加速體內血塊排除的效果。炮姜能溫經止痛,可增強活血去淤之效。炙甘草可補心益氣。飲用的目的在于養血活血,幫助子宮收縮、排除惡露。
適合的飲用時間,約自產后的第3天開始,產婦在無凝血功能障礙、血崩或傷口感染的情況下每日服一貼。自然產者連服5~7帖,剖宮產者則在排氣后連服3~5帖。
女性在產后需要將體內的雜質排出,就是通常說的惡露,過去人們會喝月子生化湯。
生完寶寶后,盡快把子宮內殘留物質排出,對產婦恢復健康很重要。于是很多產婦會喝些生化湯來幫助排出惡露。記者發現,不少月子中心也推出了各類生化湯。不過專家指出,有的產婦出院沒幾天就因為大出血而復診,正是因在月子期間“喝生化湯”服用方式不對。
專家指出,生化湯的“活血化瘀”固然對排除惡露有幫助,但有的產婦把生化湯當水一樣喝,殊不知,一次喝太多的話反而容易引起子宮的新生內膜不穩定,造成出血不止。
因此專家建議,產婦喝生化湯前應接受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且避開服用子宮收縮劑的時間,才能讓生化湯發揮效用,避免產后出血。而且生化湯畢竟是中藥藥方,理應接受中醫診斷,了解個人體質,評估是否需要服用,進行藥材加減,并給出正確的服用方式,否則容易喝出問題。
媽媽們在產后需要及時做好身體的調整,如果沒有做好月子,就會留下一些月子病,過去人們都有喝月子湯。
生化湯是產婦在分娩后,立即要喝的“填腹”補品。不論是自然生產、剖腹生產或是小產,在產后的頭7天中,每天都要飲用生化湯,才能保證身體的機能供應。
藥材:當歸(全)24克,川芎9克,桃仁(去皮尖6克,炮干姜2克,灸甘草2克。作法:1)米酒水(煮過,巳揮發掉酒精)500毫升,加入藥料,大火煮開,慢火加蓋煮30分鐘左右,這是第1次,藥酒倒出,備用。2)第2次再加入米酒水350毫升,和第1次煮法相同,③將第1次和第2次的藥酒加在一起拌勻。1日內分2次以上喝完,第一次午飯和晚飯之間,第2次睡覺前(可放在保溫壺內,當茶喝,1次1口,分數次喝完)
相關知識點
坐月子吃什么 | 坐月子不能吃什么 | 坐月子可以吃什么水果 | 坐月子食譜 | 剖腹產坐月子食譜 | 坐月子的飲食 | 坐月子飲食注意事項 | 坐月子能吃西瓜嗎 | 月子餐30天食譜 | 坐月子吃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