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難產、胎兒嵌頓致分娩延遲,使前穹窿、子宮頸部、膀胱底部和膀胱三角區或尿道,受到長時間壓迫,組織缺血,繼則壞死,終至發生膀胱陰道瘺或尿道陰道瘺。
產后尿瘺原因:
產傷是產后尿瘺主要原因。產傷所致的尿瘺多因難產處理不當引起,有壞死型和創傷型兩類。
1、壞死型尿瘺:由于骨盆狹窄或者是頭盆不稱,產程過長,陰道前壁、膀胱和尿道長時間被胎兒壓迫,造成滯產,以致局部缺血、壞死脫落形成尿瘺,尤其第二產程延長對尿瘺的形成,影響最大。
2、創傷型尿瘺:由于產科助產手術或者剖宮產手術操作不當,直接損傷引起。如在產科手術中操作粗暴,所用器械(產鉗、穿顱器、胎頭吸引器)直接損傷陰道壁、膀胱及尿道。子宮破裂并發膀胱或輸尿管損傷或剖宮產手術切口撕裂延長損傷膀胱組織,及/或縫扎輸尿管或縫透膀胱壁,術中疏忽,未予處理而形成尿瘺。
從發生尿瘺的時間來看,可分兩種,一是剛分娩后立即發生,二是經過一段時間(一般7~10天)后發生。前者是由于直接損傷而致。
中醫病因病機
多因難產、滯產,胎壓膀胱過久,使膀胱受壓處氣血郁瘀過久而破潰;或接生不慎,或手術直接損傷膀胱,膀胱失約,小便失禁。
1、漏尿:開始漏尿的時間與尿瘺的病因有密切關系。分娩壓迫以及手術時組織剝離過度所致的壞死型尿瘺,多在產后以及手術后3-7天開始漏尿。手術直接損傷者術后立即開始漏尿。膀胱陰道瘺通常不能控制排尿,尿液均由陰道流出;尿道陰道瘺僅在膀胱充盈時才漏尿;一側性輸尿管陰道瘺因為健康側尿液仍可進入膀胱,在漏尿同時仍有自主排尿;膀胱內瘺孔極小或者瘺道曲折,在某種體位可能不漏尿,變更體位后出現漏尿。
2、外陰皮炎:由于尿液長期浸潤刺激,外陰部甚至臀部以及大腿內側常出現皮炎,范圍較大。繼發感染后,患者感外陰灼痛,行走不便。
3、尿路感染:尿頻、尿急、尿痛。
4、閉經:不少患者長期閉經或者月經稀發,原因還不清楚,可能與精神創傷有關。
根據漏尿癥狀及有滯產、難產手術或婦科手術等病史及婦科檢查發現陰道有漏尿孔道,即可以診斷是否患有尿瘺。診斷需明確的是尿瘺的原因、瘺的性質、部位、大小及周圍組織情況。膀胱陰道瘺常見,其余有尿道陰道瘺和輸尿管陰道瘺等。簡單尿瘺:膀胱陰道瘺孔<3cm,尿道陰道瘺孔<1cm。其余為復雜尿瘺。
尿瘺通常用以下方法來診斷:
1、婦科檢查
陰道檢查發現瘺孔。
2、亞甲蘭試驗
亞甲蘭試驗亞甲蘭注入膀胱,陰道內有藍色液體流出。目的在于檢查肉眼難以辨認的膀胱陰道小瘺孔、多發性小瘺孔,或疤痕中瘺孔等;或鑒別膀胱陰道瘺與輸尿管陰道瘺。
3、靛胭脂試驗
目的在于診斷輸尿管瘺。凡經美藍試驗陰道無藍色液體流出者,可靜脈注入靛胭脂5ml,5分鐘后觀察陰道有無藍色液體流出,有則可診斷輸尿管陰道瘺。此法也可診斷先天性輸尿管口異位于陰道者。
4、膀胱鏡、輸尿管鏡檢查
輸尿管陰道瘺者,可在膀胱鏡檢查下逆行插入輸尿管導管檢查。順利插入者,一般為健側。而患側則插入受阻,其受阻部位即瘺孔位置及與膀胱之距離。如為膀胱陰道瘺與輸尿管陰道瘺并存時,通過膀胱鏡檢查及輸尿管插管檢查也多可明確診斷。。
5、靜脈腎盂造影
可了解腎功能、輸尿管通暢情況及瘺孔情況。膀胱鏡檢查找不到輸尿管開口時(宮頸癌根治術后往往不易找到),也可做靜脈腎盂造影。
6、腎圖
目的在于了解腎功能及上尿路通暢情況,如輸尿管瘺所致處狹窄或梗阻,可致患側腎功減退或腎臟萎縮、腎功喪失。
7、排泄性尿路造影。
目前尿瘺治療的主要手段是手術,由于致瘺原因不同、情況各異,在個別情況下可先試行非手術療法,如治療失敗再行手術,此外,對不宜手術者則應改用尿收集器進行治療。
非手術治療
1、分娩或手術1周后出現的膀胱陰道瘺:可經尿道安放直徑較大的保留導尿管,開放引流,并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4-6周后小的瘺孔有可能愈合,較大者亦可減小其孔徑。
2、手術1周后出現的輸尿管陰道瘺:如能在膀胱鏡檢下將輸尿管導管插入患側輸尿管損傷以上部位(非插入假道),并予保留,2周后瘺孔有自愈可能。
3、對針頭大小瘺孔:可試用硝酸銀燒灼使出現新創面,以后瘺孔可因組織增生粘連而閉合。
4、直徑2-3mm的膀胱陰道瘺:可采用電凝或Nd:Y激光燒灼破壞已經上皮化的瘺管,經2-3周的保留導尿管,開放引流,有望愈合。
5、結核性膀胱陰道瘺:一般不考慮手術,均應先行抗結核治療。治療半年至1年后瘺孔有可能痊愈。只有經充分治療后未愈合者方可考慮手術。
6、不能耐受手術或經有經驗的醫師反復修補失敗的復雜膀胱陰道瘺,可使用尿收集器,以避免尿液外溢。
手術治療
尿瘺均應爭取手術治療。為保證手術修補成功,術前應進行評估,給予個體化處理。確定尿瘺性質、部位、類型,選擇適當的手術時機。根據瘺孔類型、性質、部位、大小選擇術式。原則是首選簡單術式不要任意擴大手術范圍及手術時間。防止感染。
1、手術時間的選擇:由于通常都失掉了當時修補的機會,因此,最好在損傷后3-5個月后進行修補手術。此時創傷的炎癥基本已消失,瘺孔周圍的創傷已完全愈合,手術較易成功。
另外,有的尿瘺因瘺孔不大,也有自行愈合的可能性(通常是在2個月內)。陳舊尿瘺一般在月經凈后一周到月經前10天這段時間都可修補。手術宜在月經凈后3-5天進行,有利于傷口愈合。
2、手術途經的選擇:主要經陰道修補。瘺孔部位較高者可經腹(腹膜外或腹腔內)切開膀胱或于膀胱外進行修補,或經陰道與經腹部聯合手術。
3、術前準備:目的在于創造手術有利條件,促進傷口愈合:
⑴控制炎癥,如皮炎、尿道感染等。
⑵閉經患者,給少量雌激素,促進陰道上皮增生變厚,有利傷口愈合。
⑶疤痕嚴重者,術前給腎上腺皮質激素、透明質酸酶或糜蛋白酶等促使疤痕軟化。
⑷術前作尿培養加藥物敏感試驗,便于術后抗生素的選擇應用。
4、術后護理:術后護理是保證手術成功的重要環節。
應用抗生素防止感染。根據瘺孔的部位、大小及手術難易,采用保留導尿管或恥骨上膀胱造瘺,保證膀胱引流持續通暢。
多飲水,增加尿量,以達到自身沖洗膀胱的目的,每1-2小時記錄尿量1次,如未及時發現導尿管阻塞,易導致手術失敗。導尿管一般放置8-12天,時間太短,影響傷口愈合,太長,易引起感染;應保持大便通暢。
產傷是產后尿瘺發生的主要原因。
1、加強圍產期保健,不斷提高產科質量與婦科手術技術,絕大多數尿瘺是可以避免的。
2、加強孕婦保健,開展新法接生,正確處理分娩,提高手術質量,生殖器官的損傷是可以避免的,生殖器官瘺管的發生必然會大大降低。
3、在我國,重點是農村,應加強三級婦幼保健網的建設,努力提高婦保人員的業務素質,加強孕產婦系統管理,大力推廣科學接生,提高住院分娩率。要全面強調計劃生育,避免計劃外妊娠分娩。認真執行孕期檢查,及早發現骨盆狹小、畸形、胎位異常,并得到及時糾正,有異常提前入院待產。遇到疑難妊娠和分娩應及早請有經驗的醫生處理或送有條件的醫院處理。
4、加強產程觀察,滯產者必須及早查明原因、處理。第二產程不應使其過分延長,一般初產婦不應超過3小時,經產婦不應超過2小時,有明顯手術指征者應盡早采取適當的手術。胎頭壓迫陰道過久者,產后常規留置導尿管,對預防尿瘺有良好作用。
5、產科手術要謹慎、細致,應用銳性器械或斷頭、斷肢的骨片經過陰道,必須保護好陰道壁。術后常規檢查生殖道與泌尿道間有無損傷,有則立即修補。子宮下段橫切口剖宮產,先撥正右旋子宮,避免切口撕裂。有裂傷出血者,宜先用卵圓鉗鉗夾止血,而后推開子宮切口周圍組織,清楚暴露切口兩側緣,而后進行縫扎止血,可避免縫扎輸尿管而致瘺。遇子宮破裂者,縫合前,應注意有否膀胱損傷(辨認困難時,膀胱內注入美藍液),或膀胱損傷累及輸尿管開口(必要時切開膀胱行輸尿管逆行插管)。
6、治愈后尿瘺患者,再次分娩宜行剖宮產。
相關詞條714
產后結扎 | 產后上環 | 月子餐 | 坐月子注意事項 | 剖腹產后注意事項 | 產婦食譜大全 | 產婦吃什么下奶 | 哺乳期不能吃的東西 | 坐月子可以吃什么水果 | 產后多久會來月經 | 產后避孕 | 緊急避孕藥 | 剖腹產后多久可以同房 | 生完孩子多久可以同房 | 產后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