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肉瘤是什么?子宮肉瘤是一種少見的子宮惡性腫瘤,占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的1%-3%,惡性程度高,且有早期遠處轉移的傾向,預后差。目前,對于其發病機制的研究尚無統一說法,可能與月經初潮、年齡、是否生育、肥胖等因素有關。
子宮肉瘤主要分為子宮平滑肌肉瘤、惡性苗勒管混合瘤和子宮內膜間質肉瘤3種病理類型,其中最常見的是子宮平滑肌肉瘤。
子宮肉瘤與常見的子宮肌瘤癥狀相似。早期通常無明顯癥狀,隨著病情發展可出現不規則陰道流血、陰道排液、腹痛,部分患者因為子宮增大,可在腹部捫及包塊以及出現排尿、排便的異常。由于癥狀無特殊性,容易被忽視。經陰道彩超、盆腔核磁共振等檢查對診斷有一定的幫助,但最終確診需靠手術標本的病理診斷。
子宮肉瘤的治療原則以手術為主。Ⅰ期行全子宮、雙附件切除術及盆腔淋巴結切除或活檢,進行手術病理分期。宮頸肉瘤Ⅱ期、癌肉瘤應行廣泛性子宮切除及盆腔淋巴結切除,必要時行腹主動脈旁淋巴結切除或活檢。
根據病情早晚,術后加用化療或放療有可能提高療效。目前對肉瘤化療效果較好的藥物有順鉑、阿霉素、異環磷酰胺等,常用三藥聯合方案。
惡性混合型苗勒氏管腫瘤和高度惡性子宮內膜間質肉瘤對放療較敏感。低度惡性子宮內膜間質肉瘤含雌孕激素受體,對孕激素治療有一定效果,常用甲羥孕酮或甲地孕酮,以大劑量、高效為宜。
相關知識點
什么是子宮肌瘤 | 子宮肌瘤的癥狀 | 子宮肌瘤是怎么引起的 | 子宮肌瘤嚴重嗎 | 子宮肌瘤的診斷 | 子宮肌瘤的治療方法 | 怎樣預防子宮肌瘤 | 子宮肌瘤不能吃什么 | 多發性子宮肌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