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生理性水腫的癥狀
收藏懷孕前誰不是小仙女?但懷孕后,體重不斷上漲,特別是雙腿,越來越粗。準媽媽可要注意了,孕期一些變“胖”的現象,真相多數是“水腫”。
一、孕期生理性水腫VS病理學水腫
對于身體出現的水腫,準媽媽要多留心,不能大意,因為水腫也分生理性和病理性。
那么,究竟要如何區分生理性和病理性水腫呢?這需要由專業醫生來判斷,不過,準媽媽可以從以下三點來初步辨別:
一看水腫出現的時間。一般來說,生理性水腫多在孕晚期才開始出現,而病理性水腫則會在比較早的時候就開始出現。
二看水腫的程度。生理性的水腫通常會比較輕,用手按壓水腫的地方,手指離開后,皮膚能很快復原,并且水腫多是在久坐、久站后出現,休息后能夠緩解。相反,病理性的水腫會比較明顯,手指按壓后,凹陷處久久不能復原,休息后也不能緩解。
三看水腫的部位。生理性水腫多出現在下肢;病理性水腫除了下肢以外,臉部、眼瞼處也會有明顯的水腫。
二、引起孕期水腫的三大原因
血容量增加:懷孕后,孕婦的血容量大幅增加。這些增加的血容量大部分是體液,而非紅細胞。當體液進入細胞,就會出現腫脹的情況。
回流受阻:由于增大的子宮壓迫下腔靜脈,下肢血液回流受到阻礙,容易導致孕婦出現下肢水腫。
內分泌變化:由于懷孕的原因,孕婦內分泌功能發生變化,雌激素和醛固酮分泌增多,可導致體內的水和鈉潴留,引起水腫。
三、生理性水腫這樣應對
生理性水腫比較好對付,準媽媽通過生活調節一般就能夠很好地緩解情況。
1、保持適當活動:準媽媽可千萬別久坐、久站,建議至少每隔30分鐘就要起來活動一下,以免體液聚集在腿部和足部。
2、多休息:身體休息好了,各器官的負擔減少了,血液流通更流暢了,水腫的現象也會減輕。
3、合理飲食和補水:飲食避免太咸,可以嘗試喝一點淡豆漿或冬瓜湯,可能對減輕水腫有一定的幫助。另外,要注意合理補水,但不能一次猛喝,最好是少量多次。
4、調整睡姿,墊高腳部:一些準媽媽習慣右側睡,但這樣會壓迫下肢靜脈,影響血液循環,最好調整為左側睡,或者稍微墊高一下腳部,可以幫助改善下肢血液回流,減輕水腫。平時坐著的時候,也可以加個小凳子抬高腳部。
5、穿寬松的衣服:有些準媽媽的衣服比較緊身,這同樣可能影響到血液循環,讓水腫變得嚴重。
四、病理性水腫找醫生
對于水腫情況比較嚴重的孕婦來說,水腫可能是由于身體某些疾病引起的,比如妊娠期高血壓、下肢靜脈血栓或者是有肝臟、腎臟類疾病等,一定要注意及早就醫檢查和治療。
相關詞條707
懷孕初期癥狀 | 懷孕多久能測出來 | 懷孕多久會有反應 | 懷孕初期應注意什么 | 早孕反應 | 胎兒性別預測 | B超單辨男女 | 懷男孩女孩區別 | 2016年產假規定 | 陪產假 | 驗孕棒 | 驗孕棒多久測出來 | 孕酮低 | 懷孕初期肚子疼 | 孕婦飲食禁忌 | 孕婦吃什么水果好 | 懷孕期間可以同房嗎 | 孕早期注意事項 | 孕中期注意事項 | 孕晚期注意事項 | 孕晚期睡姿 | 孕晚期肚子發硬 | 宮外孕 | 唐氏篩查 | 四維彩超 | 羊水穿刺 | 無創DNA | 羊水指數 | 胎盤成熟度 | 胎心 | 胎動 | 胎心監護 | 胎兒發育標準 | 人流最佳時間 | 人流后多久可以同房 | 無痛人流 | 妊娠紋 | 藥物流產 | 宮外孕早期癥狀 | 孕婦咳嗽怎么辦 | 孕婦發燒 | 生育保險 | 產假期間工資 | 孕早期飲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