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我國大部分兒童都存在鈣質缺乏的現象。兒童期缺乏鈣質,將會影響兒童的骨骼正常成長,以及出現一系列的健康問題。因此,家長需要科學地給寶寶補充鈣質。服用鈣片是很多家長給兒童補鈣的辦法,那么,兒童可以經常吃鈣片嗎?

兒童可以經常吃鈣片嗎
家長給兒童服用鈣片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適量,并不是越多越好。嬰幼兒每天攝入的鈣量約為400毫克,如果攝入的鈣量大大超過以上的標準,多余的鈣大多會通過糞便排出體外,主要是增加了寶寶胃腸的負擔,除個別寶寶可能會發生厭食、便秘、消化不良等較輕微的癥狀外,一般不會發生更嚴重的反應。甚至干擾其他微量元素如鋅、鐵、鎂等的吸收和利用,還可能導致腎、心血管等器官組織發生鈣沉積,如產生腎結石的潛在危險等。

過多補充鈣質過多還有可能會導致軟骨過早鈣化,前囟門過早閉合,形成小頭畸形,制約了兒童的大腦發育:給孩子補鈣過多,可能造成囟門早閉合,囟門閉合過早或過遲均為生長發育異常的表現。嬰幼兒的囟門一般在12-18個月閉合,囟門的閉合是反映大腦發育情況的窗口,如果在6個月之前閉合,說明兒童可能小頭畸形或腦發育不全。
過多補充鈣質會影響兒童的身高:骨骼過早鈣化,骨骺提早閉合,骨發育受到影響,最終身高受到限制:過量補鈣可能導致幼兒骨骺提前閉合。兒童在生長發育階段,隨著年齡增長,骨骺線逐漸愈合,骨成熟也在加快。在骨骺線閉合前,增長的幅度和潛力都較大,如果骨骺提前閉合,必然會使寶寶的身高受到限制。
所以家長給兒童服用鈣質之前一定要咨詢專業醫生的意見,科學診斷是否缺鈣,并嚴格控制攝入鈣質的量,以免過度補鈣。
給兒童補鈣需要注意什么
避免受到葉酸的影響:菠菜、雪菜、莧菜、空心菜、竹筍、洋蔥、茭白、毛豆等都含有大量草酸,草酸容易與鈣元素結合而影響吸收。所以補鈣期間最好把蔬菜放到熱水中燙一下,或是在飯前2小時或飯后3—4個小時服用鈣制品。

維生素D能夠幫助鈣質的吸收,但是需要注意與鈣片分開服用:真正缺鈣的孩子很少,很多孩子真正缺的應該是維生素D。維生素D的作用是讓鈣從腸道充分吸收,同時保證體內的鈣不會從尿里流失。嬰幼兒每天攝入的維生素D的量應達到400國際單位。如果維生素D量不夠,就會表現為“缺鈣”。量太多了,又會產生維生素D中毒,引起各器官和血管鈣化等表現。所以嬰兒應該吃不含維生素D的鈣片,同時補充魚肝油等維生素AD制劑,因市售的這些制劑已有固定的每日建議用量。含維生素D的鈣片內含的維D量較少,也需再補充魚肝油等維AD制劑,但這會使每天補AD制劑的量要重新調整,使簡單的事反而復雜化。
鈣鋅不能同補:鈣與鋅,如果混合一起服用,雖然鋅不會干擾鈣的吸收,但鈣能降低鋅的吸收,故兩者同用實際上只發揮了補鈣的作用,補鋅的功能因遭受抑制而無法發揮出來。奧妙在于兩者會互爭受體,造成了受體配比不合理,因而一種吸收多而另一種吸收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