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來月經正常嗎
收藏哺乳期來月經正常嗎?女性在生完寶寶以后,就開始進入了哺乳期,如果在這個期間內來月經是屬于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來說,不哺乳的媽媽通常在產后6—10周就迎來了“大姨媽”。哺乳媽媽月經的恢復時間一般會延遲,有的哺乳期一直不來月經。
哺乳期間,不少新媽媽會問一個常見的問題,那就是產后多久月經才會來?其實,新媽媽在產后的月經恢復是一個自然的生理現象。而哺乳期是否會來月經取決于女性自身的身體素質,與哺乳沒有直接的關系,
有的媽媽恢復的時間有早有晚,早的可在滿月后即來月經,晚的要到寶寶1歲后才恢復。
新媽媽用母乳喂哺寶寶,她們的排卵及月經恢復相對較慢,如果是未哺乳的媽媽,產后月經恢復時間就會比哺乳的媽媽快一些,大概快6-10周。大部分的產后媽媽在第一次來月經的時候,月經量會比平時的多一些,等到第二次月經來的時候,基本會恢復正常,因此媽媽不必過分緊張,也無須治療。
當月經來潮時,哺乳媽媽的乳量一般會有所減少,乳汁中所含蛋白質及脂肪的質量也稍有變化,蛋白質的含量偏高些,脂肪的含量偏低些。這種乳汁有時會引起嬰兒消化不良癥狀,但這是暫時的現象,待經期過后,就會恢復正常。因此無論是處在經期或經期后,都無須停止喂哺。
在哺乳期來月經,有一個現象需要注意:產后初次月經樣陰道出血被很多媽媽視為月經來潮。雖然看起來像是來月經了,其實那算不上是真正的月經。在產后初次來月經時,通過體溫測定,其中有60%的人是沒有出現排卵現象的,從嚴格意義來說,這還算不上是排卵性月經,即不是真正的月經,只不過是月經樣陰道出血而已。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