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后反應檢查方法
收藏1、口唇反射:用手指觸摸新生兒嘴唇
這種反射又稱覓食反射或吸吮反射。如果用手指輕輕滴刺激嬰兒嘴唇附近,新生兒就會轉頭吸吮手指。在饑餓時,口唇反射最為強烈。
2、擁抱反射:輕輕地觸碰新生兒的身體
輕輕地碰新生兒,或者把新生兒頭部抬高5cm左右然后突然放下,或者在新生兒耳邊拍手時,新生兒就會做出特有的反應,這種反應稱為擁抱反射,是保護身體的自然動作。
3、握拳反射:刺激手掌
如果刺激新生兒的手掌,新生兒會用力反抓對方的手指,握力很大,甚至能將新生兒的身體抬起。與自然反應相比,新生兒的這種握拳反射跟抓媽媽的欲望有更深的關系。如果拉起新生兒的雙手,新生兒也會用力掙扎,努力抬起身體。
4、走路反射:用腳尖接觸桌子邊緣
用雙手抱起新生兒,然后在平整的地板上使新生兒站立。此時,如果向前傾斜上半身,新生兒就會抬腳向前邁步,這種反應稱為走路反射。類似的檢查有尋找支撐點的反射。
用雙手抱起新生兒,然后用新生兒的腳尖接觸桌子邊緣。此時,新生兒會像上臺階一樣抬腳上桌子。在懸空的不安狀態下,新生兒本能地用腳尋找能支撐身體的地方。
5、原始反應能力:抬起新生兒后突然放下
透過這項檢查能評估新生兒掙扎的行為,哭鬧時的樣子,平靜下來后的樣子等健康狀態。如果原始反應能力有異常,握拳、伸腿、蜷縮手臂等行為會出現異常。
6、脊椎神經反射:觸摸后背
用右手支起新生兒,然后用左手手指在新生兒的后背上畫出平行于脊椎的長線。此時,新生兒會向受刺激的方向彎曲身體。一般情況下,出生2個月后,這種反射會消失。如果出生2個月后這種反射依然存在,就表示新生兒脊椎神經出現異常,應懷疑腦性麻痹癥。如果新生兒的健康狀態不佳或者肌肉無力,也不會出現類似反應。
7、緊張性頸部反射:向一側扭轉新生兒的頭部
緊張性頸部反射是指隨著頭部和頸部位置的不同,透過身體一側的活動調整姿勢的反射。如果向一側扭轉新生兒的頭部,就會伸直臉部朝向側面的手臂和腿部,同時彎曲另一側的手臂和腿部,這種反射成為緊張性頸部反射。家長在幫新生兒洗澡或穿衣服時,也會出現類似的反射。一般情況下,出生3~4個月后,這種反射會逐漸消失。
相關詞條710
新生兒喂養 | 新生兒吐奶 | 新生兒護理 | 新生兒黃疸 | 新生兒大便 | 母乳喂養 | 初乳 | 新生兒眼屎多 | 新生兒打嗝 | 新生兒睡覺不踏實 | 新生兒濕疹 | 新生兒臉上有小紅點 | 新生兒臍帶護理 | 新生兒肺炎 | 新生兒黃疸正常值 | 新生兒黃疸多久能退 | 母乳喂養的好處 | 母乳喂養注意事項 | 母乳保存時間 | 母乳喂養多久最好 | 新生兒飲食 | 嬰兒吃奶量 | 新生兒洗澡 | 新生兒大便帶血 | 新生兒大便次數 | 新生兒拉肚子怎么辦 | 母乳性腹瀉 | 新生兒發燒怎么辦 | 新生兒睡眠 | 新生兒打噴嚏 | 新生兒臉上有小紅點 | 新生兒體溫 | 新生兒感冒 | 新生兒驚厥 | 乙肝 | 乙肝疫苗 | 卡介苗 | 嬰兒護理 | 嬰兒濕疹 | 濕疹癥狀 | 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 獨生子女證 | 出生證明 | 唐氏綜合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