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中耳炎的原因
收藏患中耳炎的原因大多是由于中耳部位受到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和肺炎雙球菌等細菌或病毒感染造成,病原體及分泌物很容易經過咽鼓管進入中耳引起炎性病變,常見的是發生在6個月的寶寶以及7歲的兒童之間。中耳炎可發生在一側耳朵,亦可同時發生在兩側耳朵;贾卸椎脑蚓唧w為:
1、呼吸道及鼻咽部感染:當兒童患有感冒、鼻炎、咽炎等呼吸道及鼻咽部等疾病時,而某些傳染病如麻疹、猩紅熱、流感等細菌病毒就會通過呼吸道等進入體內,常常會引起鼻咽部的分泌物增多,當鼻咽部存在大量細菌的時候,這些病原體就很容易進入耳部。
在耳朵與咽部之間有一條斜行的管道,醫學上稱咽鼓管,兒童的咽鼓管與成人是不同的,它具有短、平、寬的特點,并且咽鼓管的方向幾乎呈水平位,這樣鼻咽部的液狀物更容易經咽鼓管進入中耳,同樣地,當兒童患有感冒后,因為細菌感染,加上用力擤鼻,刺激到咽鼓管,病原體容易經咽鼓管進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尤其注意春冬季節對兒童中耳炎的預防。
當3-6歲的兒童上幼兒園后,生活在集體環境,或者兒童處于吸煙、通風不好、骯臟、游泳池等不潔環境的公共場所時,家長們也要多加注意,因為這些公共場所讓孩子接觸感冒病菌或病毒的機會大大增加,病菌等容易通過鼻、咽、喉部等途徑進入兒童呼吸道,使兒童患感冒的可能性也會增加,從而引起中耳咽鼓管的感染,誘發中耳炎。
2、嬰兒喂奶不當:如嬰兒平躺著喝水、喝奶,水或奶會向鼻咽方向流入,從而進入咽鼓管,導致咽鼓管受感染,有導致中耳炎的危險。所以,寶寶喝奶或其他飲料時,要將他的頭抬高一些,并隨時給他擦掉流出來的水或奶。
3、外耳蔓延:有一些媽媽在給兒童掏挖耳朵,雖然十分謹慎小心,但是可能兒童的不安分等不小心損傷了外耳道黏膜或鼓膜,從而導致耳朵里的分泌物進入中耳,這些分泌物含有不少的細菌,使中耳受到感染,也有可能蔓延到中耳發生炎癥。實際上,耳朵里的分泌物如耳屎等對耳朵有一定的保護功能,如果實在太多了,媽媽們給兒童掏耳朵的時候注意力度,在兒童安靜的時候,用棉簽在耳道邊上輕輕地拭去即可。
4、治療中斷:通常急性中耳炎在吃了幾天藥后癥狀就會得到緩解甚至消失,這時不要根據自己的判斷就認為兒童已經好了,停止吃藥和治療。中途停止治療是急性中耳炎長期不愈甚至轉為慢性的原因之一。
網友問答
小兒患分泌性中耳炎,一般來說,對聲音的影響是輕中度的,且多數是輕度聽力受損,對于短期語言發育一般影響不大,但對于生活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比如注意力不集中等等的影響。但是,如果發病時間持續太長沒有及時治療,也是有可能發展成聽覺神經受損的,這樣勢必會影響生活學習甚至語言發育。值得注意的是,人的語言是通過學習而掌握的。聽力正常的小兒自出生后就能聽到正確的語言和詞匯,逐漸學會說話并發音正常。聽力障礙的小兒因不能正確地感知日常語言,則會導致語言發育遲緩,所以兒童期的聽覺正常與否對其語言發育關系重大。無論何時,有分泌性中耳炎的小兒,只要發現語言延遲,有學習問題,或懷疑有聽力損失,注意力不集中等,均應做聽力測試。
相關詞條561
小兒感冒 | 兒童牙齒矯正 | 小兒地中海貧血 | 上呼吸道感染咳嗽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寶寶發燒怎么辦 | 弱視 | 視力表換算 | 兒童牙齒矯正 | 齲齒 | 紅眼病 | 中耳炎 | 猩紅熱 | 麥粒腫 | 小孩發燒怎么辦 | 甲溝炎 | 疝氣 | 補牙 | 自閉癥 | 小兒支氣管炎 | 水痘的癥狀和治療 | 濕疹傳染嗎 | 濕疹不能吃什么 | 痱子和濕疹的區別 手足口病防治知識 | 急性蕁麻疹 | 正確的刷牙方法 | 兒童營養食譜 | 蒙臺梭利教育理念 | 感統失調 | 吃什么能長高 | 生長痛 | 逆商 | 發燒怎么退燒 | 發燒吃什么食物 | 學鋼筆字 | 兒童學唐詩 | 學毛筆字 | 學鋼琴的最佳年齡 | 近視眼怎么恢復 | 小學入學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