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產婦入院后,醫生首先需要查看孕婦的門診病歷和產檢情況,如果發現有缺項和不足,要及時補查。還要觀察產婦有無孕晚期并發癥、是否用藥、有無傳染病史等,判斷產婦是否適合自然分娩,否則則需進行剖腹手術。主要有以下檢查項目:
1、骨盆:一般孕期32周后醫生都要例行骨盆的檢查,分娩前醫生還要進行骨盆的再測量,了解骨盆的大小和有無妨礙分娩的因素,結合胎兒的大小進行鑒定。
2、陰道檢查:要消毒檢查外陰有無水腫、靜脈曲張;宮頸消失的程度、軟硬度、位置;宮口開大多少,宮口邊有無水腫或增厚;胎膜是否突出、有無陰道流水;兒頭入盆后頭尖所在的位置,有沒有產瘤,與宮口是否密閉,與骨盆是否相稱;宮縮時兒頭是否下降等。
3、血常規:檢查產婦血型、凝血情況、是否貧血,以便一旦發生產后出血可以及時應對。了解孕末期產婦有無感染,如血象高要查明哪里有感染的可能,適時使用抗感染藥物;紅血球及血色素是否正常等。患有妊娠糖尿病的產婦要查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時血糖,查糖化血紅蛋白了解孕期血糖控制情況。如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患者臨產前要提前住院監測血壓,給予降壓措施。
4、尿常規:了解產婦有無泌尿系感染,如有應采取措施預防分娩意外;查產婦有無尿蛋白,為診斷妊高癥和Heelp綜合征提供診斷依據;查產婦有無尿酮體,了解胎兒在宮內的安危;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或微量尿蛋白,以明確產婦是否屬于高危妊娠,屬于高危妊娠的哪個分期,以利于臨產處理,保證母嬰安全。
在檢查中若發現產婦出現以下情況,則需要進行剖腹產:骨盆狹窄或畸形;有軟產道的異常,如梗阻、瘢痕、子宮體部修補縫合及矯形等;患嚴重的妊娠高血壓疾病,無法承受自然分娩;高齡初產;前置胎盤或胎盤早剝;嚴重的妊娠合并癥;有多次流產史。否則一般鼓勵產婦進行自然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