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添加輔食是媽媽必須要做的事情,因為寶寶到了一定的時間段奶粉和母乳已經不能滿足寶寶身體對于微量元素的要求。雖然給寶寶添加輔食是必須的,但是有很多的寶寶就是在媽媽給她添加輔食的時候過敏了。因此很多的媽媽就會去關注,輔食過敏的寶寶怎么辦?這些問題。
輔食過敏的寶寶怎么辦
嬰兒期是食物過敏的高發階段。嬰兒輔食過敏就是嬰兒在4-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表現出來的因為食用了某種食物而出現的皮膚起小疹子,或者表現為腸道不適,如大便變稀。在給嬰兒添加輔食,尤其是引入新食物時,有可能會發生食物過敏反應,不僅影響嬰兒的健康和生長發育,嚴重的還會危及生命。那么,輔食過敏的寶寶怎么辦?
從開始添加輔食起,家長要注意第一次的食用量不宜過多,以免出現過敏反應,同時密切注意孩子食用后的異常反應,如果有腹瀉、嘔吐、出皮疹等癥狀時,應停用該食物,間隔幾天后再試,如果仍然出現類似癥狀,就要及早到醫院通過抽血或皮膚試驗進行食物過敏檢測,了解孩子對該食物過敏的程度是輕度、中度、還是重度,如果輕度過敏的話,可從最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讓孩子慢慢適應該食物;如果是中度或重度過敏,則應在日常飲食中盡量避免食用該食物。
注意輔食品種的選擇和添加順序
嬰兒常見的致敏食物有牛奶、雞蛋、花生、大豆、魚蝦類、貝類、柑橘類水果、小麥等。多數食物過敏原為糖蛋白,牛奶中約有40多種不同蛋白質可能有致敏作用,雞蛋中的卵蛋白、卵粘蛋白、卵轉鐵蛋白也可引起過敏。鱈魚、大豆及花生中也有多種可誘發過敏的抗原存在。此外,一些食品添加劑如人工色素、防腐劑、抗氧化劑、香料等也可引起過敏反應。因此,在輔食添加過程中不應過早引入這類食物。而且在給嬰兒試食一種新食物時,嬰兒常有拒食、不合作的表現。通常,這是嬰兒的防御本能,可停喂2~3天后再試喂。但有時嬰兒對食物過敏的反應僅表現為一種保護性拒食行為。若嬰兒持續拒絕某種食物,也要考慮有食物過敏的可能,引入應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