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是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如果缺鈣會影響到人體骨骼發育,尤其是兒童缺鈣,更容易導致佝僂病或0型腿等,對于鈣的補充,一般可以從食物中攝取。如果是嚴重的缺鈣就需要通過藥物來補,那小兒補鈣的最大量是多少?
小兒補鈣的最大量是多少
鈣的推薦每日供給量標準如下:從初生到10歲兒童600毫克,10~13歲800毫克,13~16歲1200毫克,16~l9歲1000毫克,成年男女800毫克,孕婦1500毫克,乳母2000毫克。青春期前兒童生長發育迅速,鈣的需要量也相對最大,可達成人需要量的2~4倍,要特別注意補充。
對于補鈣,可以通過食物滋補,比如攝入充足的奶制品、水產品或豆類等,其中奶制品所含的鈣是相對較多的,可以適當給孩子喝。要注意,一些富含植酸或草酸的食物會影響鈣的吸收,如菠菜、莧菜、甘薯等,在補鈣時盡量避開這類食物。
兒童補鈣的誤區
誤區之一:廣告宣傳鋪天蓋地,宣傳全民缺鈣,人們補鈣跟著廣告走。而實際上,目前我國居民每日攝鈣量為400毫克,營養學會公布的每日鈣攝入推薦量為800毫克,攝鈣水平確實相對較低。但另一方面,我國居民攝鈣量地區差異很大,并非人人缺鈣。
誤區之二:在商場、藥店通過儀器的簡單測試就能確定是否缺鈣。事實上,這些場所擺放的“單光子骨密度測試儀”只能測人體手臂的尺骨和橈骨,而人體鈣流失的主要危害是造成腰椎和胯骨的缺鈣,因此這種測試并不準確。
誤區之三:必須通過吃鈣保健品才能迅速補鈣。
誤區之四:補鈣產品賣得越貴,含鈣量越高,吸收率就越高,效果也越好。有的補鈣品宣稱“沉積好、吸收快”,有的宣稱“顆粒小”,甚至推出了“原子鈣”、“納米鈣”,讓人們覺得鈣越細小越易吸收。
誤區之五:老年人單純補鈣就能防治骨質疏松癥。對于老年人來說,缺鈣是導致骨質疏松癥的一個重要原因,單純補鈣并不能全面防治骨質疏松癥,需要從改善膳食結構和服用補鈣劑兩方面加強鈣的攝入。
誤區之六:強調兒童也必須通過服用鈣保健品補鈣。實際上,兒童補鈣也應以食補為主。
誤區之七:補鈣首選含維生素D的產品。中消協提醒消費者,慎服大量添加維生素D的補鈣劑,服用過量會產生積蘊中毒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