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出血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現象,而引起牙齦出血的原因有很多,我們必須得了解牙齦出血的原因才能夠有效的治療。那么,牙齦出血是缺少維生素c嗎?
牙齦出血是缺少維生素c嗎
維生素C缺乏的最重要和最早的表現是齦炎、齦出血和齦腫脹。牙齦肥大過長,松軟如海綿,暗紫紅色,稍按壓即出血,腫大的牙齦可覆蓋牙冠,可能出現表面糜爛、潰瘍及繼發感染,常有疼痛和血腥樣口臭。若存在局部刺激因素或口腔衛生不良,可使癥狀加劇,逐漸發展成牙周炎,最后牙齒松動而脫落。除牙齦出血外,其他口腔粘膜亦可見出血或瘀斑。若顳頜關節內有出血,則患者在張口、閉口時有疼痛。此外傷口愈合障礙,對傳染的易感性增加,易并發壞死性齦口炎。
全身癥狀:
起病緩慢,自飲食缺乏維生素C至發展成壞血病約歷時4~7個月。常先有一些非特異性癥狀如:激動、軟弱、倦怠、食欲減退、體重減輕及面色蒼白等,也可出現嘔吐腹瀉等消化紊亂癥狀,常未引起父母注意。此階段可稱為隱性病例。
一般都有低熱,似與出血有關。有并發癥時,體溫可更升高。脈搏與體溫成比例地增加,可能因腿痛致交感神經興奮所致。呼吸亦較淺,可能與肋骨疼痛有關。
出血癥狀:
身任何部位可出現大小不等和程度不同的出血,最常見者為長骨骨膜下出血,尤其是股骨下端和脛骨近端;這種出血可能不易為X線檢查所發現,直至痊愈期才開始伴有表面鈣化。皮膚瘀點和瘀斑多見于骨骼病變的附近,膝部與踝部最多見。其他部分的皮膚亦可出現瘀點。牙齦粘膜下經常出血,絕大多數見于已經出牙或正在出牙的時候。在上切牙部位最為顯著,也可見于正在萌出磨牙或切牙等處。牙齦呈紫紅色,腫脹光滑而松脆,稍加按壓便可溢血,如腫脹面積擴大,可遮蓋牙齒,表面可有瘀血堆積。如續發奮森氏菌感染,可引起局部壞死、腐臭與牙齒脫落。眼瞼或結膜也可出血,使眼部形成青紫色。眼窩部骨膜下出血可使眼球突出。病的晚期,偶有胃腸道、生殖泌尿道和腦膜出血,約1/3病人的尿中出現紅細胞,但肉眼很少見到血尿。
維生素B族作用
1.是糖代謝過程中關鍵性的物質。身體的肌肉和神經所需能量主要由糖類提供,所以最易受累。VB充足,則神經細胞能量充沛,可以緩解憂慮、緊張,增加對噪音等的承受力;反之,導致應對壓力的能力衰退,甚至引發神經炎。
心臟功能由于丙酮酸、乳酸的沉積而受影響。腸胃匱缺能量,蠕動無力,消化功能減弱,且產生便秘。
嚴重時引發腳氣病。它的演化過程是:體虛—疲倦—煩躁、情緒低落—便秘—神經炎—心痛—心衰—水腫。1897年荷蘭醫生發現食用精米可導致腳氣病,主要是因為缺乏維生素B1,所以B1也叫做抗腳氣病維生素。
2.和糖、蛋白質、脂肪的代謝密切相關。維持和改善上皮組織,如眼睛的上皮組織、消化道黏膜組織的健康。嚴重缺乏時會有視力疲勞、角膜充血、口角炎等。當口角炎時醫生常常會要患者服用核黃素,也就是B2。
3.脂肪代謝不良會引起溢脂性皮炎、痘痘、痤瘡,補充維生素B有很好的效果。
4.缺乏B族以至胃腸蠕動無力、消化液分泌不良,造成消化不良、便秘、口臭、大便奇臭。
5.B3在體內構成脫氫酶的輔酶,在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的代謝中起重要作用,嚴重缺乏時引起神經、皮膚、消化道病變,叫做癩皮病,也叫三D癥,表現為皮炎、腹瀉和癡呆。
6.幫助身體組織利用氧氣,促進皮膚、指甲、毛發組織的獲氧量,祛除或改善頭皮屑。
7.解除酒精和尼古丁等毒素,舒緩頭痛、偏頭痛、保護肝臟。
8.B11.B12的缺乏將影響胸腺嘧啶、嘌呤、等的合成,引起DNA合成障礙。最終導致紅細胞的細胞核不成熟,生成無效性紅細胞,這就是巨幼細胞性貧血。
9.如在懷孕頭3個月內缺乏葉酸,可導致胎兒神經管畸形,從而增加裂腦兒,無腦兒
的發生率。
10.B族維生素(主要是維生素B1)具有一種特殊的氣味,是蚊子最討厭的維生素,因而具有一定程度的驅蚊效果。
維生素B包括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B12.煙酸、泛酸、葉酸等。這些B族維生素是推動體內代謝,把糖、脂肪、蛋白質等轉化成熱量時不可缺少的物質。如果缺少維生素B,則細胞功能馬上降低,引起代謝障礙,這時人體會出現怠滯和食欲不振。相反喝酒過多等導致肝臟損害,在許多場合下是和維生素B缺乏癥并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