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月經周期異常
收藏為什么會有產后月經周期異常的情況呢?其原因主要和器質性疾病、身體血虛、外傷性出血、內分泌功能失調等有關。由于產后月經恢復需要一個過渡時期,而所需時間則視乎個體體質而定,所以不同女性產后月經恢復正常所需時間會存在較大差異。女性產后出現月經不調可能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
1、月經量過多,一般是由器質性疾病導致的。
2、月經量過少,主要是由身體血虛或者外傷性出血造成的,如產后大出血可造成身體血虛以致月經過少;先天性的腎精不足、分娩過多損傷腎,以致腎氣不足,最后導致月經量少;有時女性內分泌正常,而子宮復舊不良、或子宮內膜部位粘連也會使月經量減少。
3、生理周期不規律主要是有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器質病變或藥物引起的。內分泌功能失調如甲狀腺、腎上腺皮質功能異常等;器質病變包括生殖器官局部的炎癥、腫瘤及發育異常、營養不良等。不少女性在產后使用內分泌制劑,也會使月經來潮的時間變得不規律。
產后月經周期異常的情況,要靠日常的調理來恢復正常。平時應該注意適當補鈣,多休息,加強營養,適當運動,這樣可以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如果長期來經時間不規律,建議去醫院查明具體原因再做相應的治療。新媽媽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我調養:
1、注意保持心情愉悅。心情抑郁或沮喪常常使月經量減少甚至閉經,而情緒緊張可使月經量增多,月經提前。
2、生活在舒適和諧的環境中,人們的心情則能愉悅,也就有利于疾病的康復。
3、參加活動,避免過于安逸,造成懶惰。另外也要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對健康不利。
4、在用藥的同時配合飲食治療,即可減少素藥對人體的損害,又能“補益精氣”,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新媽媽一定不可以亂用藥。應找出月經周期異常的原因,才能決定治療方案。自作主張地用藥,弄不好會帶來嚴重的副作用。有些新媽媽因月經不調,求治心切,用激素來治療,結果反而使病情加重。如果對性激素的使用方法、適應癥掌握不準或不按醫囑用藥,常可造成月經紊亂、大出血或其他的合并癥。因此,不宜濫服性激素來治療月經不調。
女性在懷孕和分娩后身體各器官會發生較大的變化,產后月經周期異常也是常見的問題之一,產后有些媽媽會在二至三個月即恢復月經,但有些媽媽產后經繼續哺乳,月經會常常延遲來潮,這都是正常的現象,體質不同的女性產后月經來潮時間也不相同,由于產后精神疲勞,營養不足,導致月經不調的情況比多見,那么對于產后月經周期異常要如何預防呢?
1、注意補鈣
產后哺乳和月經期間會流失大量的鈣,所以要注意補鈣,可調節經前的荷爾蒙,緩解經前綜合癥。
2、合理避孕
要采用安全性較高的避孕方式,不要長期大量服用避孕藥,應將避孕藥與其他避孕措施交替使用,以避免長期使用避孕藥而造成對垂體功能的過度抑制。
3、注意飲食
哺乳期間不適合用藥物來預防調理月經不調,因為藥物可通過奶水傳給寶寶。可以采用食療既可以加強營養,也可以調理身體,但在必要時需去醫院進行檢查。
4、保持心情愉快
情緒保持平和,緊張焦慮也會使卵巢功能紊亂。產后抑郁或焦慮會使月經量減少或閉經,緊張的情緒會使月經提前或經量增多。
5、保證睡眠
充足的睡眠是預防百病的良方,要多休息,以免勞累不利于身體健康。不要熬夜,以免影響生理節律及內分泌協調性。
6、適當運動
適當做產后運動,調整身體循環,增強抵抗力。請養成運動習慣,運動可以增強體力,促進血液循環。在水上活動或一般運動后,請速擦干身體著衣,勿貪涼吹風;若不慎淋雨應盡速吹干頭發及換衣保暖;月經期間應避免水上活動。
相關詞條714
產后結扎 | 產后上環 | 月子餐 | 坐月子注意事項 | 剖腹產后注意事項 | 產婦食譜大全 | 產婦吃什么下奶 | 哺乳期不能吃的東西 | 坐月子可以吃什么水果 | 產后多久會來月經 | 產后避孕 | 緊急避孕藥 | 剖腹產后多久可以同房 | 生完孩子多久可以同房 | 產后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