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新手媽媽由于是第一胎,所以她們對剛出生的嬰兒的日常生活的料理還不太清楚,雖然有一些育嬰書籍,但是還是有點陌生,甚至一開始還有點手足無措,她們對嬰兒可能發生的事情心里也沒有底,例如,剛出生的嬰兒能吃葡萄糖嗎?
剛出生的嬰兒能吃葡萄糖嗎
葡萄糖對人體起的作用是補充體液,營養。如果你想喂的話,隨便什么時候都可以,但是喂的量一定不要多,一開始五毫升可以了,最好還是母乳喂養阿,這一直是公認的常識。
(一)寶寶的胃容量小,1歲半以前,以每日3餐加2次點心為宜。點心時間可安排在下午和夜間;1歲半以后,每日3餐加一次點心,點心時間安排在下午。點心不要吃得過多,距午餐時間不要相距太近,更不能隨便給寶寶吃點心或零食,否則影響寶寶對正餐的食欲和進食量,久而久之,會造成營養失調或營養不良。
(二)除主食外,牛奶或豆漿仍為寶寶最基本的食物,每日要至少保證250~500亳升。豆漿營養價值與牛奶相近,且價格便宜,可與牛奶輪換食用。
(三)糧食不要過精,宜粗細搭配,經常給寶寶吃點粗糧,以免出現維生素B1缺乏癥,最好每餐讓多種谷類混合一塊吃,可提高營養價值。
(四)水果和蔬菜能給寶寶提供大量的維生素C和礦物質,是寶寶不可缺少的食物。寶寶每日蔬菜用量的一半應為橙綠色蔬菜,常見的橙綠色蔬菜有:胡蘿卜、柿子椒、油菜、芹菜、菠菜、青葉小白菜等。
(五)肉類、豆類和谷類,主要供給孩子蛋白質。優質蛋白(肉和豆類)要占總蛋白的1/3~1/2,豆類蛋白質占優質蛋白的1/3~1/2。
(六)寶寶對食物的適應力較差,因此不要給寶寶吃有刺激性的、過硬的、過油膩、油炸、粘性的、過甜的食物,少吃涼拌菜和咸菜。不要突然變換食物種類,否則易引起嘔吐、消化不良、腹瀉等胃腸疾病。
(七)食物仍要軟、碎,烹調上講究 色、香、味、形,以適應寶寶的消化能力。烹調時可采用不同顏色的食物搭配和同一種食物采用不同的烹調方法,避免食物的單一化,促進寶寶的食欲。如:土豆絲+青椒絲+胡蘿卜絲;雞蛋+黃瓜丁;豆腐+西紅柿;蝦仁+黃瓜丁+胡蘿卜丁等搭配。魚可制成氽魚丸、紅燒魚、清蒸魚、燉魚湯;雞蛋可采用炒蛋、蒸蛋糕、荷包蛋、蛋湯等不同的烹調方法。
寶寶睡覺時吃奶的弊端
有些媽媽為了讓孩子睡得快一點,特別喜歡讓寶寶在臨睡時吃奶,寶寶吃著奶才能漸漸睡去。其實這是個錯誤的做法,而且對寶寶的影響很大。
1、容易造成乳牙齲齒睡眠時唾液的分泌量對口腔清洗的功能原本就會減少,加上奶水長時間在口腔內發酵,會破壞乳齒的結構。要避免此后遺癥可在吸完奶水后再塞一瓶溫開水給寶寶吸兩口,稍微清洗一下口腔內的余奶。
2、容易吸嗆寶寶意識不清時,口咽肌肉的協助性不足,不能有效保護氣管口,易使奶水滲入造成吸嗆的危險。
3、降低食欲因為肚子內的奶都是在昏昏沉沉的時候被灌進去的,寶寶清醒時腦海里沒有饑餓的感覺,所以以后看到食物會降低欲望。
4、養成被動的心理行為人類因有需求才會去謀取,因餓所以要吃,因冷所以要穿衣,因不了解所以要求知。心理行為模式就是這樣逐步發展而成的。寶寶如果從小切都是被動地由大人準備妥當,連最基本的動物求食行為都未能健全具備,則更何況培養日后在眾人社會中的求知、求發展,競爭求勝利的主動進取心態呢?所以要養成寶寶有主動覓食的習慣,而非被動給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