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傷雖然是家庭常見的意外傷害,但并非每個家長都知道如何緊急處理。寶寶被燙傷一旦處理不當,就可能讓傷情延誤甚至加劇。
一、沖冷水
寶寶被燙傷后,家長自己不能慌張,要第一時間對著燙傷的部位沖冷水,這樣一來可以降溫,二來可以收縮血管,以減少燙傷處的疼痛和損傷。冷水浸泡時間越早效果越好,但不能低于5℃。如果燙傷處已經起泡并破了,那就不能浸泡,以防感染。
二、脫衣服
當寶寶的燙傷處有衣物覆蓋時,家長先不要著急著脫掉衣物,以免撕裂燙傷后的水泡。在冷水沖洗降溫后,家長可用剪刀將衣物剪開,小心地去掉衣物,以免皮膚和衣服粘在一起。
三、遮傷口
在冷水中浸泡10-30分鐘后,家長要先觀察寶寶的體溫有無異常,接著用干凈的紗布或者毛巾遮住寶寶的傷口,避免受到感染。
四、送醫院
如果寶寶燙傷比較嚴重,家長要及時將TA送往醫院,以免耽誤最佳治療時機。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開水、蒸汽、熱油等都是導致燙傷的“兇手”,寶寶被燙傷后,家長除了用冷水及時沖洗,還要用對燙傷藥。一般情況下,專門的外用燒燙傷膏可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適用于水火燙傷。但家長不可盲目給寶寶用燙傷藥。
一、如果燙傷的創面起泡,小泡可以不做任何用藥處理。
二、對黃豆大小的水泡,如果創面也比較淺,可以用消毒剪刀剪開水泡,用消毒棉球或紗布蘸干后,涂點紫草油或紫花膏。
三、如果燙傷面破損,應該先不用藥,以免加深創面引起感染,最好是冷水沖洗后馬上帶寶寶去到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這里需要提醒各位家長,寶寶被燙傷后不能涂抹萬花油、金萬紅、正紅花油等藥物哦,因為這類藥物雖然也有消炎止痛的功效,但副作用較大,如果寶寶的創面出現破損,還會對皮膚造成刺激,加重創面感染。
看到寶寶被燙傷后疼痛不已,很多新手家長會不知所措,如果事先沒有掌握必要的燙傷護理常識,危險發生后往往容易陷入誤區。那么哪些護理誤區最應該避免?
一、燒傷后不用冷水沖
有的家長認為,燒傷后用冷水沖會起水泡。其實,起不起水泡與是否接觸冷水無關,只與燒傷原因和深度有關。燒傷后立即用冷水沖洗一段時間,可使創面血管收縮,組織液滲出較少,以及減少水泡形成。
二、用牙膏治療燒傷
牙膏本身沒有抗感染作用,且常帶有一定數量的細菌。牙膏中的摩擦劑對創面而言,是一種刺激物。此外,牙膏中的發泡劑和調味劑不僅對創面無治療作用,還易引起肉芽增生和創面感染。
三、用酸堿中和法緩解
有家長主張酸燒傷用堿中和,堿燒傷用酸中和,這個理論是對的,但實際上不可取。因為酸堿中和會釋放大量熱量,產生熱燒傷,加重寶寶的傷情。
四、創面用紫、紅藥水
紫、紅藥水抗感染能力不強,且深色藥物遮蓋了創面,影響醫生了解燒傷的深淺程度。此外,紅藥水含有汞,用在燒傷創面上,易引起過敏;若大面積應用,還會引起汞中毒。
五、燒傷后不吃“發物”
“發物”是一種民間說法,指能誘發疾病或使病情加重的食物,包括魚蝦、狗羊肉、韭菜、香菜等。但此說法是沒有科學憑據的!魚、蝦、肉類含有高蛋白,韭菜、香菜含有多種維生素,它們對寶寶的燒傷創面愈合都有著很大的幫助。
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長容易忽略的情況都可能變成燒傷、燙傷寶寶的“雷區”,各位家長只有多留個心眼,盡早做好防護,才能避免寶寶發生意外。下面幾種寶寶最容易被燒、燙傷的情況。
一、玩煙花爆竹
新年將近,很多家庭都會購買煙花爆竹增添喜慶,但家有“熊寶寶”的家長可要注意了,盡量選購安全的煙花爆竹,不要讓寶寶單獨燃放煙花爆竹,也不要在煙花爆竹燃放后馬上上前玩耍。
二、用熱水袋取暖
冬天天氣冷,家長如果給寶寶用熱水袋取暖,要在熱水袋外邊用毛巾包裹,手摸上去不燙為宜。注意熱水袋的蓋一定要擰緊,并定時更換溫水。
三、浴室洗澡
給寶寶洗澡時,家長要先放冷水再兌熱水,這樣才能避免寶寶被熱水燙傷。此外,熱水器溫度應調到50℃以下,如果水溫在65-70℃時極易燙傷寶寶。
四、在廚房玩耍
廚房是寶寶出現意外的高危場所,如果家長正在廚房烹飪,應禁止寶寶在廚房內玩耍,同時,廚房地板應保持干燥,盡量避免把熱水瓶放在地上,平時則將廚房的門上鎖。
五、吃高溫食物
如果寶寶在桌前吃飯,家長要避免寶寶撕扯桌布,以免桌上的熱菜燙傷寶寶;如果家長在給年幼的寶寶喂食,也要注意避免寶寶搶奪喂食的器具哦。
寶寶好奇心強,又缺乏安全意識。如若看護不當,就容易遭遇意外事故,比如燒燙傷。當寶寶燙傷時,爸媽們應該怎么做呢?
一、燙傷急救五步法:沖、脫、泡、蓋、送
沖:若只是皮膚表皮燙傷,面積不大且無水泡,可迅速用流動的自來水沖洗,或將受傷的部位浸泡于冷水中,約15-30分鐘,以降低皮膚表面熱度。如果水泡已經形成,則不建議直接用水沖洗,應將受傷部位放入冷水中浸泡。
注意:不要弄破水泡,也不要往患處涂抹任何藥膏或藥水。
脫:冷水浸泡后,小心除去衣物。若衣物被黏住,可用剪刀剪開,避免摩擦。
泡:繼續將受傷的部位浸泡于冷水中,以寶寶的減輕疼痛、穩定情緒。
注意:體質較弱的寶寶,不要浸泡太久,以免體溫下降過度造成休克。
蓋:用干凈或無菌紗布、布條或棉質衣物類(不含毛料)覆蓋在傷處,并加以固定。
注意:操作時不要磨蹭到皮膚,以免擦破傷口、引起感染。
送:盡快送往醫院治療。
二、常見的錯誤急救方法
給傷口涂抹牙膏、醬油
錯。在傷口涂抹牙膏、醬油等物質,不僅會增加傷口感染的機會、增加醫生處理傷口的難度,還可能會影響醫生對燙傷程度的觀察和判斷。
燙傷后的水泡要挑破
錯。挑破水泡,就會把封閉的傷口變成開放的傷口,增加細菌感染的機會。
燙傷后不敢用自來水浸泡
錯。有些人擔心自來水中有細菌,不敢用自來水處理傷口,這是不對的。局部降溫是燙傷處理的第一步,時間越早越好。如果身邊只有自來水,應第一時間使用自來水沖洗或浸泡受傷的部位,及時控制燙傷狀況。
三、家庭中如何預防燙傷?
管理好易燃物品和高溫物品,如煤氣灶、打火機、電熨斗、微波爐、飲水機等。
謹慎使用桌布,以免寶寶在拉扯桌布時,弄翻桌上的熱飯菜。當寶寶在餐桌邊吃飯時,將菜湯放到較遠的地方,以免寶寶伸手撈菜湯而引起燙傷。
給寶寶用浴盆洗澡時,先加冷水再加熱水;使用熱水器時,應先將水溫調好。
盡量不要使用蚊香驅蚊,以免寶寶觸摸引起燙傷,或引燃紙屑、衣物等。
相關知識點
酒精中毒 | 食物中毒 | 燙傷的護理 | 魚刺卡在喉嚨怎么辦 | 蜜蜂蟄了怎么辦 | 毒蛇咬傷 | 被狗咬了怎么辦 | 被開水燙了怎么辦 | 觸電急救方法 | 燙傷的水泡怎么處理 | 中暑急救 | 煤氣中毒 | 燙傷后怎么處理 | 被老鼠咬了怎么辦 | 擦傷怎么處理 | 癲癇發作的急救 | 防溺水安全知識 | 被貓咬了怎么辦 | 一氧化碳中毒 | 水銀中毒癥狀 | 熱水袋燙傷 | 甘蔗中毒 | 摔傷后怎樣處理 | 燙傷起泡怎么處理 | 腳崴了怎么處理 | 油燙傷后怎么處理 | 玩具中毒 | 意外傷害急救 | 甲醛中毒癥狀
相關詞條709
丙烯顏料怎么洗 | 指甲油怎么洗 | 雪地靴如何清洗 拔牙后注意事項 | 干燥劑有毒嗎 | 羽絨服怎么洗 馬桶堵了怎么辦 | 夫妻生活 | 白醋泡腳 | 蜂蜜減肥 蜜蜂蟄了怎么辦 | 隱形眼鏡 | 牙齒矯正 | 仰臥起坐 火車能帶白酒嗎 | 食物中毒 | 春季養生 | 喝檸檬水 刮痧好處和壞處 | 腳底長水泡 | 藏紅花泡腳 | 春游 出國旅游的手續 | 坐飛機流程 | 加濕器危害 | 壯陽 燙發后幾天洗頭 | 膏藥怎么洗 | 泡腳的好處 | 洗牙 脖子上小肉疙瘩 | 桑葚怎么洗 | 草莓怎么洗 | 白發 曬傷后怎么處理 | 藍莓怎么洗 | 余額寶轉出 | 戒煙 三伏天 | 拔火罐 | 空調病 | 中暑急救 | 女性更年期 黑眼圈 | 蒸臉器 | 乳頭癢 | 手指脫皮 | 眼睛紅血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