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認為,益生菌對我們的腸道消化有好處的一個菌種,所以,平時很多人也會去買來吃,但是他們沒有去思考,益生菌粉的適用人群?有些人可能不適合吃,但是他們并不知道。
益生菌粉的適用人群
剖腹產兒
能從母親產道獲得益生菌,相反剖腹產兒由于有益菌的缺少,極易導致胃口差、挑食、偏食、厭食、便秘等現象。
非母乳喂養
母乳中含有益生菌,牛奶喂養兒比母乳喂養兒腸道中有害菌的比例要高很多,腐敗梭菌、腸桿菌的檢出率高,這也從其糞便的差異性反映出來。跟蹤研究發現,這種有害菌比例較高的情況會導致孩子長大發生便秘、腹瀉,遠遠高于母乳喂養兒。給非母乳喂養兒經常補充益生菌,就能減少非母乳喂養的不利影響。
抗生素
主要是由于抗菌藥不能識別有害菌和有益菌,它在殺死致病菌的同時,也殺死了有益菌,導致腸道菌群失調。美國的Nancu T. Williams教授于2010年明確指出,益生菌制劑與口服抗菌藥聯用時,應在服用抗菌藥后至少2小時再服用益生菌制劑。其原因是2小時后抗菌藥基本入血,避免了抗菌藥與益生菌直接接觸,影響益生菌的活性。
食物過敏
在防治食物過敏性疾病方面唯獨益生菌療法備受青睞。因為益生菌可通過分泌γ-干擾素、IL-10和TGF-β等細胞因子,以調控機體的免疫應答,恢復免疫系統的動態平衡,有效防治過敏性疾病。
益生菌及其產物通過腸道內壁激活免疫細胞,促進腸粘膜分泌免疫球蛋白(SlgA),這些被益生菌激活的免疫細胞游走到全身,可維持機體全身免疫力處于正常狀態。當幼兒體內的益生菌減少時,免疫力也會發生失衡,臨床表現為體質弱、反復生病。
發育不良
益生菌會促進腸道內各種消化酶的產生,特別是乳糖酶,加快牛奶中主要成分乳糖的分解和吸收;同時,益生菌也能產生維生素β和維生素κ等營養物質,促進鈣、鐵、鋅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如果孩子體內的益生菌減少了,就可能會出現生長發育不良的狀況。
肥胖兒
美國科研人員在《Nature》公布的一項研究成果稱,菌群失調是造成肥胖者體重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控制消化系統內的細菌,可達到減肥的效果。《Nature》雜志肯定了這一研究,稱之為革命性的想法。
另外,建議最好在寶寶半歲左右及斷奶期和上幼兒園時能補充一段時間的益生菌。因為寶寶在半歲時,體內的抗體少,這時抵抗力會比較差,容易受到感染。如果此時及時補充益生菌可以更好的提高抵抗力,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同時,隨著嬰幼兒的成長,開始吃各種輔食,特別是在斷奶后基本上都是吃固體飲食了,會引起腸道內菌群的變化,上幼兒園后接觸人群的增多也會增加感染幾率,所以斷奶期和上幼兒園時也應該補充。
益生菌的作用
益生菌粉是有益菌增殖因子是增加雙歧桿菌和益生菌簡便而有效的方法。不被人體吸收,只被雙歧桿菌等有益菌利用,是有益菌最有效的增殖因子和營養成份,食用后能使雙歧桿菌數量增加10-100倍,有害病菌大幅度減少。對人體胃腸道內的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有益菌群具有極明顯的增殖作用。能迅速改善人體消化道內環境,調節微生態平衡,促進有益菌在消化道內的占位比例,抑制腐敗菌的生成。益生菌在奘靈水蘇糖的激活下,會產生大量的短鏈脂肪酸,可降低腸道PH和EH值,阻止有害菌的生長,促進腸道炎癥吸收,奘靈水蘇糖增殖益生菌在腸道定植后,可分解出甘露三糖、蜜二糖等免疫功能因子,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