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百科 / 體重 / 孕婦體重 /孕婦體重
孕婦體重
孕婦體重是指孕婦稱量得到的身體重量,是判斷孕婦體質狀況的重要指標。
測量體重是孕婦產前檢查的重要項目之一,根據孕婦體重變化可以反映孕婦和胎兒生長發育正常與否。如果孕婦體重嚴重失控,就會對分娩以及胎兒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
如果孕婦身體瘦弱多病,那么胎兒的正常生長發育必然受影響。反之,如過度增加營養造成孕婦過重也有弊端,除體重過大行動不便外,還會引起高血壓疾病、巨大兒、難產、產力不足、產程過長等問題。
相關詞條
懷孕初期孕婦體重的變化 | 孕婦體重變化對胎兒的影響 | 懷孕后體重多少算合適 | 懷孕前體重多少合適 | 產檢稱體重注意事項 | 為什么要同時測量身高
相關文章
網友問答
孕婦體重會增高,但是怎樣的變化是合理的,有什么飲食原則?
孕中晚期體重增加太快,很多人都會超過0.5kg的增長速度,為了合理的控制總能量攝入,孕期應該遵循的飲食原則有:(1)進餐規律,一定要做到定時定量,每天至少有早、午、晚三大餐,可上下午兩餐間加點心。(2)晚餐不可太過豐富。(3)飲食均衡,食物多樣化,每天的食譜必須包括四類基本食物:谷類、蔬菜水果類、肉類及奶豆類。(4)在孕中晚期,要增加魚肉蛋奶的攝入,以及含無機鹽和維生素豐富的水果蔬菜。像大量甜食及甜度高的水果禁吃。
李鳳娟
孕婦體重偏低怎么辦?正常體重是怎樣的呢?
你好!孕婦標準增長體重24斤左右30斤以下都是正常范圍,大于30斤為偏胖,太瘦了對小孩不好。而長得過多,胎兒可能偏大,就不好順產了,而且會營養過剩,生完寶寶后體型恢復起來也困難。總之孕婦長得不要超過30斤比較好。祝健康!
漂亮媽媽201314
聽所孕婦體重超標,是比較嚴重的事情,是真的嗎?
孕婦體重超標有可能增加產生代謝性疾病的幾率,特別是短期內體重迅速增長導致的超標,很可能引發子癇前期、糖尿病等妊娠期并發癥,容易出現胎兒過大而使得剖宮產率的增加,胎兒發育也可能受到影響。
余琳醫生
判斷孕婦體重多少?要怎么護理?
判斷孕婦體重偏輕,首先需要知道孕前體重,并據此計算BMI(身體質量指數)值,來判斷體重增長的合理范圍。BMI值用于測量肥胖度,BMI=體重(kg)/(身高m)2,根據孕前BMI,可以計算出孕期體重可增長的范圍。然后根據IOM指南(2009)的劃分,孕前BMI<18.5的消瘦型孕婦,推薦體重增長為12.5-18.0kg;正常體重BMI在18.5-24.9之間,推薦體重增長為11.5-16.0kg。視孕婦自身情況,如果孕婦體重增長值低于IOM推薦值,則可以認為存在孕婦體重偏輕,在推薦范圍內即為合理。
宅女巴塔
可以跟據孕婦的體重測出寶寶的體重嗎?
不一定的,孕婦的體重增長是判斷胎兒發育的參考指標之一。如果體重增長較快則都是長在母親的身上。孕中期后胎兒迅速增長,直到孕末期孕婦體重也不能增加太多,整個孕期以不超過30斤為好。懷孕40周,從前三個月往后基本上以一周增加一斤為好。孕期過度肥胖會增加心臟的負擔,使心血管系統不堪重負,心臟跳動向周圍血管輸送血液,要克服過多脂肪帶來的阻力。
江_楠
孕婦體重與飲食合理性有什么關系?應該遵守什么樣的規則?
孕婦中晚期體重的增加應控制在每周大約0.5kg,需要控制食物的攝入量飲食原則如下:孕婦進餐要定時定量,可以兩餐之間加量,晚餐少吃,多吃五谷雜糧,蔬果類和奶豆類,可以補充肉類,最后增加魚肉蛋白類,盡可能的少吃或不吃甜食和糖分高的水果。
賀青專家
孕中期飲食要怎么樣才能保證胎兒營養,又能控制孕婦體重?
孕中期飲食要營養,魚,禽,蛋,瘦肉,奶是優質蛋白質的良好來源。相對于常人而言,孕媽媽要在均衡,全面飲食的基礎上,適當增加這些物質的攝入量。每天至少增加50-100克瘦肉、魚、蛋及400-500毫升牛奶。
jinyaling
孕中期如何吃才能保證胎兒營養,又能控制孕婦體重?
孕中期所需營養越來越多,魚,禽,蛋,瘦肉,奶是優質蛋白質的良好來源。相對于常人而言,孕媽媽要在均衡,全面飲食的基礎上,適當增加這些物質的攝入量。每天至少增加50-100克瘦肉、魚、蛋及400-500毫升牛奶。
孕中期,怎么吃才能保證胎兒營養,并且能控制孕婦體重?
孕中期胎兒生長發育加快,所需營養越來越多,魚,禽,蛋,瘦肉,奶是優質蛋白質的良好來源。相對于常人而言,孕媽媽要在均衡,全面飲食的基礎上,適當增加這些物質的攝入量。每天至少增加50-100克瘦肉、魚、蛋及400-500毫升牛奶。
孕婦體重偏輕是否會對胎兒有什么影響?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孕婦原本體重就不達標,如果懷孕期間因心情影響,沒有注重飲食營養的攝取,那么,母體能提供給胎兒的營養就會遠遠不夠,從而使得胎兒出現減緩或是停滯的狀態,所以肚子會顯得比較小。因此,建議對于體重偏輕的孕婦,一日三餐要均衡飲食。由于胎兒的身體大部分是由蛋白質所形成的,所以建議孕婦多吃魚、紅肉、豆腐等含高蛋白質的食物。另外,懷孕期間一定要保持心情愉快才能有利于胎兒健康,定期復查,隨時監測胎兒發育情況。
相關詞條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