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不適宜3歲以下的寶寶食用,因此很多媽媽就會在寶寶4歲左右才喝牛奶,而此時也是寶寶上幼兒園的時候。媽媽們就會每天給寶寶沖牛奶喝,有的媽媽每天早中晚給寶寶喝牛奶,認為喝的越多,吸收的越多,有的媽媽只是早上喝,究竟兒童每天喝多少牛奶?

兒童每天喝多少牛奶
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年》中明確建議,每天每人要飲奶300克或相當量的奶制品。若以最常見的液態奶計算,300克奶大致就是300毫升,而市場上最常見的液態奶包裝是250克/袋,這就意味著每人每天要在保證喝一袋(250克)牛奶的基礎上,再選用其他一些奶制品,如酸奶、乳酪、果味奶等,以使奶制品多樣化。

每天300克牛奶適合6歲以上兒童及普通成人。新的膳食指南還建議,4-6歲的學齡前兒童每天要攝入300-600毫升(或克)的奶類;1-3歲的幼兒要攝入不少于相當于350毫升(或克)液態奶的幼兒專用配方奶粉,并且不宜直接喂給普通液態奶或成人奶粉;6個月-1歲的嬰兒每天要攝入600-800毫升(或克)的母乳或嬰兒專用配方奶粉;6個月以內的嬰兒絕大部分食物都是奶類。
兒童不宜多喝牛奶的四個原因
1、牛奶中的蛋白質容易使人過敏
牛奶或乳制品(乳酪和奶油)含有許多蛋白質,容易使人產生過敏,比如:異位性皮膚炎、鼻子過敏、鼻塞、氣喘、食物過敏、中耳炎、扁桃腺炎、消化不良、腹瀉、腹脹、腹痛和便秘等。根據統計,牛奶是引起慢性食物過敏的排行榜元兇,而慢性食物過敏則是一切過敏的基礎。牛奶所含的蛋白質在人的腸道中,一方面因腐敗而產生毒素,另一方面因過敏產生免疫復合體,引起腸漏癥,使更多腸道中未消化完全的蛋白質、過敏原和毒素等滲到血管中,形成更多嚴重問題。

2、90%的成人有乳糖不耐癥
多數成人有乳糖不耐癥,身體中缺乏分解牛奶的酶。牛奶中的乳糖與酪蛋白,嬰兒體內有特定的酶——乳糖與凝乳來分解它,但等到3歲乳牙長齊之后,這種酶就會消失,終其一生不再分泌,因此3歲以后喝牛奶的話,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3、牛奶中的蛋白質不容易消化
酪蛋白占牛奶的82%,在人的胃中極難被消化,是造成嬰幼兒消化不良與腹瀉的主因。牛有4個胃,通過不斷地反芻,才能把酪蛋白消化,但人只有1個胃,很不容易消化酪蛋白。
4、牛奶中的蛋白質比例與人不同
人奶中的酪蛋白占40%,牛奶的酪蛋白卻占了82%。酪蛋白的最大作用就是會使人快速長大,所以小牛出生后每個月體重增加一倍,滿3個月時已至8倍之多。所以喝牛奶的寶寶長得又白又胖,一點也沒錯,但這種胖是虛胖,不結實,而且喝牛奶的小朋友只長肉不長腦。相反的,喝母奶的寶寶,到6個月大時體重才增加一倍,但卻長得比較結實,反應也比較靈敏。